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绵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交通部门加强了对广大群众的安全教育,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

    B.每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现代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C.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有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

    D.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了抗战时期的许多往事。

  • 2、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C.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憔粹            油然而生            伫蓄            人声鼎沸

    B.狭隘            小心翼翼            分歧            翻来覆去

    C.缭亮            骇人听闻            澄清            惊慌失错

    D.惩戒            神采弈弈            云宵            刨根问底

  • 4、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一笔什么赔偿费了。

    B、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C、当鼓声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D、他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 5、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感慨   嘹亮   睫毛   神采翼翼

    B.诀别   张扬   莅临   人声顶沸

    C.分歧   祷告   奥秘   刨根问底

    D.篷松   安祥   臃肿   怪诞不经

  •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C.《木兰诗》选自明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D.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

  • 7、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善于运用材料、积累材料、整理材料,才能写好作文。

    B.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左右的花粉。

    C.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家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且利。其未驯也,絷维以伺,候其驯焉。群鼠闻其声,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驯也,遂其维絷。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文/薛碹,有删减)

    注释:①铦(xiān):锋利。②絷(zhí)维:用绳子系住。③比:等,待。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家鼠暴   苦:痛苦

    B.其未驯也   以:因为

    C.遂其维絷   解:解开

    D.比家人   逐:赶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A.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B.比家人逐得/己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C.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D.比家人逐得/已下咽矣家/人欲执而击之。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因为家有鼠患,于是找别人要了一只猫来治鼠。

    B.这只猫牙尖嘴利未驯化,主人就用绳子把它系住,以免它到处乱跑。

    C.老鼠们听到了猫叫,屏气凝神都不敢出来。

    D.主人解开猫的绳子后,它就捕到老鼠吃了。

    【4】将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适睹出壳鸡雏,鸣啾啾焉,遽起而捕之。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默写

    (1)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5)最是离别见真情。离别,是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友人的惆怅;是王湾“_____________”思念家乡的愁绪。(用《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作答)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父亲的清明节》

    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  “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1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

    2试分析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1)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2)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 11、阅读与理解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轻松 ”“舒展 表现出怎样的心情,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什么?

    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几段文字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情?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本学期以来,我们在课文中接触了很多可亲可敬的人物形象。请从下面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给他(她)写一封信,诉说你想跟他(她)说的心里话,题目为“给xx的一封信”。

    (1)邓稼先(《邓稼先》) (2)鲁迅(《回忆鲁迅先生》)

    (3)吕蒙(《孙权劝学》) (4)阿长(《阿长与山海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