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这个“转折点”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D.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改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
A.由国家没收管理
B.由国家赎买接手
C.实行公私合营
D.建立合作社
4、爱国人士柳亚子写过这样的诗句:“中山卡尔(马克思主义)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在20世纪20年代,标志着“中山卡尔双源合”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黄埔军校创办 D.北伐战争开始
5、汉武帝采纳?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
A.主父堰
B.商鞅
C.董仲舒
D.司马迁
6、“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即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件足( )
A. 九一八事变 B. 台儿庄战役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7、假如你在百度搜索输入“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以上”“日本的滔天罪行”这三个关键词,搜索结果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
B.镇江屠城惨案
C.南京大屠杀
D.常德细菌战
8、下列事件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巷战②长沙军民庆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
③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④何应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9、《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这一规定表明,《天朝田亩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
A.绝对平均主义
B.自由主义
C.军政合一
D.民主主义
10、“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 黄埔军校创办
D. 五四运动
11、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 )
A.翻一番
B.翻两番
C.翻三番
D.翻四番
1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西征胜利、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13、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
①开展“大跃进”
②大庆油田建成
③修建了兰新、包兰等铁路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
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15、“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16、2018年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人民海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阅兵,彰显国威、军威。我国第一艘现代航母“辽宁”号航空母舰正式服役
A.2012年9月
B.2013年9月
C.2014年9月
D.2015年9月
17、请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填写战役的名称( )
战役 | 时间 | 地点 | 中国军队 | 指挥者 | 意义 |
① | 1938春 | 台儿庄 | 国民党第五战区 | 李宗仁 |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
② | 1940年8月 | 华北地区 | 八路军 | 彭德怀 |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A.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B.豫湘桂战役、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刘邓挺进大别山
18、这一年,北京学生走上街头,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一年,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声援学生爱国运动;这一年,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一年”是
A.A
B.B
C.C
D.D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 莫言
B. 杨沫
C. 老舍
D. 路遥
20、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D.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21、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上通过了《________》;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了《________》。
22、2014年,( )(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 )、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3、洋务运动中,后期以“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24、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这一年爆发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25、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_____________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_____________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6、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_______。
27、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张作霖三个军阀。
28、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___。
29、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2012年 | (1)中共十八大上,①______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②______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
2013年 | (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③_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国家④______、⑤______现代化,其出发点是坚持和发展⑥______。 |
2014年 | (3)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⑦______的发展理念。同年,⑧______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
2015年 | (4)中共十九大上,⑨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⑩______中国化新的飞跃。 |
| (5)请给上述内容拟定一个主题词______。 |
30、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____,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军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三反映了这场民族运动怎样的性质?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材料四:(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4)读图,指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5)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材料五: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3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强调: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3)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弘扬哪些“长征精神”?
33、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4、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启航·新征程】
材料一:
图A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1)材料一图A会议召开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探寻·新道路】
材料二: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浏阳县主持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经过一夜的讨论,毛泽东终于说服了大家,决定直面敌强我弱的现实,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摘编自王红霞《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2)材料二中工农革命军的进军方向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最初的“落脚点”选在哪里?
【开创·新局面】
材料三: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的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作出进逼贵阳的姿态,不仅取得了遵义战役歼敌20个团的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而且蒋介石调动滇军援黔,红军却乘虚直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遵义会议后长征形势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一如往昔的陈设,令人仿佛回到了1945年4月23日的那个春日,回到了七百多人济济一堂、商讨国家前途命运的会场——彼时此地,连开50天,为中国选择了另外一种命运——光明的中国。
——摘编自光明日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讨国家前途命运”的会议及该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简述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产生的历史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