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以下事件没有发生在北京的是( )
A.金田起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戊戌政变
D.新文化运动
2、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幻想称帝,“他”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倒台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3、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军队建设。下列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4、下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者取得的权益是( )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全岛,澎湖列岛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5、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的中国军队是
A.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
B.陈毅指挥的新四军
C.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
D.宋哲元指挥的国民党二十九军
6、提高军队战斗力归根到底要靠( )
A、教育训练 B、人数多少
C、将士精神 D、科学技术
7、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该表凸显了中国当时
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
C.科教兴国的必要性
D.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8、以下为1949年1月16日解放军前线司令员发送的公函,其接受对象最可能是( )
一、自动放下式器,……我军则保证其生命财产之安全。 二、如不愿自动放下武器,则离开北平,……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
A.吴佩孚
B.何应钦
C.傅作义
D.蒋介石
9、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伶伦﹣﹣发明纺织 B. 隶首﹣﹣发明算盘
C. 嫘祖﹣﹣养蚕缫丝 D. 仓颉﹣﹣发明文字
10、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棉纺织业出现“无纱可纺”“布市消减大半”的局面,机器生产出的价格便宜的洋纱洋布开始涌入中国,不少农家妇女不得不停止手工纺纱织布,原来自己织布解决各家穿着的人,也到市场上买洋布了。这表明鸦片战争使( )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我国逐渐丧失领土主权
C.传统的手工业彻底消失
D.清政府和人民负担加重
1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标志抗日战争的开始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是
A.云南
B.甘肃
C.贵州
D.广西
1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 )
A.《共同纲领》 B.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D.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对年表所列史实概括准确的是( )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7年,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府 1920年,直系皖系军阀进行战争 |
A.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B.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C.民国初期的民主政治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诞生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是谁创作谱曲的?( )
A.鲁迅
B.聂耳
C.冼星海
D.齐白石
17、“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以上文字当出自(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 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D.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9、鲁迅以新文学的形式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由此可知,鲁迅主张
A. 反对迷信
B. 反对封建王权
C. 反对旧文学
D. 反对封建礼教
20、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的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毛泽东所说“客随主便”的结果是( )
A.国共团结御辱局面开始形成
B.毛泽东思想被写入党章
C.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D.国共两党开始和平建国
21、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_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2、(______)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理念深入人心。
23、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______爆炸成功。
24、(1)(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激战中,致远舰管带( )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1927年8月,( )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 )地区,宣告长征胜利结束;1937年9月,八路军在( )一带设伏全歼日军,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4)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5)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5、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土地。
26、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7、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窃取。
2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 “报国情怀”,他是_______;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_______”。
29、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
30、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______(人物)周围形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31、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32、新中国成立后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向前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觉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较多的西部地区实行哪一政策?
(2)新时期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又做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哪一经济体制?
(3)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对这一构想进行第一次成功实践的地区是什么?
(4)新时期,党和政府又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你有何看法?
33、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4、海淀区某中学围绕“社会生活的巨变”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一)设计调查问卷
(1)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上调查问卷,在讨论过程中觉得调查问卷还不完善,请你为调查问卷补充两个调查问题。示例:您现在最喜欢哪种通讯工具?
问题1:____问题2:____
(二)分析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1 | |||
时间 | 2022年1月28日 | 地点 | 小兰家 |
方式 | 面对面访谈 | 对象 | 小兰的爷爷(生于1942年) |
提问及记录 | 问:爷爷,请问您年轻时主要使用什么通讯? 答: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通讯基本靠吼”,跟远房亲威联系就是写信、发电报。问:听起来发电报还是很方便的,您经常使用电报吗? 答:不常使用,发电报要到邮电局,而且比较贵,一个字就要3分半钱,一封电报22个字,就要8角钱,而发一封信只用8分钱。 问:您现在最喜欢的通讯工具是什么? 答:最喜欢的是手机,上面有微信,可以和亲友随时视频,也不用花钱。 | ||
访谈记录2 | |||
时间 | 2022年2月2日 | 地点 | 小天家 |
方式 | 面对面访谈 | 对象 | 小天的大伯(生于1970年) |
提问及记录 | 问:大伯,请问您年轻时主要使用什么通讯工具? 答:我记得十多岁的时候,主要还是写信,但那时候小区有几户人家里安装了电话,所以有急事的时候会给邻居打电话。刚工作那会BP机(寻呼机)特别时尚,我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BP机,别在腰带上可气派了,但因为BP记只能接收无线信号,很快就被手机取代了。 问:那您的第一部手机是什么样的? 答:我的第一部手机是黑色翻盖式的,有点像现在的老年机,当时电话号码只有10位。2000年就出现彩屏手机,可以拍照、听音乐,2010年以后智能手机开始流行,功能越来越多了。 问:您最喜欢的通讯工具是什么? 答:最喜欢手机,可以随时联系。但有时候也挺烦它的,各种信息泛滥。 |
(2)依据访谈,梳理不同年代通讯工具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结合访谈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手机对你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三)其他探究主题及方式
(4)除了通讯工具,社会生活的巨变还包括方方面面。如果你去探究建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变,你会选择主题:____(请在横线填写你的探究主题)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请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