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②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③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④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以下革命活动与孙中山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 B.成立中国同盟会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领导北伐战争
3、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4、“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 )
A.国民党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三大
5、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6、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时期,新都县共有农业人口129841人,人均分得土地1.4亩。农村广大贫、佃农民均分得农具、耕牛、房屋、家具、衣物、粮食等。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 )
A.原因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7、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 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8、能直接从下表得出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使
| 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及排位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外汇储备余额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1.8% 第10位 | 3646亿元 | 381元 | 2亿美元 | 343元 | 134 |
2012年 | 11.5% 第2位 | 518942亿元 | 38420元 | 33116亿美元 | 24565元 | 7917元 |
A. 生产效率提高
B. 综合国力增强
C. 人民生活改善
D. 思想观念转变
9、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历史上,两党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10、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蒙古自制
C.二十一条
D.出让川汉,粤汉铁路
11、下列各派军阀及头目对应不正确的是
A.直系军阀——段祺瑞
B.奉系军阀——张作霖
C.桂系军阀——陆荣廷
D.滇系军阀——唐继尧
12、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的意思是
A.对我国工业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1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中共八大的召开
14、“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表述的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C. 1945年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D.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6、“宋教仁被刺震惊全国,真相很快大白,袁世凯遭到全国舆论的谴责。孙中山号召讨袁,发动‘二次革命’。”这表述的是“二次革命”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17、下图是某同学制作了一幅学习卡片,请你给此卡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标题应该是
标题: | |
时间 | 内容 |
1964年10月 | 我国第—颗原子爆炸成功 |
1966年10月 | 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1967年6月 | 我国第—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4月 |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
A.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经济建设之路
C.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D.外交工作的新进展
18、1964年10月16日,我国某报纸的新闻标题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
A.我国第一顆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19、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近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一五计划”期间( )
A.预定指标大幅度完成
B.工农业比例协调发展
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D.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20、八(1)班某同学学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后,整理出了知识线索(如下图)。促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的关键历史事件是( )
A.一二·九运动
B.南京大屠杀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 ______,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 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2、1956年,________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3、1895年春,____、____等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称之为“____”。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以______为国旗。
25、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26、1927年9月,____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举行秋收起义。
27、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获得了统一。
28、林则徐领导的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9、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侵略中国、称霸____。
3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展开了三大改造,观察图片,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1)1953年至1956年,我国对 、 和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合称为“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 。
31、民主与法治建设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保障,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哪部文献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此次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了什么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该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我国哪项根本政治制度?
(3)在哪一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举例说明。
(4)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探究,你认为要如何加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32、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二战结束后最富强的美国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崛起的原因却是很相似。
探究一:人物篇
(1)美国在大国崛起的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请分别写出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人?
(2)被中国誉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探究二:文献篇
(3)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重要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确立了英国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4)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1862年颁布,体现美国人权进步的又是哪一文献?
探究三:科技篇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改良蒸汽的是谁?
(6)列举一项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交通方面的成果?
探究四:改革篇
(7)请举出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一次重大改革?
(8)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在农村改革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探究五:外交篇
(9)请用两个事例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探究六:思索篇
(10)大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33、南京是百年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它既是一座悲情之城,更是一座英雄之城。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南京为名,《南京条约》是在哪一侵略战争后签订的?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2)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实施了怎样的暴行?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罪行的不当言论,你认为日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输掉起码的良知?
(3)“南京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标志着蒋介石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的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4、表格中的历史
表格是归纳整理历史信息的重要工具。
名称 | 地理范围 | 文 明成果 |
① | 尼罗河流域 | 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
古代两河流域 | 两河流域 |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 |
古代印度 | 印度河流域 | 哈拉帕文明、印章文字等 |
古代中国 | ② | 甲骨文、青铜器等 |
古代希腊 | 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等 | 《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等 |
古代罗马 | 意大利半岛等 | ③ |
(1)根据要求,完成表格内容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炼归纳表格主题。
(3)以下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表述中,含有价值判断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
B.《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
C.《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4)从地理环境看,以上区域文明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产方式看,以农业、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并举的区域文明有古代希腊和_______________;从政治形态看,以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早期国家的有古代印度等,建立城邦制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