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德宏州中考物理试题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依据图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像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甲、乙图像不同,说明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

    C.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

    D.甲的密度是乙的4倍

  • 2、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   平面镜成像

    B.   海市蜃楼

    C.   池水变浅

    D.   小孔成像

  • 3、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A.很难将铁丝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燃放烟花时空中有大量烟雾飘散,这是扩散现象

    C.冬天穿羽绒服特别容易吸附细小毛屑,这是摩擦起电的缘故

    D.教室墙上的开关外壳是塑料材质,属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 4、列关于内燃机说法正确的是(          )

    A.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B.汽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

    C.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内燃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 5、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 6、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因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7、2022年嫦娥5号着陆月球,并将1731克的土壤样本从月球带回地球,在地球上这些土壤样本的质量是(  )

    A.1731g

    B.大于1731g

    C.小于1731g

    D.0

  • 8、如图所示,小慧分别使用甲、乙两种机械匀速直线提升物体,且物体上升的高度h相同,其中M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N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N。 测得拉力如表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F

    F

    5. 5N

    8N

    A.使用甲、乙提升物体时一定省力

    B.甲与乙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C.使用乙提升物体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D.由于不知道h的大小,无法计算甲、乙的机械效率

  • 9、两个灯泡L1、L2串联后接通电路,发现L1比L2亮,设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则I1I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

    B.I1I2

    C.I1= I2

    D.无法比较

  • 10、下列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电阻

  • 11、生活中常见的儿童智能电话手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通话工具,它的电池电压最接近(  )

    A.220V

    B.110V

    C.36V

    D.3.7V

  • 12、图中的电风扇(  )

    A.是一种热机

    B.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效率不能达到100%

    D.能量不守恒

  • 13、“安全用电,珍爱生命”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下列说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临时用电时可以随意接线

    B.   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不需接地

    C.   绝缘皮破损的电线仍继续使用

    D.   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

  • 14、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cc),则(  )

    A.内能从铜块传向铝块

    B.内能从铝块传向铜块

    C.温度从铜块传向铝块

    D.温度从铝块传向铜块

  • 15、下图自然现象是由熔化形成的是(       

    A.树叶上的露

    B.树叶上的霜

    C.河面上的冰消融

    D.群山间的雾

  • 16、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的高度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170cm

    B.250cm

    C.5m

    D.6.2m

  • 17、自动售票公交车后门两侧的扶手上各装有一个红色按钮(如图所示),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其中任何一个按钮,装在车内的电铃就会响起,以提醒司机停车.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 18、小灯泡的图像如图甲所示,将它与定值电阻R并联,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增加了0.25A,则(  )

    A.电源电压为3V

    B.灯泡功率为0.5W

    C.定值电阻的阻值为8Ω

    D.电路总功率为9W

  • 19、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3N。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5.0cm/s

    B.拉力F的功率为0.13W

    C.有用功为0.50J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6.5%

  • 20、在杭州亚运会比赛中,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全红婵、陈芋汐获女双10米跳台项目冠军。在比赛中,她们的动作高度协调统一,此时,若说全红婵是静止的(  )

    A.陈芋汐

    B.观众

    C.跳台

    D.水面

  • 21、图甲是定值电阻R和灯泡L的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的图象,将该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在图乙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此时电流表示数为,关于该电路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B.灯泡L此时的阻值为

    C.电阻R内消耗的电能为

    D.同样工作灯泡L消耗的电能比电阻R

  • 22、古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古筝的声音低婉,能发出悦耳的次声波,十分好听

    B.调琴时,绷紧琴弦是为了在演奏时增大声音的响度

    C.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D.古筝声音温婉柔美,易与其他乐器区分,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 23、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如图所示。露珠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固

    C.升华

    D.液化

  • 2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不同种类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温度、状态有关

    D.密度单位kg/m3比g/cm3要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时,声音息搭载在________上传向基地台。

     

     

  • 26、一艘轮船满载时的总重为1.6×108N,最大载货量为1.2×108N,该货轮的排水量为______t该货轮没载任何物体时在河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____

  • 27、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 28、“共享单车”普及后,波波由原来开汽车上班改成骑“共享单车”上班,“共享单车”具有GPS定位功能,方便人们用手机寻找到附近“共享单车”的具体位置,它的前货仓底板是一个太阳能电池板,为GPS功能供电。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GPS卫星定位工作是靠__________来传递信号的。太阳能是一种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29、如图所示,用力拨动弹簧片,把小球与支座之间的金属片弹出时,小球 _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随金属片飞出,这表明金属球具有 ___________

       

  • 30、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测量时间。

  • 31、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 ___________ 产生的。观众通过收听获得党史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___________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收听时尽量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___________ 处减弱噪声。

  • 32、小明同学陪爸爸并肩在公园柳树下散步,相对于__________爸爸是静止的。他看到了柳枝在风中左右摆动,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 3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多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了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I—U图像,由图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小组又利用该电路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在丙图中作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I—R图像,则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保持不变的电压是______V。

  • 34、宝山区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伏;家用空调与家用电话机_____(选填“不是”或“是”)串联在一起的;正常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是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三、实验题 (共10题,共 50分)
  • 35、小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cm处,然后将F形光源从透镜左侧2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移动光屏A,观察到清晰的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1

    2

    3

    4

    5

    F形光源所在刻度/cm

    20

    15

    10

    7.5

    3

    像所在刻度/cm

    6.7

    7.5

    10

    15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

    (2)在进行第5组实验时,观察到的像应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B.

    C.              D.

    (3)将光源、凸透镜、光屏A放在如图所示位置,在不改变光源、凸透镜、光屏A位置情况下,要想在光屏A上得到清晰的像,有哪些方法?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36、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均为100g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图乙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min

    0.5

    1.0

    1.5

    2.0

    2.5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沙子

    4.3

    7.9

    15.2

    18.4

    21.5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计时2min时,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可以认为相同时间内水和沙子___________相同;

    (3)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表示水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线______

    (4)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5)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Δ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Δ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___________之比相等。

  • 37、五一节期间,小华和小明同学去湄洲岛游玩,在沙滩上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回去后他们用各自的方案测量了这块鹅卵石的密度;

    小华方案:

    (1)如图甲,鹅卵石受到拉力为_____N;(g10N/kg

    (2)按图乙中的方法测出鹅卵石的体积为_____cm3

    (3)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kg/m3

    小明方案:

    (4)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图丙是指针静止时的位置,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左/右)调节;

    (5)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为m1

    (6)如图丁所示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将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使鹅卵石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7)鹅卵石的密度ρ=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ρ表示);

    (8)交流与评估:谁的方案测得的鹅卵石密度更精确?从测量鹅卵石体积方面考虑,更精确的是_____(小华/小明)的方案,理由是_____

  • 38、(l)如图甲,在试管中放入一些干冰,再将气球紧套在试管口,过一会气球会鼓起来,原因是  

    (2)放置一段时间后,试管底部外壁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干冰发生上述变化时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试管底部温度降低,从而导致   (选填“二氧化碳”、“空气”或“水蒸气”)遇冷在外壁   (填物态变化替名称)成霜.

     

     

  • 39、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前后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

    升高温度

    加热时间

    煤油

    (1)实验需要取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进行加热;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选填“升高温度的高低”“最后温度的高低”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的;

    (2)在此实验中,若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则要继续给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待两者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水的吸热能力比食用油______(选填“强”或“弱”);为了表示物质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的物理量是______

  • 40、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A.   B.   C.   D.

     

  • 41、小杨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方法如下:

    (1)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小明用手指轻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变化灵活,说明该压强计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实验中液体压强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体_______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_______法;

    (3)接着进行系列实验(如图所示),将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朝下浸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B所示,则压强计显示的是橡皮膜_______(选填“各个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对它的压强:通过比较A、B、C三个图,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_______的压强相等;

    (4)通过比较_______二个图,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的关系。

  • 4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 ______关系。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 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蜡烛B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如图乙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______(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

    B.硬币成像在b

    C.硬币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 43、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300

    20

    30

    12

    2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该实验中用______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比较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3)分别分析比较12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有关系。

  • 44、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创新小组制作了豆浆,并对豆浆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测量步骤: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20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豆浆,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与豆浆的总质量为______g;

    ③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

    ④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豆浆的密度为______

    (3)你认为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豆浆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4)同组的小亮提出:只要将(2)中测量步骤的顺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调整后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45、某高端矿泉水釆用玻璃瓶瓶装。已知空瓶的质量为300g,容积为550mL,矿泉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玻璃的密度为2.4×103kg/m3求:

    (1)该玻璃瓶最多可以装多少克矿泉水?

    (2)制作一个瓶需要玻璃的体积为多少cm3

    (3)用该玻璃瓶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740g,酒精的密度为多少?

  • 4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重为360N,底面积为0.3m3,小强沿水平方向用80N的力推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0s内木箱运动了30m。求:

     

    (1)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小强做功的功率。

  • 47、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为20Ωab是滑动变阻器R2的两个端点,电源电压保持恒定不变,小灯泡L的电阻10Ω(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闭合开关S1、断开S2,滑片P移动到a点时,电压表示数3V。求:

    1)电源电压U

    2)当闭合开关S2、断开S1,滑片P移动到b点时,电流表示数0.12A,求电阻R1的阻值;

    3)闭合开关S1S2,滑片P移动到a点时,求此时电流表示数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48、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作出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 4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光源AB在平面镜中的像;

    ______

  • 50、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50
题数 50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