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自贡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小雅把最近学过的成语,连缀成了一段话,请帮她找出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李老师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她在教学上也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跟学生请教;我还记得她曾跟我们说过:“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我们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自己海市蜃楼般的梦想……”

    A.以身作则

    B.不耻下问

    C.不期而至

    D.海市蜃楼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对(xiào)     (xiāo)       灭(fù)        目不园(kuī)

    B.守(guǎ)       障(pín)        基(diàn)     沥尽心(xuè)

    C.胸(pú)        (sǒng)       (qiàn)     不可摸(zhuō)

    D.起(dié)       (zàng)       恐(huáng)   为人知(xiān)

  •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 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 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áo   搓捻 cuō   cuì   混为一谈hǔn

    B. 成cuán 静落 zháo   人迹至hǎn

    C. liǎn 一chà 笑 nì   咄逼人duō

    D. tuì     拗过去 ǎo   淅淅沥沥xī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这次学校组织的科普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绞尽脑汁,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B.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得我差点没认出你。

    C.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心展其长。

    D.吴老师絮絮叨叨地给我们上了一节很有意义的思想政治课。

  • 6、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在读这类书时要做到不求甚解,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其精髓。

    B. 一头饥肠辘辘的鳄鱼潜伏在水中,准备袭击到此饮水的黑斑羚。

    C. 那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致与优雅别致的人文气韵已经混为一谈,相得益彰。

    D. 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严厉批评了他的错误。

     

  • 7、下列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孙权劝学》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环。(“帖”:同“贴”,粘,粘贴。)《木兰诗》

    C.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卖油翁》

    D.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阅”:同“悦”,快乐。)《河中石兽》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阅读。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意将入以攻其后也

    担持刀

    ③鹊其上

    古木上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衔一赤蛇吞

    A.久目似瞑

    B.禽兽变诈几何哉?

    C.复投,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两狼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4)甲文中的狼有什么特点?乙文中的鹊又是怎样的?请结合甲乙两文来具体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今夜月明人尽望,  

    念天地之悠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寄愁心与明月,

    遥看是君家,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好像日本看护妇。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父爱的高度

    ⑴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⑵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儿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⑶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⑷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驾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⑸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⑹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⑺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⑻“你不去?”

    ⑼“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⑽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格格的笑着。

    ⑾我不知怎么搞的,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⑿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⒀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⒁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⒂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腰,老了。

    ⒃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选文⑴—⑷自然段叙述了一件事情,请概括出来。(12字内)

    2选文第⑷自然段中“父亲”所说的“水漫金山”是什么意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意?

    3文中第⒁段中,“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你能看到作者怎样的心思?

    4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试比较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

     

  • 11、阅读《与母亲相守50天》,完成下面小题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大喜过望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吗?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肥料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憨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炉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守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娃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我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和叮嘱,仿佛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能干的人,请概括体现母亲能干的事例。

    【2】选文第④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子。

    【4】某文学刊物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从文章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书面表达

    下面是杭州“申奇公司的废旧衣物回收循环再用"项目流程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旧衣物回收的整个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100—12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