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取得自治权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B.法兰西的琅城最终没有获得自治权
C.自治城市无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D.争取自治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批判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开始的时间是1915年
C.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3、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见下图)。这场运动( )
A.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B.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标志着百日维新失败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4、“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5、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时间是在(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B.二十世纪末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周年
6、毛泽东在对辛亥革命评述中说到:“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据此,毛泽东旨在说明辛亥革命( )
A.反帝反封革命不彻底
B.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C.革命方式手段不果断
D.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7、“直播带货、共享经济、戴口罩”是近年热门词汇。下列热词可能出现在50-60年代的是( )
A.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公私合营
B.鼓足干劲、调整巩固、铁人精神
C.阶级斗争、两个凡是、解放思想
D.改革开放、深圳特区、基本路线
8、“十处通商,公使驻京,巨额赔款,长江航行。”材料描述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10、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下列对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11、某城市有一座雕塑,其主题是“怒折烟枪”,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12、这场发生在全面抗战初期的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这场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大捷
13、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4、为了更好地弘扬本土文化,小明和他的学习小组以“三晋文化”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四条旅游路线。其中符合“红色革命文化”主题的是
A.太原天龙山石→应县木塔→大同云冈石窟
B.太原台骀山抗日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C.太原晋祠→平遥古城→运城舜帝陵
D.太原钢铁工业园区一清徐东湖醋园→杏花村汾酒博物馆
15、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
A.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尼布楚条约》
16、用微信聊天、手机移动支付、发微博记事、看5G电影,己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D.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17、1937年7月15日,中共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 )
A.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
C.持久抗战的决心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18、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诸子百家:中华文化的源泉》
C.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 《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19、某班同学准备编排一出历史课本剧,下列是他们扮演的角色和分派的资料,有误的是
A. 魏源———《海国图志》
B. 聂耳———《黄河大合唱》
C.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D. 严复———《天演论》
2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下列不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
A.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21、1911年4月,______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因寡不敌从,起义失败,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2、首都: __________。
23、策略: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______,消耗敌人。
24、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是__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
25、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成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涑”,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 ”。
26、下图反映的是_____(时间)______(地点)政权交接仪式;其回归得益于______(政策)。
27、填空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等组织发展而来,其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___”的口号。
2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自负盈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获得了农业的大丰收。
29、___________,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0、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31、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有什么特点?
3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伟人。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什么?它包括哪三项内容?
(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33、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探索中,我国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分别是什么?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时所有制发生什么变化?有什么意义?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材料二: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编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展最快的行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所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