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③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④不过,不必在意,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③②④①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2、下列对《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中,绰号“豹子头”的林冲,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因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堂,被发配沧州。在野猪林幸得鲁智深相救,才保住了性命。
B.石猴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祖师因为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姓为孙,法名为悟空,得名孙悟空。他从菩提祖师那里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C.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回忆了儿时的许多生活片段,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买《山海经》、讲美女蛇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闰土父亲传授雪中捕鸟的方法等。
D.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他用自己的人生阐述了生命的意义。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了台阶,面前是一堵石墙,墙上密密麻麻地刻着牺牲烈士的姓名。”这句话中,第一个“上”是动词,第二个“上”是名词。
B. 一次班会课上,一飞同学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语文学习上的宝贵经验,然后谦虚地说:“一点高见,仅供大家参考。”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其中。
D. 鲁迅先生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中提及。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缭亮 风筝 宽敞 造访
B.化装 信服 捶打 草垛
C.慈善 分岐 渊博 感慨
D.烂漫 睫毛 企盼 轻捷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诫”,是告诫、劝勉的意思,“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B.《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C.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美国共产党员、著名的医生。他率领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
D.《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86版《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日做客某省电视台,她虽然已经73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气质不凡。
B.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C. 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出发了。
D. 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
7、下列选项中谦辞和敬辞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信附上我近日大作,请您雅正。
B.鄙人今天能来到您的寒舍,真是三生有幸。
C.贤弟啊,愚兄想听听你的高见。
D.感谢您把这本书借给我,现原书奉送给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即公大兄无奕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乙】
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元年③正月日食④,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
(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元年:汉桓帝年号,即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诏:皇帝的命令。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为魏郡太守
(2)即以其言应诏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后 琼 为 司 徒 琬 以 公 孙 拜 童 子 郎 辞 病 不 就 知 名 京 师
【5】【甲】文中谢道韫与【乙】文中黄琬的才情分别体现在哪里?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尚思为国戎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禽兽之变诈儿何哉?(蒲松龄《狼》)
10、孩子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
①“打死他!……枪毙他!……把这个坏蛋立刻枪毙!……打死他!……割断凶手的喉咙……打死他!……打死他!”人群大声叫嚷,有男人,有女人。
②一大群人押着一个被捆绑的人在街上走着。这个人的身材高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高高地昂起头。他被抓获,现在押去处决。
③“有什么办法呢!力量总不在我们一边。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他们的天下。死就死吧,看来只能这样了。”他想,耸耸肩膀,对人群不断的叫嚷报以冷冷的一笑。
④“他是警察,今天早晨还向我们开过枪!”人群嚷道。
⑤但人群并没有停下来,仍押着他往前走。当他们来到那条横着昨天在军警枪下遇难者尸体的街上时,人群狂怒了。
⑥“不要再拖延时间!就在这儿枪毙那无赖,还把他押到哪儿去?”人群嚷道。
⑦被俘的人阴沉着脸,只把头昂得更高。
⑧但领头的人决定把他押到广场上去,去那里解决他。
⑨离广场已经不远,在一片肃静中,人群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叫声。
⑩“爸爸!爸爸!”一个六岁的男孩边哭边叫,推开人群往俘虏那边挤去,“爸爸!他们要把你怎么样?等一等,等一等,把我也带去,带去!……”孩子旁边的人群停止了叫喊,他们仿佛受到强大的冲击,人群分开来,让孩子往父亲那边去。
⑪ “瞧这孩子多可爱啊!”一个女人说。
⑫“你要找谁呀?”另一个女人向男孩俯下身去,问。
⑬“我要爸爸!放我到爸爸那儿去!”男孩尖声回答。
⑭“你几岁啊,孩子?”
⑮“你们想把爸爸怎样?”男孩问。
⑯“回家去,孩子,回到妈妈那儿去。”一个男人对孩子说。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⑰“他没有母亲!”他对那叫孩子去找母亲的人说。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人群一直叫着;“打死他!吊死他!枪毙坏蛋!”
⑱“你干嘛从家里跑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他们要拿你怎么样?”孩子问。
⑲“你这么办。”父亲说。“什么?”“你认识卡秋莎吗?”
⑳“那个邻居阿姨吗?怎么不认识。”
㉑“好吧,你先到她那儿去,待在那里。我……我就来。”
㉒“你不去,我也不去。”男孩说着哭起来。
㉓“你为什么不去?”
㉔“他们会打你的。”
㉕“不会,他们不会的,他们就是这样。”
㉖俘虏放下男孩,走到人群中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跟前。
㉗“听我说。”他说,“你们要打死我,不论怎样都行,也不论在什么地方,但就是不要当着他的面。”他指指男孩,“你们放开我两分钟,抓住我的一只手:我就对他说,我跟您一起去溜达溜达,您是我的朋友,这样他就会走了。到那时……到那时你们要怎么打死我,就随你们。”
㉘领头的人同意了。
㉙然后俘虏又抱起孩子说:“乖孩子,到卡秋莎阿姨那儿去。”
㉚“你呢?”
㉛“你瞧,我同这位朋友一起溜达溜达,我们再溜达一会儿,你先去,我就来。你去吧,乖孩子。”男孩盯住父亲,头一会儿转向这边,一会儿转向那边,接着思索起来。
㉜“去吧,好孩子,我就来。”
㉝“你一定来吗?”男孩听从父亲的话。一个女人把他从人群带出去。等孩子看不见了,俘虏说:“现在我准备好了,你们打死我吧。”
㉞这时候发生了完全意想不到和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所有这些一时变得残酷,对人充满仇恨的人身上,同一个神灵觉醒了。一个女人说:“我说,把他放了吧。”
㉟“上帝保佑,”又一个人说,“放了他。”
㊱“放了他,放了他!”人群叫喊起来。
㊲那个骄傲冷酷的俘虏刚才还在憎恨群众,竟双手蒙住脸放声大哭起来。他是个有罪的人,但从人群跑出去,却没人拦住他。
(选自《哈吉穆拉特》)
【1】【故事·情节】根据故事发展,完成思维导图。
(1)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2】【故事·细节】结合文本,分析下面加点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俘虏已听见孩子的声音,也听见人家对他说的话。他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2)男孩在人群里一直往前挤,挤到父亲身边,爬到他身上去。
【3】【故事·写法】联系上下文,说说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故事·主题】结合全文,思考“孩子的力量”体现在哪里。
11、( )
①一会儿,我们到了前面,靠近机器房的一个小房子里,我们要在这个小房子中穿起我们的海底打猎衣服来。两个船员,( )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上衣和裤于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②那些不完备的有缺点的潜水衣,例如十八世纪发明的被人称赞的树皮胸甲,无袖外罩,人海衣,藏身箱等等,跟我们眼前这套完美的潜水衣比较,实在是太相形见咄了。
③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替力过人,像赫拉克轨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④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入枪膛中。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⑤“尼摩船长,”我说,“这支枪十分好,并且便于使用。我现在真想试试它。不过我们怎样到海底下去呢?”
⑥“教授,此刻诺第留斯号搁浅在海底下十米深处,我们、只待动身出发了。”
⑦“我们怎样出去呢?”
⑧“您不久就知道。”
⑨尼摩船长把自己的脑袋钻进圆球帽子里面去。康塞尔和我照着他的动作,各自戴上圆球帽。我们又听到加拿大人讽刺地对我们说了一声“好好地打猎去吧”。我们潜水衣的上部是一个有螺丝钉的铜领子,铜帽就钉在领子上。圆球上有三个孔,用很厚的玻璃防护,只要人头在圆球内部转动,就可以看见四面八方的东西。当脑袋钻进圆球中的时候,放在我们背上的卢格罗尔呼吸器,立即起了作用:就我个人来说,我呼吸很顺利,没有困难。
⑩我腰间挂着兰可夫探照灯,手里拿着猎枪,准备出发。但是,说实在的,穿上这身沉甸甸的衣服,被铅做的鞋底钉在甲板上,要迈动一步,也是不可能的。
⑪但这种情形是预先料到的,我觉得,有人把我推进跟藏衣室相连的一个小房子中。我的同伴,同我一样被椎着,跟着我过来。我听到装有阻塞机的门在我们出来后就关上,我们的周围立刻是一片漆黑。
⑫过了几分钟,一声尖锐的呼啸传进我的耳朵。我感到好像有一股冷气,从脚底涌到胸部。显然是有人打开了船内的水门,让外面的海水向我们冲来,不久,这所小房子便充满了水。在诺第留斯号船侧的另一扇门,这时候打开来了。一道半明半暗的光线照射我们。一会儿,“我们的两脚便踏在海底地上。
⑬现在,我怎能将当时在海底下散步的印象写出来呢?像这类神奇的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就是画笔也不能将海水中的特殊景象( )出来,语言文字就更不可能了。
⑭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人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是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⑮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眩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入所有的水层中。如果我肯定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⑯我们踩着明亮的沙层走动,足足有一刻钟,它是贝壳变成的粉未构成的。像长长的暗礁一样出现的诺第留斯号船身,已经渐渐隐没不见了;但它的探照灯,射出十分清楚的亮光,在水中黑暗的地方,可以指示我们回到船上去,人们只在陆地上看见过这种一道道的十分辉煌的白光,对于电光在海底下的作用,实在不容易了解。在陆地上,空气中充满尘土,使一道光线像明亮的云雾一样:但在海上,跟在海底下一样,电光是十分透亮的,一点也不( )。
⑰我们不停地走动,广阔的细沙平原好像是漫无边际。我用手拔开水帘,走过后它又自动合上,我的脚迹在水的压力下也立即就消失了。
⑱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些东西、虽然形象仅仅在远方微微露出,但轮廓已清楚地在我眼前浮现。我看出这是海底岩石前沿好看的一列,石上满铺着最美丽的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排排的沙贝;亮亮晶晶的鱼类。我首先就被这种特有的景色怔住,心在扑通的跳着不停。
⑲这时是早晨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梭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亮、珊场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栓,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⑳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丛,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象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伪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糙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愧惜。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地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i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㉑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地看到这些珍品。尼摩船长向我招手,我跟着他走。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接连细沙平原的是一片胶粘的泥地,单独由硅土或石灰贝壳构成,美国人管它叫“乌兹”。接昔我们跑过一段海藻地,它们是未经海水冲走的海产植物,全部是取之不尽的海藻类,这类植物,我们已经知道的,至少有二千多种。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薛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㉒这些海藻类实在是造化的奇迹,宇宙植物界的一个奇迹。地球上最小和最大的植物都产生在海藻类中。因为五平方毫米的地方,可以有四万条这类肉眼不可见的微生植物,同时人们又采过长一直超过五百米的海带。
【1】在文章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遵照、描绘、模糊
B.遵照、叙说、模糊
C.遵命、描绘、清楚
D.接受、描述、清楚
【2】“海底之景,美不胜收”,结合全文,说说海底之景美在哪里?
【3】我看出这是海底岩石前沿好看的一列,石上满铺着最美丽的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排排的沙贝;亮亮晶晶的鱼类。我首先就被这种特有的景色怔住,心在扑通的跳着不停。请赏析这句话
【4】请为本文拟一个标题,说说你的理由?
【5】有人说:幻想是促进世界进步的源泉,你认同吗?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12、按要求作文:
生活处处诗意,人生处处风景。进入初中的你,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会发现精彩无处不在。它使人感动,使你惊叹;它给人思想启迪,给你方向指引……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请自命一个包含“精彩”这个词的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
要求:(1)认真审题,命好题目。(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