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学习中要注意分清史实与史论。下列史实与对应的史论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一开端的标志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浸华战争
3、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B. 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 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 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82年
5、“若卖国首领未诛,卖国条约未废,亡国之祸终难幸免”“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作奴隶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掀起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时代是
A.辛亥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维新变法时代
D.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6、1913年北京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一规定( )
A.激励了张謇弃官回乡办企业
B.表明北京政府决心铲除三座大山
C.加剧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D.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的持续发展
7、“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鸦片战争后)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这个战争”
A.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成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D.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
8、甲午中日战争期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战的悲壮场景,应该出现在下列哪场战役中( )
A.丰岛海战 B.黄海海战 C.辽东之战 D.威海卫战役
9、“壮哉!武昌起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武汉赋》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广州起义
10、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而英勇酒牲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于下列哪场战役中( )
A.南昌起义
B.平型关大捷
C.辽沈战役
D.上甘岭战役
11、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
A、刘少奇 B、林彪
C、周总理 D、邓小平
12、读中华民国和北洋军阀时期大事年表(部分),在表中空白处应填上的内容是
A.辛亥革命 B.军阀混战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北伐战争
13、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14、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其中有人称他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这是因为李鸿章
A.签订了《马关条约》
B.镇压了太平军
C.签订了《北京条约》
D.兴办洋务企业
15、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下列文章由李大钊撰写的是(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文学改良刍议》
C.《劳动者的觉悟》
D.《谈政治》
16、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 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手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作息时间发生了变化
17、李宗仁在回忆录里写到:“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这一“快事”应该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保卫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8、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下列表述与李大钊无关的是( )
A.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B.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C.五四运动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运动 D.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19、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打算毁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始终不打算遵守条约
B.清政府最终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政府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国家主权
20、率先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读图
(1)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①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上图中①所代表的地名________。
(2)图中④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④为甘肃的________。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上图是两个历史人物合影的照片,该照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
(4)照片中“下面人物”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国民政府陪都谈判。““下面人物” 是________。
22、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_____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4、作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_______制度和_______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5、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答案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2)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
(3)祖国大陆空前统一的事件----
(4)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事件——
(5)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
(7)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8)对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措施中违背了生产规律的是---
27、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
28、1946年,____(人物)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_________(战役)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29、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31、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名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化恩怨,转时局,统一战线初形成——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办理?手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反对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为学习西方练兵方法而掀起的一场什么运动? 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陈独秀高举这两面大旗发起什么运动?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歼敌约1万余人,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中国抗日战争史丛书》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华南抗日游击队等人民武装力量,立足“誓与日寇决一死战”的坚定立场,从平型关战役到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将日本拖入持久战泥潭而不能脱身,导致日本在侵华战争中走向失败。
材料三 国民党、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和扮演的角色,很多学者认识到:互相贬低和否认对方在抗战中的贡献,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意义认识不足,所以需要修正我们的视角。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战役?你能感受到中国军人哪些可贵的精神?
(2)举一例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猛烈的“打击着可恶的侵略者”的战例。
(3)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意义是什么?
(4)关于国共两党在抗日中的“角色”,你是如何认识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