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这样的口号反映出义和团运动
A.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
B.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C.盲目排外
D.带有迷信色彩
2、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抗美援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3、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邻人”是指( )
A.日本
B.越南
C.朝鲜
D.美国
4、“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受害是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彭德怀
D.陈毅
5、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图所示的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A.稳定物价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三大改造
6、一个外国记者听了一部音乐作品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拥有黄河的民族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你认为这是外国记者听了哪部音乐作品后发出的感慨
A. 《义勇军进行曲》
B. 《黄河大合唱》
C. 《白毛女》
D. 《毕业歌》
7、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
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特权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特权
8、为实现科技强国,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制定的政策措施是( )
A.九年义务教育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 “863”计划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曾参加红军长征的萧华将军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②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
③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④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新文化运动中的两面大旗是
A.科学与人权 B.民权与平等 C.民主与科学 D.民主与平等
11、当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冉冉升起时,你可知道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12、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公而忘私,艰苦创业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反腐倡廉,崇尚节约
1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为了
A.毒害中国人的体质
B.牟取暴利
C.打开中国市场
D.为发动战争找借口
14、20世纪20年代,苛求妇女的“三从四德”摇摇欲坠,反映了封建道德思想已经动摇。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C.五四运动初步胜利的影响
D.中共一大召开的影响
15、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进行北伐和西征②金田起义③天京事变④初建政权⑤三河大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②④①③⑤
D.②⑤①④③
16、下组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人们的( )
A.探索
B.抗争
C.革命
D.屈辱
17、某同学想给加拿大的杂志社发一篇论文,他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是( )
A.寄封挂号信
B.采用邮递特快
C.航空邮寄
D.发电子邮件
18、“中国,包括世界上任何一个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势力,想要在本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都要依靠外国的力量,不管打什么样的旗号。在寻求政治上、经济上支持的时候,只能拿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做交易。”下列事件与上述评价最相符的是
A.中外反动势力镇压义和团 B.孙中山曾在海外发展革命组织
C.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D.新文化运动广泛宣传西方思想
19、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 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力 D. 列强联合发动
20、小明同学在互联网上搜索“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的信息,由此你推断他正在探究的问题是( )
A.虎门销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1、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____________ 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 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 ,破坏中国革命。
22、填空题。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____;1905年8月,孙中山在____成立中国同盟会。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
(3)1912年元旦,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孙中山和黄兴等的反袁斗争,发动了“______”。
23、著名战地记者魏巍把____称为“最可爱的人”。
24、结果:经过一天激战,将日军______歼灭。
25、从1954年起,国家对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太平天国颁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纲领---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行四天大屠杀的地点---
(3)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7、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8、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29、写出一个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关于解决燃料供应问题的著名民用工业:______。
30、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时间。
(1)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
(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
(3)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31、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模范人物
(1)党的好干部:_____
(2)“铁人”工人: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
32、殊途同归。挽救国家民族危亡面前,社会各阶层目标相同只差方法不同而已。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科技救国】
(1)地主阶级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清末,辞高官、弃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制度尝试】
(3)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而进行的改革是哪一次?
(4)终结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是什么?
【思想引领】
(5)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后期,哪一思想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以致用】
(7)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3、材料论述题。
(材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 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农产品 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
——摘编自《新中国60年60个路标》
回答:
(1)全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是哪里?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 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到1927年,中国人民在国共两党领导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是这次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
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破裂……之后的中国共产党不得不以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而采取行动。最终的结论是,与其选择在苏联或第三国际的指导下进行革命,不如走自己的道路,于是开始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
——《复兴之路》
材料三:《双十协定》公布后,中国共产党再次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示自己的诚意,将广东的东江纵队和长江以南的新四军部队全部撤回,而蒋介石在完成内战的军事部署之后,即撕毁《双十协定》于1946年4月向中原解放军大举进攻,从此开始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全国解放战争简史》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北伐军顺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己的路”的内涵。
(3)内战后期,中共中央发起的战略决战包括哪三大战役?
(4)综合上述材料,纵观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你认为双方应该怎样来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