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一书中写道:“1894年农历甲午年,……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请问清末这位与众不同返乡办实业的状元是( )
A.张之洞
B.张謇
C.荣宗敬
D.荣德生
2、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全民族抗日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3、小刚的爸爸很喜欢收集小人书,小刚就曾读过他收集的《将帅传奇—千里跃进大别山》。书中反映的这一军事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4、“你从南湖烟雨中迎风起航,革命先烈把理想的星火点燃。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战,旧的世界终于彻底砸烂。”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D.中国同盟会成立
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成了一只“大公鸡”。与此直接相关的国家是
A. 日本 B. 美国 C. 英国 D. 俄 国
6、图示构建历史线索。下面示意图中三角形处开放的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7、四川一首歌谣中写道:“稻米赶黄豆,黄豆像地瓜;芝麻赛玉米,玉米有人大;花生像山芋,山芋超冬瓜。”这首歌谣出现的历史时期是。
A. 土地改革时期
B. 农业合作化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8、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 )
A.拜上帝教教义
B.《劝世良言》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9、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0、戊戌变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是( )
A.训练新式军队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D.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11、1927年,毛泽东写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诗赞颂的是 ( )
A.井冈山会师 B.红军长征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2、下列是中国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示意图,你认为a处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焚书坑儒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3、下列交通运输建设成就不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A.兰新铁路 B.川藏公路
C.青藏公路 D.新藏公路
1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黄海大战中率舰冲向敌舰,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最终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A. 左宝贵 B. 徐邦道 C. 邓世昌 D. 聂士成
15、1914——1919年间,我国面粉业等轻工业增长十分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分裂
B.中国民族资本实力雄厚
C.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在革命斗争中凝聚成五四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在和平年代升华为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对抗美援朝精神理解错误的是
A.爱国主义精神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
C.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
D.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17、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些国际性议案,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反对票,议案也可以通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D.联合国主要是调节世界经济有序发展的组织机构
18、下面是革命老人钱三晚年回忆1919年5月4日所看到的情景,其中有误的是( )
A.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
B.有学生给他发了一面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小旗帜
C.有个学生给盲人解释“还我青岛”的意思
D.他看到一些学生慷慨陈词
19、《马关条约》签定后,俄国的一份杂志里写道:“中国的借款是欧洲渗入到中华帝国的内部,为欧洲贸易和工业开辟广阔的天地的工具”。由此可见帝国主义列强争做中国债主的根本目的在于
A.帮助清政府渡过财政危机 B.输出资本
C.取得高额利息 D.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20、2021年8月19日上午,习近平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对西藏的和平解放,理解错误的是( )
A.标志着祖国领土实现了完全统一
B.受到西藏各界的热烈欢迎
C.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
D.是西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
21、我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____________》。
22、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23、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________,揭开了____________战争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________,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________国。
24、中国应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5、失败: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战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会师救援。1864年,太平军与敌军经过40多天的激战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最终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26、孙中山辞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_________继任临时大总统。
27、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_____》。
28、( )年,西藏和平解放;(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9、“文化大革命”中先后粉碎了_______和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
30、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近代中国涌现了一批代表历史的城市
(1)陈独秀在这里开始了新文化运动 。
(2)军旗升起的地方 。
(3)革命摇篮 。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红色首都 。
31、周恩来,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卓著功勋彪炳千古,其崇高风范铭刻人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7年)8月1日晚,周恩来主持参谋团委员会议,讨论南下行军路线问题。写出这一事件是什么?简述其历史意义。
(2)周恩来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的局面在中国出现。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共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方案?
(3)根据近代史上的相关知识,周恩来的行动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你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3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是一个政党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探索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什么转变?标志着什么制度在我国建立?
(2)改革开放先从农村开始,率先实行改革的是安徽的什么地方?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理论是谁提出的?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33、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多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人民在国势沉沦中顽强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后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侵华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哪一国?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你列出其中一次反侵略或反封建的斗争,说出一位印象最深的民族英雄。
(4)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34、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具体做法是:放手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经过复查,发给农民土地证,给农民添置耕牛和农具等,动员农民生产。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下教材
材料二 如图是我国 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 500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2019年1月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发展方面分析1950年的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历史性变革?
(2)材料二的示意图反映了什么情况?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不搞私有化”最早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措施。写出“土地承包”最早出现的地方及相应的制度。随着这种制度的推进,农村哪一种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中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