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准备从甲、乙、丙、丁四个科创小组中选出一组代表学校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各组的平时成绩的平均数(单位:分)及方差如表所示:
| 甲 | 乙 | 丙 | 丁 |
平均数 | 7 | 8 | 8 | 7 |
方差 | l | 1.5 | 1 | 1.8 |
如果要选出一个成绩较好且状态稳定的小组去参赛,那么应选的小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若等腰三角形顶角为80°,则该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 )
A.40°
B.50°
C.60°
D.80°
3、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长为6,面积是36,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边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 )
A.6 B.10 C.15 D.16
4、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5、如图,点D为△ABC的边BC上一点,且满足AD=DC,作DE⊥AB于点E,若∠BAC=68°,∠C=36°,则∠ADE的度数为( )
A.56°
B.58°
C.60°
D.62°
6、点A(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 )
A.y=4x B.y=-4x C.y=2x D.y=-2x
7、一次函数与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有下列五个结论:①
;②
;③方程
的解是
;④不等式
的解集是
;⑤不等式
的解集是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A.1
B.2
C.3
D.4
8、若关于的方程
无解,则
的值为( )
A.或
B.
C.
D.或
9、已知分式中的x,y的值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此分式的值( )
A.是原来的
B.不变
C.是原来的
D.是原来的2倍
10、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1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16,BD=4,BE=5,点P是AB上的动点,连接PE,以PE为边作等边△PEF.当点P从点D出发沿DA运动到点A时,点F运动的路径长等于________.
1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CD⊥AD,若AD=2 cm,则△ABC的周长为____cm.
13、已知一组数据3,2,5,4,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
14、点A在x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____。
15、如图,将正方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是原点,
的坐标为
,则点
的坐标为______.
16、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它对应外角的3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
17、如图,小明同学在东西方向的环海路A处,测得海中灯塔P在北偏东60°方向上,在A处向正东方向行了100米到达B处,测得海中灯塔P在北偏东30°方向上,则灯塔P到环海路的距离PC=_____米.
18、已知点A(1,m),B(2,n),C(﹣2,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19、的相反数是_____;16的平方根为_____;
的立方根是_____.
20、如图,P是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是AB的中点,则PA+PE的最小值是_____.
21、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广泛的关注.深圳某中学学生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喜爱程度,在校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非常喜欢”、“比较喜欢”、“感觉一般”、“不太喜欢”四个等级,分别记作A. B. C. D;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被调查对象共有___人;被调查者“不太喜欢”有___人;
(2)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深圳某中学南校区约有5000学生,请据此估计“比较喜欢”的学生有多少人?
22、如图,长方形纸片中,
,将纸片折叠,使顶点
落在边
上的
点处,折痕的一端
点在边
上.
(1)如图1,当折痕的另一端在
边上且
时,求
的长
(2)如图2,当折痕的另一端在
边上且
时,
①求证:.②求
的长.
(3)如图3,当折痕的另一端在
边上,
点的对应点
在长方形内部,
到
的距离为2
,且
时,求
的长.
23、在如图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点A的坐标为
.
(1)请画出关于x轴对称的
(不写画法,其中
,
,
分别是A,B,C的对应点);
(2)直接写出,
,
三点的坐标:
(______),
(______),
(______);
(3)在y轴上求作一点P,使的值最小并写出最小值.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满足
(1)求两点的坐标;
(2)的平分线
与
的外角平分线AM交于点
,求
的度数;
(3)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使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点
的个数,并直接写出其中两个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如图1,已知等腰直角中,
,
,
,点D在边
上,过点D作
交
于点E.
(1)若,
,求线段
的长;
(2)求证:;
(3)如图2,已知等腰中,
,
,点D在边
上,过点D作
,边
交
于点E,
和
是否还相等?请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