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说:陆皓东是为共和革命而辆牲的第一人。陆皓东所牺牲的那次革命活动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次革命活动是
A.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兴中会的成立
D.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西藏摆脱了殖民统治
3、太平天国、义和团的失败,和以往农民起义最大的不同在于
A.清军的残酷镇压 B.农民军内部分裂
C.列强的疯狂进攻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5、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战争
B.太平天国将《资政新篇》付诸实践
C.太平天国西征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6、《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材料描述的是正面战场的哪次战役?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保卫大武汉
D.第三次长沙会战
7、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合作 ②北伐军将士英勇善战 ③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④敌人的弱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①创办《时务报》②组建兴中会③建立中国同盟会
④发起公车上书⑤提出三民主义思想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9、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马关条约》的签定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10、针对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经济,实施八字方针。其内容正确的是( )
A.“改革、调整、创新、提高”
B.“巩固、调整、跃进、提高”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创新、调整、巩固、开放”
1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材料主要是揭示
A.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列强入侵使中国无数家庭破败不堪
C.《南京条约》签订后,个体农户纷纷破产
D.英国的鸦片贸易获得巨额利润
12、从1922年1月开始,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第一次高潮”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D.实现了国共合作
1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想通过()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编》
C.《劝世良言》
D.《原道救世歌》
14、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其评价无关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筹建近代海军
15、某旅行社打出广告:“今日去兴中会成立地旅游,费用打五折。”该旅行社广告中提到的地点在下列哪座城市( )
A.平壤
B.北京
C.东京
D.檀香山
16、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直接目的是
A. 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B. 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
C. 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
D. 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
17、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南京条约》
18、近代中国许多报纸、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时务报》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 法家思想
B. 近代科学
C. 维新思想
D. 马克思主义思想
19、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晚拉响警报,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停车鸣笛打开双闪,以示不忘国耻。沈阳市选定的不忘国耻的日子是
A.7月1日 B.7月7日
C.8月13日 D.9月18日
20、 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的原因是
A. 朱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B. 陈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C.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D.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1、改革开放是在________会议上提出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
2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获利最多的国家是_____国,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______。
24、揭开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战的胜利洗刷了近代百年的耻辱。
(1)______标志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由林彪指挥的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______。
(3)______年,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
26、1927年4月__________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7、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8、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是________,为戊戌变法流血牺牲的是____________。
29、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___________,召开时间___________年。
30、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制度建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4)政权建设,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5)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32、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33、三民主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痛苦的记忆:蒙受屈辱的历史见证】
材料一:如下图
(1)图1和图2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与图1对比,图2中列强侵华有何变化?
材料二: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充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某不平等条约第七条
(2)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哪条胡同?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强在这条胡同里取得了哪些特权(一点即可)?
【不屈的抗争:逐渐觉醒的民族意识】
材料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3)林则徐领导的哪一抗争活动充分体现了材料中的这一精神?
材料四: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习近平几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全面觉醒”?
材料五: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毛泽东也多次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基,存在于民众之中。”
(5)材料中,国共两党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举例说明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是如何践行这一认识的?
【自信的重塑:永不停歇的探索足迹】
材料六:一种之所以强,一群之所以立……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之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
——严复
材料七: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6)依据材料六,严复认为文明强弱的关键是什么?
(7)结合所学知识,严复认为通过怎样的途径来改造中华文明?他的政治主张属于材料七中的哪一层面?并举出在另外两个层面,中国分别通过哪一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材料八: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
(8)“中国革命新道路”指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
(9)通过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你获得哪些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