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 损害了中国主权和利益 B. 割占中国领土
C. 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 D.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
2、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坚持改革开放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上海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造成中国近代史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达50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5、袁世凯称帝后,中国的政局形式表述正确的是
A.袁世凯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国 B.袁世凯死后,形成军阀割据状态
C.孙中山再次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D.孙中山亲自领导发动护国战争,打倒了袁世凯
6、维新派想要通过光绪皇帝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但是他们并没有群众基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旧被封建思想所毒害,统治者内部也有一大批的守旧派。上述材料论述了维新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是( )
①缺乏民众的支持 ②封建思想的影响 ③统治者内部反对者居多④光绪帝的软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相比,主要不同在于( )
A. 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B.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 获取在中国的特权
D. 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8、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事件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9、抗战初期,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对如图所示军事行动描述正确的是
A.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
C.标志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10、1977年,邓小平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颁布《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1、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2、李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 )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C.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D.十年动乱期间,经济科技停滞不前
13、下列关于国民革命历史作用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
①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②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③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④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相当普遍的革命洗礼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说“对俄国有利”是指
A.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B.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C.获取大量赔款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5、中国现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五四运动
16、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A. 自强与求富 B. 变法与维新 C. 民主与共和 D. 民主与科学
17、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中方案中对民众最具有吸引力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平均分配土地
C.建立民主政治
D.办好学校教育
1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19、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分别指的是
A.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C.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D.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21、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2、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在____。
24、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_,坚持改革开放。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25、根据描述,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他在与英国人的“较量”中。既表现出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视野,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了有(四洲志》。他是_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_________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是________
(4)他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绩辉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他是________
26、1905年,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地点是在_______。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7、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9、同盟会:________年8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了“________,恢复中华,________,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________为总理。创办《________》作为机关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________。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30、一人一城都是一枚书签,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人物)
(1)他是致远舰管带,光绪帝为其书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是________
(2)他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曾帮助清政府收复了新疆。他是________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其革命活动主要________
(城市)
(4)广州十三行曾包揽了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________政策,经历了鸦片战争的炮火,广州被迫开放为________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主权。
31、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内容。
32、据图指出《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四个商埠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33、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事道路,抛头颅撒热血。大家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一到两名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例并阐述他们的革命精神。
34、阅读下面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节选),回答问题。
年份 | 大事记 |
1839年 | 林则徐虎门销烟 |
1840﹣1842年 | 鸦片战争 |
1842年 |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
1851﹣1864年 | 太平天国运动 |
1856﹣1864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94﹣1895年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5年 |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
1900年 |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 |
1901年 | 《辛丑条约》签订 |
请回答:
(1)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哪国?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界碑?
(2)甲午中日战争中,哪位民族英雄在黄海大战中壮烈牺牲?
(3)《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哪一条?
(4)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加以说明。
(5)如果把以上事件作为一个学习单位,请为它拟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