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鸟类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类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若从喙及足的特征进行分析,下列鸟类中,最有可能生活在湿地、以鱼虾为食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是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的动力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3、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蝗虫与牧草之间的动态数量关系,该图能反映的是( )
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生态系统的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⑤动物能帮助植物扩大分布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51 | 28 | 4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顺序为乙、丙、甲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5、二十一世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如图是抗虫棉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抗虫棉的培育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B.棉花的这种“抗虫”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C.这种技术能实现不同生物优良性状的重新组合
D.此过程可以说明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6、下列描述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蜜蜂能协助植物传粉,酿造蜂蜜,是人类的好伙伴
B.青蛙是害虫的天敌,被人们称为“农田卫士”
C.鼠危害人类生产和健康,应当彻底消灭
D.鸟类能捕食农业害虫,我们都要爱鸟、护鸟
7、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小实验中,将硬币在培养基上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细菌培养方法中叫做( )。
A.种植
B.接种
C.培养
D.接合
8、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延期一年举行)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其办会理念“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在筹备亚运会期间,省林业局、亚组委办公室联合公布“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碳中和林”建设名单,期间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化,其意义是( )
A.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
B.降低噪音、阻止灰尘
C.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
D.以上都正确
9、如图为观察发酵现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装置中添加的酵母属于真菌
B.气球的膨胀是因为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C.实验中使用沸水发酵速度更快
D.发酵一段时间后可在瓶口闻到一定的酒味
1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11、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B.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骨骼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D.只要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12、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体温只能在腋窝,其他部位不能判断是否发烧
B.人的体温就是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C.人体被细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
D.发烧对人体百害无一利
13、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右上方 变亮
B.右上方 变暗
C.左下方 变亮
D.左下方 变暗
14、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
B.动物作为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C.动物在生物圈中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动物在生物圈中只有有益的一面,没有有害的一面
15、在已受精的鸡卵的鸡卵中,可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胎盘
B.胚盘
C.卵白
D.卵黄
16、下列关于细胞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将细胞中有机物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C.细胞核指挥和控制着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D.细胞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
17、下列实验设计中能够探究“柿子在清水或盐水中哪个更易脱涩”问题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关于食品腐败和食品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罐头食品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细菌无法进入
B.风干保存食物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C.冷冻保存食物主要是低温可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D.保存食物时超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对人体无害
19、前几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由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大肠杆菌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
A.没有生命特征
B.没有蛋白质
C.没有遗传物质
D.没有细胞结构
20、“梁上有双燕,翩翻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植物→青虫→燕子
B.植物←青虫←燕子
C.植物→青虫→燕子→细菌
D.植物→青虫→燕子
21、填空
(1)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是因为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_____和_____。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依次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_____和_____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_____组成,它能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叫_____。
(4)药物可以分为_____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_____。
(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___,它可分为_____和隐性。
22、下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 状态,此时膈肌 ,肺容积变小,肺内压增大。B表示 状态,此时膈肌 ,肺容积变大,肺内压减小。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它能与血液之间进行 ,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3、___________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4、生物体中除了病毒以外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
25、脊髓和脑中色泽灰暗部分是______,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组成,色泽亮白的部分是白质,主要由______构成
26、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维持______________中有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循环;帮助__________传粉、传播种子。
27、韭黄是韭菜在遮光条件下形成的,这说明叶绿素只有在___________下才能形成。
28、白蚁群体中的白蚁分工合作,说明白蚁是具有_____行为的生物。
29、探究鲫鱼“侧线的作用”。
材料用具:大鱼缸、两条鲫鱼、凡士林、河水、木棒。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和实施计划:在大鱼缸内放入一些河水,将一条鲫鱼放入;另外一条鲫鱼用凡士林把两侧的侧线涂封住,放入鱼缸;用木棒顺时针搅动水,观察两条鲫鱼的活动。
预期结果:没有封住侧线的鲫鱼,逆时针流动;封住侧线的鲫鱼,顺时针随水流运动(不能感知水流)。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是:配制培养基、灭菌冷却、________、恒温培养。________是细菌的休眠体,能度过不良的环境。
31、请将序号和字母对应的发育关系连起来。
32、近亲结婚的子女一定会患遗传病。( )
33、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说明叶具有_____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_____。这一细胞结构中含有的_____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它能够_____,为叶的这一功能提供能量。
(2)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明根具有_____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区完成的,原因是此区域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_____,增大了此区域表皮细胞的表面积。下图中的____图表示的是该区细胞。
A. B.
C.
D.
(3)茎罢工后,萎蔫的叶说:“快给我水喝!我渴死了。”说明茎中的_____具有运输_____的功能,运输的方向是自____而_____的。
34、亲爱的同学,经过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你也不例外,这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如图甲为人体的结构层次示意图,图乙为番茄植株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过程中,细胞主要经历了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
(2)图甲中,②③是 __________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④是细胞的分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相同的细胞发展成为多种多样的细胞,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_______。
(3)请结合图甲,用文字和箭头对你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准确地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是一株完整的番茄植株,具有六种器官,其中③④⑤称为营养器官。与你的结构层次相比,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_______这一层次。
(5)番茄植株的六种器官都有输导组织,它们相互连通,贯穿于整个植物体中;六种器官的功能不尽相同,却又彼此分工协作。这些现象都表明,植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 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