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鸦片战争
2、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在1943年度综合战报中说“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军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200万(人次)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这反映了
A.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国共团结一致共同御敌 D.正面战场沉重打击了日军
3、1997年,在一座历史纪念馆的落成典礼上,江泽民亲笔写下了“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大字。这个纪念馆坐落于( )
A.南昌
B.武汉
C.杭州
D.九江
4、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安庆陷落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5、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奥运竞技场上空奏响。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6、“慈禧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馆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错误,她后悔莫及。……太后陛下接着摘下自己手上的一些贵重的手镯、戒指,戴在康格夫人腕上和指上。”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意思接近的为( )
A.“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
B.“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
C.“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於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
D.“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七七事变的爆发
C.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爆发
D.《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8、下图是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深刻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 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 北伐战争的推动
9、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B.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C.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D.一场农民战争
10、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太平天国早期的纲领
B.中心内容是平均分配土地
C.既有一定的革命性,也带有空想性
D.在革命中得到具体的实践推行
11、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列省份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安徽省
D. 江西省
12、下列诗句中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C.金田起事有义名,江山半壁不前行
D.不信江南百万户,锄口只向陇头耕
13、"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讧,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义和团反帝斗争
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
D.太平天国的兴亡
14、下侧实物可以用来印证的历史史实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在新疆,人们把一种柳树称作“左公柳”是为了赞扬和纪念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魏源
D. 邓世昌
16、“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统计能够说明( )
时期 | 所送的嫁妆 |
20世纪80年代 |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
20世纪90年代 |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③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④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加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8、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徐州会战
19、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抗美援朝
D.大跃进
20、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顺场——遵义
21、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________,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__________”。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________”。
23、日军企图: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_______。
24、新文化运动中, 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高举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旗帜,致力于对国民思想、交化上启蒙。五四运动后,这些知识分子在中国进一步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2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 _______,对资本主义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他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27、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返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是____
28、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____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史称西安事变。
29、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31、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32、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为青少年带来哪些启示?
33、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召开的意义。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发展起到的作用。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2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宣传画《肥猪赛大象》
材料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法律?反映的什么重大变革?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使我国的所有制发生怎样的转变?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4)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重要意义?
(5)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中不断探索,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