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安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A. 革命出现了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 革命开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手段

    C. 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 革命以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 2、如下图为1800-183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图,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巨大

    B.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逐年增加

    C.说明清政府国库充盈

    D.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 3、与“创建兴中会”“当选为中国同盟会总理”“提出三民主义”等信息相关的人物是(     

    A.邹容

    B.章炳麟

    C.黄兴

    D.孙中山

  • 4、最能证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证据是(       

    A.历史学家的相关文章

    B.当年日本随军记者的照片

    C.幸存者的回忆

    D.各种报刊、影视作品

  • 5、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中国第一部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6、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爆发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7、这次会议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抗战胜利后的奋斗方向。这次大会指

    A.古田会议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 8、百日维新被称为“百日”是因为这次变法存在了(  )

    A. 100天   B. 101 天   C. 102天   D. 103天

     

  • 9、落后就要挨打,是历史给我们的启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毁于一旦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美俄连接

    C.八国联军

    D.德法联军

     

  • 10、如下图是小红同学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制作的一张学习卡片,请你帮她添加一个名称(     

    A.中华民国

    B.南京国民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 11、下列图片共同见证了新中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人民政权的巩固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D.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 12、下列活动中,与洋务派无关的是(   )

    A.改组军机处 B.设立翻译馆 C.筹建海军 D.兴办新式学校

  • 13、八年级某班同学准备举办先进人物的事迹展览,搜集到雷锋、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的图片。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应是(     

    A.艰苦创业年代的楷模

    B.改革开放的标兵

    C.国防建设领域的模范

    D.科技前沿的先锋

  • 14、圆明园遗迹静静地向世人述说着历史耻辱,百余年前这一世界名园遭受   野蛮的劫掠焚毁,沦为废墟。(   )

    A. 日本侵略军   B. 沙俄侵略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 15、“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它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黄海海战

  • 16、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推行顺序正确的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 17、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政权

    C.祖国大陆的统一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9、下列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拆毁大沽炮台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20、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一组材料,他研究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义和团运动

    D.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会战。

    台儿庄战役:指挥:___________意义:97页

    武汉会战:著名战役___________,武汉会战意义:97页98页

    第三次长沙会战意义___________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大溃败的战役是___________

  • 22、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

     

  • 2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24、抗战爆发以来,___________是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___________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大捷。

  • 25、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 26、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___,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在多方协商下,决定在___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 27、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______区;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______的成员,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 28、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建设________道路,创立了________理论。

  • 29、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 30、识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军旗升起的地方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2)据图指出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有何特点。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及其内容是什么?这场运动为何会失败?它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 32、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理论不断创新,指导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思想。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形成理论。请说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代会和这一理论的名称。

    (3)列举确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党代会两例。

    (4)说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5)说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国梦)是什么?

    (6)结合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 33、中国的抗日战争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必须把战争打到外线去,战争光在内线进行,光让敌人吃我们的粮食,烧我们的房子是不行的。

    ——毛泽东

    材料二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很有攻势;中间薄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对战略进攻部署的生动比喻

    材料三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毛泽东、朱德(1949年4月)

    (1)材料一中的“外线”“内线”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个拳头”“胸膛”喻指什么?毛泽东描述的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毛泽东、朱德下达进军命令时,人民解放军已打下的军事基础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