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这首《七律·□□》,赞扬了人民军队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空格处应填写( )
A.北伐
B.秋收
C.长征
D.抗日
2、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两岸关系曾有过春暖花开。春暖需有东风,花开需有雨露。东风、雨露就是‘九二共识’。”其中,“九二共识”指的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祖国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一国两制政策
3、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赢得了反帝斗争胜利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4、洋务运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讨议论。那么,在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民族、民权、民生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好的歌曲能够唱出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几句歌词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6、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而特别加强的工作是( )
A.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B.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强调发展教育 D. 改革开放
7、1919年5月5日《那桐日记》,“昨日后各校学生二、三千人因交涉事到曹润田寓滋闹,曹避而未见,将其房间焚毁。”日记再现了( )
A.虎门销烟的壮举
B.太平天国的悲壮
C.五四学生的担当
D.抗日青年的果敢
8、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款数额与中日政府年财政收入对比示意图。据此可知( )
A.日本割占了辽东半岛
B.中日经济差距急剧缩小
C.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D.日本开始推行对外扩张
9、如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的局部示意图,对该战役成果描述正确的是(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歼敌4万多人,震惊中外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10、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闭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能够佐证这个结论的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里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
A.土地改革完成
B.一五计划完成
C.三大改造完成
D.中共八大召开
12、“大火红透了北京的天空,5000年的文明结晶、百年的诗化建筑和中西文明相结合的象征被付之一炬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上述历史事件发生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3、中国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在( )
A.北京
B.长沙
C.东京
D.上海
14、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其失败的标志是( )
A.石达开率部出走
B.清军攻陷安庆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15、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特邀代表等662人齐聚北平,他们的主要任务是
A.恢复国民经济
B.商议国共合作
C.讨论制定新宪法
D.筹备成立新中国
16、以下为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的两幅漫画,它能够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中的浮夸风气
B.钢铁生产成绩十分突出
C.科技发展提高农业产量
D.工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17、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A.
B.
C.
D.
18、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门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法国
D.英国、葡萄牙
19、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优势,就是始终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实践,以下理论和会议对应错误的是( )
A.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D.中共十八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甲午战争中,威海卫战役的结果是
A.邓世昌壮烈牺牲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北京陷落
D.日本割台湾
21、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22、______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到6月初,运动中心从北京移到上海,工人成为五四运动主力。
23、1955年在______________的万隆召开,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_____会议。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24、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
25、近代史上查禁鸦片、领导销烟、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______ ;发动金田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 ______ 。
26、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知识”“理解性记忆”“结构化思“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下面是某同学根据所学制作的有关“国共两党合作的学科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
27、下图是_____出逃所乘飞机残骸。
28、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________,《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9、北洋政府上承_________之权,下接_________之政。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31、实现与维护国家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问题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说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迈进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此法案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3)在此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回归问题?
(4)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三: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5)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请说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什么?
问题四:感悟提升
(6)请结合上面问题的学习,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
材料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也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长的退……
(1)请为材料一这段历史发展制定一个主题?指出②处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开颅洗脑”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所说的“行军”是指什么?这次行军中体现出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3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以小岗村为起点实行了什么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华丽的转身】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1)结合以上材料回答实现“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有什么历史意义?
【艰辛的探索】
图1 图2
(2)图1这个知识结构反映的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什么重大活动。
(3)请根据示意图提示的信息写出图2中A、B事件的名称。
【巨大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5年不平凡的历程。在这95年里,我们党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地“干了三件大事”的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