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 太岳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B.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D. 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2、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以平反。“他”是
A.刘少奇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彭德怀
3、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则材料直接反映了(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
B.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小明同学今年暑假准备参加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夏令营,请你为他选择一条最适合该主题的路线( )
A.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B.瑞金——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D.上海——武汉——西安——会宁
5、下图是我国时事漫画创始人之一、同盟会会员钱病鹤创作的漫画《辞旧迎新》,以1912年人们欢庆元旦、辞旧迎新为主题,以国旗的变迁来说明政权的更替。漫画中黄龙正从国旗上飞走,取代它的是一面星星围绕太阳的旗帜。这幅漫画反映的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袁世凯举行登基大典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6、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的是( )
A.八七会议
B.《论持久战》
C.中共七大
D.政治协商会议
7、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 台儿庄战役
B. 松沪会战
C. 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8、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洛川会议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1953年至195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各项成就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宝成、鹰厦铁路建成
C.解放牌汽车生产出来
D.大庆油田建成
10、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11、新文化运动中有这样一首清新直白的小诗广为流传: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提倡
A.马克思主义
B.工人运动
C.新道德
D.新文学
12、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进程
13、1949年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若干决议:“改北平为北京,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这次会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4、临刑前,李大钊对行刑官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为宣传他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新青年》于1919 年刊载了他的文章
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D.《庶民的胜利》
15、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
B.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太平天国没有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16、应蒋介石邀请,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中共此去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 假和平,真内战 B. 商讨合作抗日
C. 为内战赢得时间 D. 争取和平民主
17、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状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19年,《新青年》刊载李大钊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20世纪初,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C.1942年,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D.20世纪初,《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18、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自治运动” C.南京大屠杀 D.七七事变
19、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封建的落后国家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D.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20、“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行军”中发生的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大事件是(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强渡乌江
D.会宁会师
21、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2、________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3、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广大人民分得了土地。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5、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年;辛亥革命首义胜利是在______年。
26、五四运动的时间:②_____年5月4日。
27、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题文)意义:打破了日本________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29、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30、______(事件)是天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______(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1、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2)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是如何解决的?生了什么影响?
(4)邓小平在我国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32、“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请问,此处“革命”二字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革命所取得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
33、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召开的意义。概括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我国发展起到的作用。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枪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東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中 “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理解。
材料二 同盟会会员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的“反动腐朽的恶势力”主要是指哪些?并简要分析五四运动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