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中国建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工业化国家,是几代中国人一百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颁布《土地改革法》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实施“八六三计划”
D.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2、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属于敌后战场上的胜利的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3、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张海鹏指出:晚清时期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造成中国进入“沉沦”谷底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
A. 民国十二年
B. 民国十三年
C. 民国十四年
D. 民国十五年
6、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其时代特色的是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B.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群众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社会财富
D.颁布《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
7、许多职业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A.火车司机
B.汽车司机
C.铁路工人
D.煤炭工人
8、维新运动开始时,湖广总督张之洞曾一度采取支持态度,他拨款1500两白银办上海强学会。但随着维新运动的发展,张之洞认为维新派持论过激,很快就与维新派分道扬镳。下面这些维新派的主张,你认为促使张之洞态度发生变化的最有可能是( )
A.开办新式学堂 B.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C.兴民权、设议院 D.创办报刊、翻译西书
9、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 佟麟阁
B. 赵登禹
C. 傅作义
D. 张治中
10、1925年孙中山逝世,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挽联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是指( )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国民革命 D. 北伐战争
11、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的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
A. 都是因为鸦片输入引起的
B. 都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C. 英国都是主要的侵略国家
D.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9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强化了大总统的权力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15、对以下年代尺的时间,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史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史
C.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奋斗
D.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16、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②推翻了清王朝
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清末郑观应在一首诗中写道:“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诗中的“东沟海战”是指
A.丰岛海战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海战
18、某班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整理了以下知识点,横线处应填入
宣传思想 | 《革命军》《猛回头》 |
成立团体 | 光复会 |
成立政党 |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
组织起义 | 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中国同盟会
D.国民党
19、“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
A. 英军进犯吴淞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太平天国北伐期间 D.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20、下边局部图所反映的是
A.二次革命形势图 B.护国战争形势图
C.北伐战争形势图 D.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
2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__。
22、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 |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________上书言事 |
经济 | 鼓励________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
文化 |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________ |
军事 | 裁减绿营,训练________ |
2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______ 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____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政治主张或口号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① ②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新文化运动 | ③ |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25、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无法实现也未能实行。19世纪末,由山东、直隶一带兴起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
27、“小小吉尼斯”
(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2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 ______(地名)发动武装起义,这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______(地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9、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
30、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
31、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2、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3、观察下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示意图,分别写出A、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2)写出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写出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的三条主要内容。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为什么说《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阅读下列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青年们,认清以往的过程,决定未来的去向。……艰难的国运,必然产生雄健的国民。创造青春的世界,创造青春的中国。”
--李大钊《青春》(发表于1916年的《新青年》)
(1)材料一中的《新青年》杂志是哪一运动的主要阵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大钊心目中的“新青年”形象是怎样的?
材料二:“学生罢课半日,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商界罢布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张、陆去……”。
--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取得哪些成果?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青春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