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资阳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有误的是

    A.有利于中国对世界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巨大贡献

  • 2、下列图片是不同年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队旗帜的样式,中共作出的这种改变是为了(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3、1947年3月,有位领导人以援助希腊、土耳其为借口,在美国国会咨文中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做( )

    A.殖民主义

    B.人文主义

    C.杜鲁门主义

    D.绥靖政策

  • 4、下列各项发明中,属于德国最先发明的交通工具是  

     

     

  • 5、人类最早的文明一般产生于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下列人类古代文明中,发源于非洲地区的是(  )

    A.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D.古代黄河流域文明

  •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     

    A.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建立人民公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行对外开放

  • 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的是

    ①沈阳第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8、“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A.西汉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粮食产量十分富足。

    B.隋朝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粮食产量能满足全国的需要。

    C.唐朝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的水稻产量已居全国首位。

    D.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已成为富饶的粮仓。

  • 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针对的是袁世凯的哪一行径( )

    A.出卖维新派 B.刺杀宋教仁 C.签订“二十一条” D.复辟帝制

  • 10、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采取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序号

    部分措施

    1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A.促进民族交融

    B.推动经济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实现南北统一

  • 11、在今山东、山西、江苏、四川等地发掘的汉墓中,西域骆驼的形象在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摇钱树、铜镜、铜器装饰上随处可见。这反映出当时内地与西域

    A.商品买卖发达

    B.文化交融密切

    C.人员往来频繁

    D.丧葬文化相同

  • 12、以下事件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经营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通

  • 13、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所提出的适合于香港的政策是指(   

    A.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  D.社会主义制度

  • 14、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 15、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A.帕特农神庙

    B.《汉谟拉比法典》

    C.公历的产生

    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 16、某班学生在学习某主题时,查找相关的内容“1956年仿制成功歼5 型歼击机,” “1966年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4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2012 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他们研究的主题为

    A.建国初期海军发展

    B.人民空军建设

    C.建国初期外交建设

    D.国防建设

  • 17、《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该影片再现的场景不包括

    A.长春和平解放

    B.解放徐州

    C.北平和平解放

    D.解放南京

  • 18、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有这样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林则徐民族英雄气概的是:

    A.缉拿烟贩

    B.收缴鸦片

    C.虎门销烟

    D.停止中英贸易

  • 19、“学生激扬焚贼府,商人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五四爱国运动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 20、《元史地理志》载: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导致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行省制度的推行

    B.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

    D.分封制的推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 22、我国古代许多作品为后世所传诵。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________

    (2)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

    (3)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医圣的作品______________

    (4)王羲之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 23、宋真宗时期,宋与辽议和,双方签订“______”,此后很长时间,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清朝康熙年间,清朝政府同俄国政府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

  • 24、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____________;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____________在颁布实施。

  • 25、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明朝鼎盛时全国人口达到________亿多。

    ①原因:清朝前期,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________

    ②表现:到________时,全国人口已达到1.5亿;____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2)影响: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有些地方密度加大,________矛盾逐渐突出;垦荒使很多天然________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________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 26、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

    (2)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1984年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27、重点进攻:________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________解放区与________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 28、西周定都________,西汉定都________

  • 29、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 ______;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

    ______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30、填空题:

    (1)北宋时的_____、南宋时的_____、元朝时的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明朝的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_____

    (3)_____带领军队,多次击败了在中国_____地区走私贸易和抢劫的_____

    (4)_____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

    (5)明代小说《西游记》中最富有抗争精神,曾经大闹天宫的形象是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shàn]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yán]曝[]杂记》

    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 3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简要写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按要求填写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

     

     

    项目

     

    重大举措

     

    改革

     

    农村

     

    推行

     

    城市

     

    国有 的改革

     

    开放格局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3)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党的十五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大会通过的党章中规定的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 33、对于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ji,意思是“和”)朝鲜,西至临洮、羌qiang)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最终形成极盛疆域,中国经历了两千年的“统一——分裂——再统一”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今天中国领土的绝大部分早已结为一个整体边疆地区的每一部分都与中原王朝有过长时期的归属关系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秦的统一完成于哪一年?为了加强国内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联系,秦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除了迁都以外,他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请写出3点。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一说秦朝统一和北魏改革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请你为加强祖国边疆治理、维护边疆稳定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