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的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12位已退休且过脱密期、此前隐姓埋名的中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首度公开。他们潜心科研,使中国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从无到有,从近到远,为祖国打造了强大的空天防御盾牌。这些无名英雄的故事体现出( )
①承担责任无怨无悔,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平凡的人想要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隐姓埋名
③应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放弃个人利益
④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03年7月16日,徐本禹,一位普通的大学生,毅然推迟了读研的时间,带着3000册图书,来到贵州大方县的山区支教,用稚敕的肩膀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2005年,他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奉献与爱心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们应向徐本禹学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②参加公益活动是为了追求荣誉
③对于热心公益活动的人来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快乐
④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神舟”飞天、“蛟龙”入海、高铁奔驰、国产航母和大飞机横空出世、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这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们感到自豪,但我们仍应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到“自己心中有底”。这里的“底”指的是( )
A.我国已是发达国家,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比高
B.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突出
C.贫困已消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前列
D.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绝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4、某公司拖欠农民工刘某工资一年之久,刘某多次讨要未果后准备进行维权。他的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①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②纠集其他农民工殴打公司老板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依法追究该公司老板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近年来,手机支付、网上挂号、网络订餐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常态,这表明( )
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②网络百利而无一害③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④网络取代现实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小明在课外阅读中,收集了下列诗句,其中与“不学礼,无以立”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言必信,行必果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人无礼则不生
7、网络问政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下列网络问政流程,排列合理的是( )
①公示结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②相关部门将有关意见整理,提出最佳方案
③政府部门就相关事项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④人民群众在网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②→③→①
8、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第十年。十年来,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实现年均6.4%的增速,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贸易增长1.7%—6.2%。由此可见( )
①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②“一带一路”实现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双赢
③这说明我国需要正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年9月24日,辽宁沈阳。马女士驾车时在斑马线前停车礼让一名老人,获老人脱帽并鞠躬致谢。马女士认为,斑马线上自己礼让行人是应该的,看见他回礼的举动,真的感觉超级治愈。在这“双向奔赴的暖”中我们感受到了(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③文明有礼是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和贡献
④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王某因扰乱市场秩序被人民法院处以拘役;余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行政拘留。他俩的违法行为分别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犯罪
D.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11、2023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公布,对14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这说明(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进行修改
②行政法规法规的修改不利于国家发展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
A.树立远大理想
B.遵守社会规则
C.掌握学习方法
D.关心社会发展
13、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一法规的出台( )
A.扩大了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生活的合法权利
B.说明社会监管比个人自律更能防网络沉迷
C.有利于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D.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未成年人避免各种伤害
14、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否”,放弃了赴美机会。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杭州亚运会期间,赛场内外随处可见亚运志愿者“小青荷”忙碌的身影,如语言翻译、交通引导、应急救助、维持秩序……他们用真诚与汗水为亚运会增添光彩。这启示我们要( )
A.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得到认可
B.热心公益活动,积极服务社会
C.投身社会活动,收获更多荣誉
D.耗费全部精力,丰富社会生活
16、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拐卖儿童罪一案。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案例告诉我们( )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③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于主刑
④一切触犯刑法的行为都要受到主刑和附加刑的处罚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启示我们( )
①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
②在彼此欣赏中共同进步
③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④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我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公民,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此,未成年人应该( )
A.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即可
B.加强自律,沾染不良习气
C.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D.自觉守法,严格惩处犯罪
19、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面的两则信息警示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
信息一:境外反华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
信息二: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歪曲、诬蔑我国发展道路、社会制度。 |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D.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政党、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分裂国家活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这是因为( )
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分裂势力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涉及面之广、来势之凶猛可谓空前。然而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些人却抱着侥幸心理,违反疫情联防联控规定,顶风在城区聚集、闲逛,给疫情防控埋下了隐患。
甲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乙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信自由不如守规则。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小明认为,科技搭建了网络这个新的平台,网络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小亮却认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24、与友同行,走过美好的青春,走向幸福的人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年级学生小鹏13岁生日,收到了很多同学和朋友的祝福。小玲看着小鹏高兴的样子羡慕的说:“我要是也有那么多朋友,拥有那么多友谊该多好啊!”小鹏说:“交友是门艺术,当然也要注意原则……”
(1)为什么同学们渴望拥有朋友?
(2)请从交友原则的角度将小鹏的话补充完整。
材料二:小诗欣赏《纸条》 他递过一张纸条/还有一个憨憨的微笑/匆匆地拆开/急急地扔掉/世界上仿佛/没有了别的声响/只觉得心在狂跳。
(3)这首小诗反映了什么现象?
(4)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
25、中学生孙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伤,永远失去了右腿。孙某的父母为此痛心不已,他们找到肇事司机要求赔偿,但该司机对此置之不理,孙某的父母想起诉他,可对法律知识又知之甚少。
(1)孙某的父母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2)孙某的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2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法用法,加强自我防范,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捉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1)青少年应该怎样有勇有谋地应对违法犯罪?
(2)你觉得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7、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8、 马煜博,男,11岁,市实验小学学生,被评为2019年“新时代晋城好少年”。他踏实认真,刻苦努力,乐于助人。这几年,中队的几名学困生在他的帮助下,各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有时值日生突然有事,他也会主动代替。他富有爱心、无私奉献。国卫复审期间,他是小志愿者;环卫工人节,他城市小美容师;看见马路上乞讨的人,他毫不犹豫地捐。他体贴懂事,孝敬老人,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经常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他多次被评为“五星少年”“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少先队员标兵”“新时代好少年标兵”等。2018年,他代表实验小学参加“2018中国小篮球联赛”,取得了山西省赛区第二名、中国西北赛区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有人认为马煜博热心公益活动是好的,但不利于他好好学习,提高成绩,很难成才!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材料,谈谈你从马煜博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丽看完这段报道后,写了以下两条感悟。你认为小丽的这两条感悟如何?
(3)你觉得参加公益活动会耽误自己成才吗?为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