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之久,它的重要意义是
A.彻底破灭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B.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
C.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D.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可算作我国武器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这一时期我国全面模仿苏联,相比之下,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黄金期的发展特点是自主研发。我国军队建设带来的装备更新换代,已经逐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的武器体系。这说明我国的军备发展( )
A.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主要依靠引进外部技术
C.在自主科研方面的能力增强
D.得到了苏联的全面支持
4、“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将领导权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拥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展开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C.纠正“左”的错误的束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大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
A.农业、工业协调发展
B.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C.工业门类齐全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 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 瑞金—泸定桥—遵义—吴起镇
C. 瑞金—遵义—泸定桥—吴起镇 D. 瑞金—吴起镇—泸定桥—遵义
7、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新”包括
①领导阶级
②任务和性质
③指导思想
④发展前途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8、好的目录能成为读者在文献海洋中的向导和治学的顾问。请你为下面的目录选择合适的标题( )
A.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以下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发动起义 B.洪秀全称天王,起义军称太平军
C.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 D.太平军多次打败“洋枪队”
10、《新青年》在1915-1918年总篇数共1274篇,其中“社会主义”一词一共有20篇文章使用,使用了34次,平均每篇使用1.8次;而从1919-1922年,总篇数共1026篇,其中使用篇数达l45篇,使用次数1292次,平均每篇使用7.75次。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变化
C.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拥护
11、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用形象的话语给出答案:“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他认为志愿军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
A.“联合国军”不团结
B.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C.中朝军队密切配合
D.英勇顽强的革命气概
12、下面年代尺是2022年4月,陇南市某校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B.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C.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13、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14、孙中山一生当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15、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是袁世凯( )
A. 公然宣布恢复帝制 B. 修改《总统选举法》
C. 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D. 指使部下刺杀宋教仁
16、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护国军力量强大
C.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D.北洋军阀分裂
17、清政府割台湾岛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18、在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约180条。他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又令裁撤绿营,让旗人自谋生计,多达100万人被突然中断生计,以致他们对新政怨声载道。这段话反映了戊戌变法过程中
A.光绪皇帝软弱无能
B.中国国力贫弱
C.改革措施操之过急
D.中国政治腐败
19、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自由平等
20、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为了“战胜恶社会”,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自强、求富
B.爱国、救亡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21、公车上书的背景:1895年,________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2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时,美国后来居上,提出________政策,与各国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
2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
24、_______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5、1940年下半年,_______领导了百团大战,战果辉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_________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英雄,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英勇牺牲。
26、中国近代最大新式出版企业是________;它创办的时间是______。
27、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28、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就,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交接入列。
29、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0、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
31、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请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如下问题:
(1)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时间及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方针是什么?
(3)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运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成功地收回了哪两个地区?
(5)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达成了什么共识?
(6)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发生在何时何地?与台湾方面会面的国家领导人是谁?
(7)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 )
A.民间交往 B.两岸“三通” C.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 D.海基会和海协会
(8)请你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
32、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3、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什么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4、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举国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下面是九(3)、九(6)班历史兴趣小组以“学党史、明理、增信”为主题进行的探究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学百年党史,体验苦难辉煌】
材料一 张文同学整理的“党史学习”专题表格(部分)
专题项目 | 百 年 程 波 澜 壮 阔 | 事例 |
开天辟地 | ① 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 |
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 1935年1月, ② 召开 | |
正确处理国共两党的关系 | 1936年,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 |
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 1940年,彭德怀组织百团大战 | |
中国现代史开端 | ③ 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 |
| …… |
(1)将张文同学整理的表格中的画线处①②③补充完整。
(2)对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表述作出判断,正确的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①抗战胜利后,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②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
【学百年党史,感悟真理力量】
材料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并列举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一项思想理论成果。
【学百年党史,传承革命精神】
材料三 中央党史和冬献呵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总共有91种。各种精神之间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的思想内核,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诸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等。
——摘编自人民网(2021年3月)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1921—1949年形成的革命精神。(举出一例即可)。
(5)通过对“学党史、明理、增信”这一主题的探究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