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华北事变
D.一·二八事变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A.没收地主的土地
B.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C.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
D.废除土地私有制
4、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始于( )
A.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5、热映电影《让子弹飞》中,男主角张麻子自称曾是蔡锷将军的部下,下列选项中是蔡锷将军功绩的是
A.抗击日寇侵略 B.拥护维新变法
C.推翻清王朝 D.组织护国军讨袁
6、某大学开学见面会上,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新生进行自我介绍,宣传自己的家乡。下面四人描述正确的是:
A.武汉人说:“我爷爷第一次走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是在1952年的那个冬天。”
B.西藏人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们那里才有了通向外地的公路。”
C.鞍山人说:“我爷爷在家乡目睹了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过程。”
D.沈阳人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诞生在我的家乡,我为此而骄傲。”
7、史学家蒋廷黻(fú)把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一项条款有关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8、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材料反映了( )
A.现代中国工业生产制约农耕区面积扩大
B.设立经济特区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
C.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提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发展
10、贺龙在《回忆八一南昌起义》中说:“记得八一南昌起义的前夜,内外情况是异常紧急的,蒋介石在四月十二日就在上海举行了反革命的政变与屠杀;……当时我们面前只有三条路,一条路是被敌人杀死;一条路是跑;另一条路是拿起枪来斗争。”中共选择了第三条路。关于这段材料,以下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B.国共两党关系从合作到对抗
C.起义准备不足
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开始创建
11、如图所示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这条铁路( )
A.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通车
B.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
C.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D.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
12、梁启超坚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表明其主张( )
A.推翻帝制的革命
B.维新变法的改革
C.以夷制夷的思想
D.尊孔复古的运动
13、中国近代在福建、湖北等处建的造船厂与军械厂,带动了中国第一波的工业建设,下列努力促成并参与“第一波工业建设”的人物是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张謇 D. 左宗棠
14、有位西方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最终没有中国的签名,他们,中国人,竟拒绝了我们,世界的统治者——西方世界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与会代表的积极努力
C.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
D.政府维护主权的强硬政策
15、企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国家经济的兴衰,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产生于
A.鸦片战争前
B.洋务运动中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八国联军侵华后
16、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波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7、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这反映了我国( )
70年代末“三转一响” (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 80年代“四大件” (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 90年代“三金” (金项链、金耳环、金成指) | 2000年以来“一动不动” (房子、轿车) |
A.产业结构实现优化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就业观念发生改变
D.商品质量日益得到提升
18、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19、1947年的华北解放区,农民纷纷购买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主要是因为( )
A.中共七大的召开
B.抗日战争胜利
C.土地改革的开展
D.华北全境解放
20、1912年,聂耳出生于昆明甬道街73-74号,后此处被命名为“聂耳故居”。如果我们去参观聂耳故居,最有可能从陈列馆中了解到的作品是( )
A.《黄河大合唱》
B.《渔光曲》
C.《义勇军进行曲》
D.《定军山》
21、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__。
(2)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
(3)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_。
(4)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这一历史事件是______。
23、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5年。我国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4、1950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为司令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5、下面的北伐战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
北伐战争形势图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26、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与之对应的事件的序号
A.西藏和平解放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三大改造 F.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G.一五计划完成 H.中共八大
(1)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 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5)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 在我国建国初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7、改革开放是在________会议上提出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
2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________。
29、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0、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_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31、实现与维护国家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问题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说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迈进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此法案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3)在此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回归问题?
(4)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三: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5)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请说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什么?
问题四:感悟提升
(6)请结合上面问题的学习,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3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
(2)黄海海战中牺牲的志远舰管带是谁?
(3)19 世纪末爆发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什么?
(4)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在哪里?大会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大会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谁?
34、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2)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被侵占,变成了一只“大公鸡”。这一变化主要与( )国有关。
(3)1851年,由于政府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爆发了,这场农民战争是( )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
(5)“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的革命时代的序幕。这个新的革命时代是( )
相关內容:
A.邓世昌 B.新民主主义 C.鸦片战争 D.俄 E.太平天国运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