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要忘党亡国”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
A.拨乱反正的重要性
B.“两个凡是”的重要性
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2、解放战争时期的民谣唱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到战场上。”此歌谣场景出现的原因是
A.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政权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3、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4、“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开始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某班级举办“近代化艰难起步”图文展,拟分“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民主科学”四个篇章。应入选“自强求富”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 取得约定关税特权
B. 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7、中国“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指南针④火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科教兴国
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10、有学者认为,“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该学者旨在强调( )
A.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真正觉醒
B.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对中国社会影响太小
C.鸦片战争后掀起的洋务运动是轰轰烈烈的改革
D.中英双方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差距没有
11、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12、下图为某中学举办党史专题展览的部分图片,其中能入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篇章的是( )
A.
B.
C.
D.
13、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
A.亲自指挥武昌首义,为推翻满清立下首功
B.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是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D.创立了中华民国,真正实现了国家富强与民族独立
14、“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15、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在学习一五计划之后,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些图片适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2018年9月,国家考古队及相关部门确认了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的沉舰为北洋水师的“经远舰”。“经远舰”和“致远舰”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抗敌后沉没的战舰。请问在这场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文化教育发展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18、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所著《中国史纲》第二十三章《辛亥革命》中写到:“什么叫作革命?凡事积之久则不能无弊。这个积弊,好像人身上的老废物一样,非得它排除掉,则不得健康。人类觉悟了,用合理的方法,把旧时的积弊,摧陷廓清,以期达到理想的境界,这个就换作革命。”请问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陈独秀
D.康有为
19、近代某次侵华战争。侵略军的暴行是
A. 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C. 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D. 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20、下列文件能反映太平天国运动斗争理想的是
A.《劝世良言》 B.《资政新篇》 C.《二十一条》 D.《天朝田亩制度》
21、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 影响 |
辛亥革命时期 | 平均地权(或民生主义) |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
建国初期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①_____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___②___准备了条件 |
三大改造时期 | ___③___ | 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
__④____ | 人民公社化 |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___⑤____ |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
启示 | ⑥_________ |
22、从历史分期上看,鸦片战争是______的开端;从历史发展阶段看,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1853年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建国纲领《______________》;严复译述《____________》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 。
24、(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5、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
26、西安事变: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②目的:___________③时间:1936.12.12发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共态度: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___________到西安调停④结果:西安事变___________。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89页一段
27、兴起:1895年,________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8、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29、识图一,填空:
(1)此人物图是_________
(2)写出他的革命事迹一项_____________
30、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纪念的是牺牲于黄海大战中的爱国将领____(人名);电影《八佰》讴歌的是,淞沪会战中____(人名)率部孤军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展开血战,激发了中国人民斗志的英勇事迹。
31、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哪一外交方针?
(2)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指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外交布局是什么?请举出21世纪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一例。
(5)对比新旧中国的外交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这一转变,我军才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长征的伟大胜利,在长征极其艰险的条件下,保存和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
——郑广瑾、方十可《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 经过毛泽东用中国的语言,用中国的历史文化,注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内容,进行加工、提炼,或者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创造成再创造,产生了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和新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新原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李伟《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一转变”的会议名称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的认识。
33、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并分析一下,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原因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谁?辛亥革命首先在那个省爆发?《民报》是那个革命组织的机关刊物?
(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