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铁岭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 2、梁启超的代表作有《少年中国说》《新民说》《变法通议》等。由此可见,他当属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 3、“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A.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的解放

    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4、《日落紫禁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19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一时期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 5、如果把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做一个比较的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发生在北京(北平)的运动

    ②工人阶级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

    ③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④都有向行政当局请愿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献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

    A. 宋教仁   B. 黄兴   C. 蔡锷   D. 谭嗣同

  • 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嗣同始!”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 8、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9、1895年,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时务报》

    C.组织强学会

    D.《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 10、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1950开始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

    ②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

    ③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④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11、始创于清康熙八年、久负盛名的中医药企业同仁堂,在历经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后,掌门人乐氏响应中共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 承包责任制   B. 私有化   C. 公私合营   D. 中外合资

  • 1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代表以及特邀代表共662人。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A.①说明了会议的内容

    B.①属于历史结论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阐述了会议的意义

  • 1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

    B.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14、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特别是日本击败中国,引起了年轻的光绪皇帝的注意,他意识到有必要进行彻底的改革。拉开这一改革序幕的是

    A.强学会成立 B.兴中会成立 C.保国会成立 D.公车上书

  • 15、如图片反映的事件发生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名称是(  

    A.《祖国颂》

    B.《毕业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 17、环球军事报道:继首相安倍晋三4月21日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后,包括安倍心腹在内的近名国会议员日集体“拜鬼”。靖国神社里供奉着发起战争、破坏和平的战犯,这是一个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神社。下列图片反映了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 18、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剧中人物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9、戊戌政变后,新政的诏令除下列哪一项外基本被废除(   )

    A. 开放言论   B. 废除八股文   C. 京师大学堂   D. 取消多余的衙门

     

  • 20、刘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某专题复习时,得出结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A. 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1928年,“东北易帜”后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C. 1937—1945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赢得了北伐战争的伟大胜利

    D.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战败后逃往台湾,致使大陆与台湾骨肉分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 22、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_________”,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23、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________年发动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4、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1)1949年,第一届   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2)1956年   在北京举行,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1997年,中共召开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5、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____________》,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 26、1935年1月,长征途中召开的___________,是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7、“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该材料揭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发动的暴行______。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12月到1938年1月侵华日军的暴行,并记录在《拉贝日记》中,这一暴行指的是______

  • 28、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_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29、根据下列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身堵枪眼,血染上甘岭—--—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被迫害——

    (3)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4)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 30、状元实业家____毅然回家乡创办企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的道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威害极大。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条约名称。

    (1)近代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的不平等条约

    (2) 第一次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不平等条约

    (3)一次性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4)一次性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 32、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3、请列举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史料,回答相关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中国的抗日战争历时14年,哪一个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哪一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哪一个事件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937年9月,蒋介石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争正式建立,至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几次合作?

    (3)中国军民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进行了抵抗日本侵略军进攻的战役,请你就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各举一个抗战的例子?

    (4)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无恶不作,请你举一个日本侵略军的法西斯暴行?

    (5)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哪一个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日本侵略者何时签订的无条件投降书?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7)你认为我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图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