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焦作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8年,一位外国记者来到中国采访,他可能发回的新闻标题是( )

    ①广大农民忙着分田分地

    ②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③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④ 大中小学停课闹革命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 2、下列关于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B.都曾抗击外来干涉

    C.都曾建立过君主立宪政体

    D.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条款是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给日本

  • 4、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 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

     

  • 5、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把下列有关素材按时序排列(   

    ①黄花岗起义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武昌起义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 6、“(1935年1月))10日,周恩来副主席下了一道命令:中央准备召开一次特别会议,参会人员较多,内容十分机密,让他去找一所安全且大一点的宅院。”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7、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经过各方面人士8000多人讨论,提出5900多条修改意见。宪法草案正式发布后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了讨论。这说明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

    B.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

    C.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D.是通过政协会议颁布的

  • 8、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其间曾宴请《大公报》总编王芸生。王芸生跟毛泽东谈,说共产党不要另起炉灶。然后,毛泽东诙谐地回答了一句:“不是我们共产党要另起炉灶,而是国民党的灶里不许我们做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党主张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B.国民党主张反对内战,渴望和平

    C.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D.国共双方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 9、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 10、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回答下面小题。

    【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A.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完成 “一带一路”建设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解决国人的温饱问题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B.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周年时

    D.改革开放100周年时

    【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选项中践行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

    A.预防贪污腐败

    B.惩处网络犯罪

    C.治理工业污染

    D.打击恐怖主义

  • 11、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 12、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

    A.北平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护国战争 D.土地改革

  • 13、下列有关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B.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C. 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D. 民航成为城乡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 14、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率众抵抗的清军将领是  (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陈化成   D. 琦善

     

  • 1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辑冲重国,万火丛中呼杀破。”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邓世昌

    B.李鸿章

    C.林则徐

    D.关天培

  • 16、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清末状元是(       

    A.张謇

    B.荣氏兄弟

    C.卢作孚

    D.侯德榜

  • 17、与如下图片反映的史实相关的诗词是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 18、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开展土地革命

    B.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镇压反革命

    D.开展“文化大革命”

  • 19、2021年5月21日下午,“雪域新篇——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美术摄影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包括雕塑、油画、中国画、摄影等不同艺术门类在内的86件作品,以新世纪创作的西藏题材精品力作为主,展现西藏的大美风光、人文风貌和时代风尚。对和平解放西藏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实现统一

    B.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阿沛·阿旺晋美前去北京谈判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20、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A.领事裁判权

    B.索银4.5亿两

    C.掀起瓜分狂潮

    D.火烧圆明园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华民国成立的标志是( ),时间是:( )

  • 22、____________》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向西学习的纲领性文件。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

  • 23、     )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 24、近代中国文化教育

    (1)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

    (2)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_________

    (3)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_________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

  • 25、20世纪60年代,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实验,终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1905年成立的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险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闹发为“民族””____”“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 27、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为胜利后指明奋斗方向的党的重要会议是______

  • 28、下图是《渡江战役示意图》,将图中A、B的所示的地名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 29、请将下列中国“第一”的历史事件填写完整。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近代第一个赔款最多的条约:  

     

  • 30、1956年,________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日本侵华

    (1)1931年的哪次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1937年的哪次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誓死抗战

    (3)1938年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什么?

    (4)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什么?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哪次战役?

    我的感悟

    (5)回顾抗日战争的历程,对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 32、如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 33、近代中国被外国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写出主要战争名称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中国沦陷的过程)。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领导力和执政力的政党,她能够把亿万中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一次次战胜困难危机,一次次从胜利走向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及重要将领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告,并望红军全部速集于环县一带,以便共同行动,以防胡敌北进。

    ——1936年12月12日中共收到的一份电报

    (1)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材料中“今已将蒋及重要将领扣留”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共主张并促成此次“扣留”事件的和平解决,对当时时局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材料二   著作开篇以“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做引子,然后针对这两种错误观点作者(注:毛泽东)进行了一一驳斥,……毛泽东综合分析中日国情,……总结出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战争的持久战和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人民网《论持久战》当代启示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论持久战》发表的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归纳毛泽东认为“战争……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的依据。

    材料三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对某次战役的描述

    (3)据材料三及所学指出,材料描述了哪次战役?作战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   这次会议会期50天,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举行全会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独立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4)材料四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中的划线部分是“这次会议”的哪项内容?“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思想上……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