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湖北黄冈中考政治真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李某因贩卖公民个人财产信息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赵某因开车不慎撞坏余某房屋遭起诉,人民法院判其恢复房屋原状,李某和赵某的行为分别是(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 2、“无规则,不共享”。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出现的共享单车极大方便了人们出行,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挤占公共资源,投放点未提前规划设计,在街道无序停放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A.坚定维护规则

    B.积极改进规则

    C.善于违反规则

    D.敢于对抗规则

  • 3、马某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中充电,充电中的电池突然爆炸起火,引发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马某被处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强制措施才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

    B.安全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

    C.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都需承担刑事责任

    D.社会规则是基于人们的默契与共识形成的

  • 4、罗某在网上使用侮辱性语言抹黑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造成恶劣影响,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侵害英烈名誉、荣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这告诫青少年(     

    A.坚决守护个人信息,不要泄露隐私

    B.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应遵纪守法

    C.积极维护网络安全,主动严格执法

    D.网络世界自由无限,能畅所欲言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于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遵守国歌礼仪规则已成为人们的内心需要和行动准则

    ②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秩序

    ③这一规则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侮辱国歌入刑,有利于维护国歌的庄严和神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阅读漫画,对漫画中孩子和妈妈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孩子应该对自己负责②孩子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掘

    ③妈妈没承担好相应的责任④孩子应该学会感恩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7、有礼”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浙江持续推进“浙江有礼”省城文明新实践,让“有礼”成为最具标志性的成果。这是因为“有礼”(     

    ①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②体现国家形象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④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郑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郑某这一行为(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对话、撰写、翻译等任务。这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我们应(     

    A.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B.遵守法律,限制网络发展

    C.一分为二,提高媒介素养

    D.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

  • 10、下列内容与体现的观点前后相一致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欣赏他人

    ③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貌

    ④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1、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些古语告诫我们(     

    ①要注意防微杜渐,预防犯罪②只要不犯大错,犯点小错没关系

    ③不良行为一定会演化成犯罪④犯大错和犯小错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下列句子中,能体现与人为善和换位思考这一理念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     

    ①从制度上打消公众见义勇为被讹诈的后顾之忧②保障见义勇为不被讹诈,给善行打下法理基础

    ③鼓励见义勇为,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及时出手④彻底解决“扶不起、救不起”这一社会难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下列角色与责任相匹配的是(     

    A.作为乘客,可以在地铁上大声播放短视频

    B.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遵守学校纪律

    C.作为居民,对于小区事务高高挂起,事不关己

    D.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满足朋友一切要求

  • 15、大国工匠何小虎,用实际行动助力祖国的航天强国梦。他从基层一线操作工干起,锚定液体火箭发动机心脏“精刻师”目标,苦干加巧干,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设备、挖掘新潜能,破解了北斗导航等重大任务发动机“卡脖子”的难题。我们要学习他(     

    ①坚持创新,拒绝国外技术②积极承担责任,无私奉献

    ③为了国家,舍弃个人追求④心系祖国,实干成就梦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6、近年来,香港社会有“港独”分子打出“港独”旗号,成立“港独”组织,甚至进行暴力破坏活动。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港独’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因为,“港独”分子   (       )

    A.没有危机意识

    B.损害集体利益

    C.损害国家利益

    D.破坏民族团结

  • 17、每当假期,人们在城市街巷寻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在博物馆触摸历史……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     

    A.解决衣食住行

    B.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C.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

    D.获得一定的物质支持

  • 18、以下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网络的是(     

    A.看到某自媒体平台称“下载某影视APP,买电影票还能返利”的消息,立即转发朋友圈

    B.某学校在抖音平台直播学校艺术节师生汇报演出,给予刊师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C.接到“孝顺子女要为老人买保险”的网络电话,赶紧为家里老人购买了5万元保险

    D.假期利用某学习软件预习本学期内容,顺便刷一刷八卦新闻调节一下情绪

  • 19、2023年11月9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中国极地科考队员在一次次劈风斩浪中克服各种困难,勇探“生命禁区”,不畏艰险,义无反顾,为国争光。这启示我们(     

    ①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②勇探“生命禁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表现

    ③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

    ④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困难,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通过展示“旅游风景照”、“实验加班照”、“会议记录照”、“偶遇军车照”4个常见拍照情景,指出看似平常的镜头可能会泄露涉密敏感信息,提醒社会公众,稍有不慎就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失泄密事件。从中可以感悟到(     

    A.人民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唯一主角

    B.我们要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C.公民应正确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公民权利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八年级(1)班的同学以“担负历史使命,绽放青春光彩”为主题展开讨论,请你参与讨论。

    小豪说:学习书本知识比实践重要。只有学习更多的书本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小鹏说:实践更重要。离开实践,书本知识学得再多也没有用。

  • 22、岁月流逝,我们在悄然成长。当我们逐渐塑造自我、融入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作出选择。有人认为,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不承担责任也没什么;也有人认为,承担责任能够获得很多回报,服务社会的意义很大。

    请你辨析。

  • 23、  初中生小伟经常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编造的信息,别人说他,他却振振有词:“在网络中每个人都有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   今年2月21日下午,在固原市出现非常暖心一幕,某校一名学生将自己在校期间获得的全部奖学金、助学金共一万元委托公安部门捐给武汉人民,支持抗击疫情,而他却连姓名和联系方式都没有留下。

    l)该同学启示我们要做个怎样的人?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 25、一个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周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步行上学。有人问他的母亲为什么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孩子的母亲坚决地说:不,他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是这样一件事情,有的家长也许会出面与学校交涉,请求撤消对孩子的处罚,或者家长自己亲自送孩子上学。

    你觉得家长应选择哪种做法,并简要说明理由。4

     

  • 26、【践行网络诚信 做守法公民】

    材料一:某母亲给八年级儿子小新买了部手机做生日礼物,并与儿子“约法三章”:

    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性的语言;不能沉迷手机,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多下载一些经典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材料二:开始一个月,小新还能遵守妈妈的约定,上网查阅资料,辅助学习。后来由于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小新沉迷于网络,经常旷课。跟着无业青年染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最终因参与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1)材料一中母子约定也需要诚实、守信。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践行诚信?

    (2)新媒体时代,针对大多青少年网民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请你为他们合理利用网络出谋划策?

    (3)分析小新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了什么启示?

  • 27、2020年3月16日,一名澳籍女子梁某妍不顾疫情防控要求,隔离期执意不戴口罩外出跑步,追求她所谓的自由与健康。不仅不听劝,还诽谤工作人员,态度蛮横引起公愤。3月17日,被公司辞退。3月18日被依法注销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境。

    请你运用自由与规则关系的知识,简要评析梁某妍的行为。

  • 28、学习二十大报告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1)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2)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依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