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的提案进行了表决。该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其中欧洲国家中投反对票的只有马耳他,投弃权票的是希腊、西班牙、卢森堡。这反映了( )
A.中美两国对抗的加剧
B.美国对华孤立政策趋于破产
C.中美两国邦交正常化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下图是晚清爱国志士谢缵泰绘制《时局图》,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以警示国人。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A.《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门户开放”政策后
3、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①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⑤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⑥举办中非合作论坛 ⑦援建坦赞铁路
A.①③⑤⑥
B.①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③⑤⑥⑦
4、如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军击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漫画反映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大大加深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黄埔军校创建于( )
A.1922年,武汉
B.1923 年,南京
C.1924 年,广州
D.1925 年,北京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马关条约》签订 B.“公车上书” C.《万国公报》创办 D.“强学会”建立
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这一思想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是指(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8、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打破了当时“男尊女卑”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陋俗,这一社会进步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D.推动白话文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
9、近年来,以“世维会”为代表的疆独势力借助国际势力支持不断扩大国际活动空间,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新疆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19世纪70年代中期,收复新疆的英雄人物是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0、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11、以下学习主题归类不当的是( )
A.澳门回归庆~一国两制首次成功实践
B.“魔稻”袁隆平~首次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太空《东方红》~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D.戈壁蘑菇云~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
12、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次革命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十月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3、1900年前后,在清廷的默许下,义和团团民打着旗号,纷纷进入天津、北京。其中,义和团打的“旗号”是( )
A. “反清灭洋” B. “扶清灭洋” C. “自强”“求富” D. “救亡图存”
1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了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全会提出了( )
A.新发展理念
B.“一国两制”构想
C.中国梦宏伟蓝图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5、有人曾经赋词一首:“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词中赞美了
A.人民公社会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16、下列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同盟会章程》
17、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
18、“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不能反映的是( )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B.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刻改变
C.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D.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19、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其领导人是( )
A.毛泽东、彭德怀
B.陈毅、粟裕
C.刘伯承、邓小平
D.贺龙、林彪
20、九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国某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它是
A.党在国共合作下誓师北伐的宣言
B.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C.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序曲
D.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序幕
21、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请结合下列史实写出对应的条约名称。
(1)外国侵略者最初从 中获得领事裁判权。
(2)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3)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4)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的条约是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刊物或文献名称。
(1)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______
(3)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______
(4)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时颁布的文献——______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________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2)_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_(人物)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6、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犯下了许多不可饶恕的罪行,其中包括:1860年,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29、中共十五大指出,__________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共十九大确立了__________的历史地位。
30、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31、“一国两制”具体内涵。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顽强的抗争与探索史。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列强的入侵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带着战败的屈辱中国迈入了近代社会请写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日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犯下了哪一令人发指的罪行?
(2)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将中国农民阶级的抗争推向最高峰。请写出农民阶级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3)地主阶级洋务派为实现“自强求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请写出两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海军。
(4)请写出一位“甘心为变法流血牺牲的”资产阶级维新人士。
(5)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的屡次失败中你得到的感悟是什么?
33、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推翻清王朝的事件是?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广西在哪一年成立壮族自治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党和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举出这一方针已经获得成功实践的案例?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处理民族、港澳台地区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