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清远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据央视新闻消息: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点 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举国哀悼之时,让我们铭记伟人的伟大事迹。 下面关于袁老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他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他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他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D.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他

  • 2、一位抗战老兵想返回家乡泉州参加自己母校的校庆,他的母校建于中华民国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A. 1926

    B. 1927

    C. 1928

    D. 1929

     

  • 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其中有人称他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这是因为李鸿章

    A.签订了《马关条约》

    B.镇压了太平军

    C.签订了《北京条约》

    D.兴办洋务企业

  • 4、清朝末年,民间流传有“十室之邑,必有烟管”。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

    A.吸食鸦片成了普遍现象

    B.人们痛恨鸦片

    C.鸦片战争爆发

    D.白银大量外流

  • 5、下列年代尺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始确定的时间是

    A.A

    B.B

    C.C

    D.D

  • 6、梁启超曾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由此他强调的是(     

    A.洋务运动的先进性

    B.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共和革命的紧迫性

    D.文化革新的时代性

  • 7、“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8、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描述的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二次革命   D. 护国战争

  • 9、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

    ①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②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 10、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开始于( )

    A.1840年

    B.1856年

    C.1894年

    D.1900年

  • 11、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写道:这次会议之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处处主动,左右敌人。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该纲领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采取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土地

    B. 全面表达了贫苦农民的美好愿望

    C. 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13、“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遵义会议在这方面贡献很大,它(     

    A.推翻了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B.使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C.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D.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 14、1949年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为我国哪一制度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借鉴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经济特区制度

  • 1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 16、佛教教义中,哪一条体现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     

    A.消除欲望

    B.众生平等

    C.忍耐顺从

    D.因果报应

  • 17、慈禧太后向列强保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俄国侵占北方领土

    C. 清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 18、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 19、下图所示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序幕。此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 20、在邓小平展览馆中,“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南方谈话”等标题应放在的专栏是(     

    A.留洋法国

    B.抗战烽火

    C.理论建设

    D.外交风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填充。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A______

    C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D______

    甲午中日战争

    B______

    E______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F______

  • 22、结果:中国军队经过拼死抵抗,击退日军,最后,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____,获得会战胜利。

     

  • 2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 24、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_________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____”的道路。

  • 25、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_______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 26、____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带来的刺激太大了,洋务运动时期人们曾寄予很大期望的新式海陆军,在战争中竟那样快地覆没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等人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史称“____”。

  • 27、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______________,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 28、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______”的照会,这一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 29、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全军覆没。____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 30、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 32、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 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爆发的原因。指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 在地域上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 33、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何?为此,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发展有何作用?(针对一条措施回答即可)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读图学史——钢铁长城】

    (1)图一中的成就发生在哪一时期?

    (2)图二中的“辽宁舰”反映了哪一军种的发展?

    (3)图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现在,核导弹部队属于我军五大军种中的哪一支?它在中国各军种中有怎样的地位?

    (4)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今天中国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

    【列表归纳——科技成就】

    贡献

    人物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

    以钱学森、①为代表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大贡献

    ②。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③,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屠呦呦

    (5)结合所学知识,请把上表中空缺处内容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