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了大量的报刊,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国闻报》
D.《革命军》
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A.选举新中国领导人
B.筹备成立新中国
C.商讨西藏解放事宜
D.制定《共同纲领》
3、下边形势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安庆起义
B.护国战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4、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 上海汽车制造厂建成
B. 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C. 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D.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5、戊戌变法中,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的措施是,
A. 裁撤冗员 B. 鼓励工商 C. 改革财政 D. 废除八股
6、1980年初,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10%。到1984年底,比重増至94%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得到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民能够随时得到集体帮助
7、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城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阅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局部)》,指出在这场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8、1985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试行工资改革,办法是企业上缴利润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可相应增长0.3%~0.7%。材料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国有企业政企分开
B.要求企业提高职工福利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实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
9、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优国优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10、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法国大革命
D.工业革命的完成
1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3、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三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揭示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伟大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三大里程碑”是指
①建立中国共产党 ②建立中华民国
③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口号往往是对历史的反映。下列口号中出现在北伐时期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15、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发生的背景相同的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
C.军阀割据纷争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6、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
A. 十年内战 B. “四五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7、“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以此为决心开展禁烟运动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杨靖宇 D. 邓世昌
18、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B.南方谈话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D.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19、下列一组图片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邓小平理论、南方讲话
B.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C.新时代思想、小康社会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2020年5月8号下午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回顾历史,我国在载人航天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B.神州一号飞船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地面
D.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21、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了________运动的序幕。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
22、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防、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就。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 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交接入列。
24、新中国成立后,国防、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3)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 。
(4)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是 。
2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太平天国运动领袖________。
(2)领导辛亥革命________。
(3)发动西安事变(一位即可)________。
(4)指挥百团大战________。
27、北伐战争目的:___________。
主要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___________。
胜利进军的原因:___________,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28、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________年底。________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017年,中共________(会议名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31、简述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视察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谈话的内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什么重要影响?
32、鸦片战争有何影响?
33、观察下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示意图,分别写出A、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2)写出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写出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的三条主要内容。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为什么说《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阅读下列伟人题词,回答问题。
(1)题词一是谁的题词?它对教育的发展起什么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从对教育的需求出发,制定了什么发展战略?
(2)题词二、三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哪两个领域的关注?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两个领域的成就各两项。
(3)说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文体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