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B.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是( )
A.大庆油田建成
B.深入实施“一带一路” 建设
C.粮食、棉花、肉类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D.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3、下表展现了王老吉的发展之路,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时期 | 发展 | 名称 |
1828年 | 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第一间凉茶铺 | 王老吉凉茶铺 |
1956年 |
| 王老吉联合制药厂 |
1992年 | 股份制改革 | 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05年 | 与香港同兴药业合资 |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A.公私合营
B.改革开放
C.国企改革
D.中外合资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清帝退位诏书》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王老吉药厂”1956年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 )
A.资本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国有性质
C.中外合资性质
D.公私合营性质
6、2014年,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地是在
A. 井冈山
B. 三湾
C. 遵义
D. 古田
7、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内容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8、下面是李明同学参加历史主题展示活动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参与的活动主题应是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
C.中国近代百年探索史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块节目中。你会看哪一人物都曾出场?
A.周恩来
B.毛泽东
C.张学良
D.杨虎城
10、民国初期,修改法令,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的是( )
A.袁世凯 B.宋教仁 C.段祺瑞 D.冯国璋
1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国共谈判地点是在
A. 广州 B. 重庆 C. 西安 D. 北平
12、小明的爷爷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下列生活他不可能享受的是
A. 坐火车去旅游
B. 到照相馆去照相
C. 去电影院看电影
D. 上网查资料
13、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的是清政府的哪支舰队
A.北洋舰队
B.福建舰队
C.南洋舰队
D.长江舰队
14、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实现这一“伟大决策”,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
①实行“一五”计划
②实行“三大改造”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实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5、歌词是历史,歌词更是信念。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②“暴动,暴动!工农打先锋,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③“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④“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16、如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第一单元______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7、1954年3月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在讨论宪法草案初稿的同时,还组织各方面代表共8000多人进行讨论。在宪法草案公布后的近三个月里,全国有1.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意见。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
B.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目标
D.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18、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专制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表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19、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D.外交政策的成熟
20、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的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了思想解放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1、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2、1945年成立的___________ 是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合作。1971年10月,恢复了___________在这一组织中一切合法权利,壮大了世界爱好和平力量。
2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______ 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____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4、1923 年 2 月, 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5、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________》。割台湾岛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_》。
26、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的____________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发动的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7、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______(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在______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在_______年。
29、1954年,(_____________)率代表团在 (___________)参加了国际会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
30、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31、探究活动题
涉县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建国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一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在探究中,同学们发现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事实进行说明。
(3)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与践踏?哪一次会议后我国又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32、辛亥革命是在哪一革命政党的推动下爆发的?辛亥革命对中国制度的变革有什么影响?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3、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4、追求工业化,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用西方科技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技”求强,求富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并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的含义。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2)材料二中“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的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演说
(3)孙中山当时欲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最终结果怎样?
材料四:“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4)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