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称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 (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康有为 D. 孙中山
2、下表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反映我国( )
对外贸易 (进出口)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2年 |
381.4 | 1154.4 | 4722.9 | 38671.2 | |
引进外资 (已利用外资)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2年 |
270.5 | 1028.9 | 5935.6 | 11329.4 |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改革重点从农村走向城市
C. 对外开放的扩大 D. 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WTO
3、某博物馆举办“中华民国文物展”并展出了下图明信片(CARTEPOSTALE),小明等同学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图片中明信片的法语单词反映了当时崇洋逐新的趋向
B.小强:图片中大清国邮政蟠龙邮票说明该明信片仅供皇室使用
C.小华:图片中加盖的“中华民国”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已经建立
D.小雨:该图明信片的使用说明当时主要通信方式为邮政通信
4、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展之者昌,逆之者亡。”为顺应“世界潮流”,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的努力是
A. 成立兴中会 B. 组建同盟会
C. 实现国共合作 D. 建立中华民国
5、这部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的形象以及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这部小说”是
A.《子夜》
B.《骆驼祥子》
C.《阿Q正传》
D.《狂人日记》
6、近代出现了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和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区别这两大派别的关键是看他们是否
A.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 B.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训练新式军队和培养新式人才 D.坚决要求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7、下面年代尺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共团结御悔共同抗战
B.日本蓄谋发动侵华战争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8、墨子周游列国时带了三大车竹简,出行不便,后来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发明是( )
A.丝织技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造纸术
9、我国能够成功地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D. 外交政策的成熟
10、“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诗句所述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A.给中国文化带来巨大的损失
B.使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体现反抗外敌的坚强意志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说:“以暴动手段来夺取政权我倒不怕,以合法的手段来、争取政权,却厉害得多了。”由此他采取的行动首先是( )
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B.制造“宋案”
C.镇压“二次革命”
D.镇压护国运动
12、《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
A.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B.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13、下列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有( )
A. 王进喜、黄继光 B. 黄继光、董存瑞 C. 黄继光、 邱少云 D. 邱少云、董存瑞
14、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当年,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
15、我市戴庄镇禹王山抗日纪念馆于2015年建成开放。1938年4-5月的禹王山阻击战是台儿庄战役后期最重要的战役。滇军第60军以伤亡一万八千多人为代价歼灭日军一万多人,给整个徐州会战后期战区的从容部署,特别是几十万大军从容突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A. 张自忠
B. 李宗仁
C. 彭德怀
D. 王铭章
16、“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迫害。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
A. 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B. 没有制定法律
C. “走资派”企图夺取政权 D.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的践踏
17、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冤案是
A.朱德被定为“反革命”
B.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C.老革命家的抗争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D.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的一切职务
18、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再现百团大战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丁说:“时间发生在1940年8月。”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下列图片中,带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①中山装 ②握手礼 ③剪辫子 ④废止缠足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21、列举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的几次变化。
(1)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社会。
(2)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过渡时期。
(3)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初级阶段。
22、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广大人民分得了土地。
23、______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45年,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______,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24、1894年,致远舰管带 ______ 在黄海海战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5、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中国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_______变为先进的_______。
26、请写出中国共产党在近代革命斗争中召开过的相关会议
(1)中里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__________
(3)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________________。
(4)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________________。
27、将右边内容前的字母填入与之相匹配的左边人物前的括号内
屠呦呦( )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
江泽民( ) | B.发表“南方谈话” |
周恩来( ) | 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莫言( ) | D.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 |
邓小平( ) | E.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
28、______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________。
30、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1、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事件名称。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井冈山,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4)化恩怨,转时局,统一战线初形成——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33、“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请回答:
(1)前两句诗分别发生在什么历史时间?联系具体历史史实,谈谈你对前两句诗的理解。
(2)“忽如一夜春风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指什么时期?
(3)中国民族工业在1937年后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造成这这个时期下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34、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开始放弃盲目排外的迂腐之举,在近代历史舞台上开始上演一场西学历史剧——洋务风云。阅读史实实录,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 (恭亲王的奏折)奕䜣看到曾、李两人学造外国船炮,决定派员前往学习,在奏折中说,治国在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1)据奕䜣的奏折,概括出清朝亲王贵族倡导洋务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清政府在这场运动中采取的主要举措。
材料二 (张之洞的企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川等省,还远销国外。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了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2)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请根据材料指出,民用企业创办起到了怎样积极的作用?
材料三 (李鸿章的伤感)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人教八年上册历史教材
(3)李鸿章说“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为什么?
(4)结合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评价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