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高考真题——语文(台湾省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A. 我们都是一起到这儿来的,我们有困难了,你们竭力帮我们,你们有困难时,尽管吩咐,我们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B. 他是我们单位前几年从外地招聘过来的一位人才,带领着一帮年轻人,奋战在生产一线,成绩突出,有目共睹

    C. 将士们在战场上历尽千辛万苦,南征北战,狐死首丘,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总觉得有点不安,试问我们工作时能懈怠吗?

    D. 以词为诗,苏东坡可是始作俑者,在他的倡导和实践下,词在宋代兴盛起来了,宋词成了继唐诗之后诗歌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

  • 2、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   爱好写作,   想在这方面成才,   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 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A.如果   并且   所以   而且 B.既然   并且   就   因此

    C.既然   又   就   而且 D.如果   又   所以   因此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联合20多家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商家举行围绕以“新消费我做主”为主题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宜传咨询服务活动。

    B.这次“五月里的鲜花”歌咏大赛在校大礼堂举行,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复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高二(16)班获得了冠军。

    C.2015年初,浙江创造性地推出特色小镇建设,并以此为抓手,着力培育支撑浙江长远发展。

    D.目前农民工在外打工,时间一长既积累了资金,又增长了见识,便有能力回来建设家乡。因此,应该给农民工返乡创业简化程序,解除束缚,让其能放心大胆地创业。

  • 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满义)中布被曹操击后投奔刘备,屯扎小沛;刘备出兵抵御袁术时夺了徐州,把小沛还给刘备。不久吕布又攻小沛,刘备兵败,投年曹操。

    B. 《白光)题中的白光,既指白银之光,又象征着陈土成毕生道追求的升官发财的欲望:白光的虚无性、虚妄性,注定了陈土成人生归宿的悲剧性。

    C. 《边城》中多有对湘西民俗的展现:端午节时人们到河边,上吊脚楼看年轻小伙儿,姑娘赛龙舟,表现了湘西的生活习俗:对“傩神”的崇拜,表现了湘西人的宗教习俗。

    D.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茶馆)裕泰茶馆伙计李三的这句台词,反映了他对掌柜的不满,也道出了普通民众在时局动荡中内心的真实感受。

    E. 在成立“海棠诗社”时,众人根据住处都起了个别号,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薛宝钗别号“蘅芜君”;贾宝玉别号“绛洞花主”“恰红公子”;情春别号“枕霞”。

  • 5、大理是什么少数民族的自治州?(  

    A.白族 B.彝族 C.傣族 D.黎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有这样一个情节:贾府二小姐迎春的奶妈偷了她一支累金凤拿去赌钱,而这位堂堂二小姐居然不敢声张。累金凤可不是一件寻常首饰,它的全称叫累丝金凤,是用极细的金丝,通过特有的掐、填、攒、焊等技法制作出的玲珑精细的凤型首饰,它所采用的工艺就是现代所称的花丝工艺。书里的这支,还是工艺更加繁复的攒珠累金凤,即镶有玉石珠宝,十分华贵精美,其工艺今天称为花丝镶嵌花丝镶嵌的作品材料昂贵、费工费时,是古代贵族追求极致奢华的产物,只有在富庶的盛世才会大量产生,因而某种程度上也是考察一个朝代是否国力强盛的晴雨表

    国力较为强盛的唐代,是花丝镶嵌发展史上的爆发时期。大唐空前开放的时代特色,创造出了富丽而雍容的工艺风貌。相比之下,宋代花丝镶嵌作品,主要以精细化的小件首饰为主。比如洛阳邙山宋代壁画墓中出土的金丝编饰,即以细若毛发的金丝,编成四瓣云朵型,内有枝蔓蜿蜒的金丝卷草纹,中心镶嵌水晶、绿松石等,同样的云朵与卷草,却收敛了雍容,多了几许秀气。从元代开始,花丝工艺进入宫廷艺术时期。纵横欧亚大陆的黄金家族,招揽全国工匠为皇室服务,在原有錾刻、剔地、镂空等工艺外,还进一步发展手工捶揲工艺,做出镂雕纹饰,器物的轮廓与棱角更为明显。但若论工艺的成熟与完善,公认的巅峰时刻却还是明清两代。由于皇室贵族的需求,花丝工艺与宫廷文化相结合,以皇权的伟力,聚集起全国的能工巧匠。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春明修复珍贵的明代金丝翼善冠,作品呈现出的高贵华美而又不失儒雅、阳刚的庄严气象,让他魂不守舍:那种精气神,我能感觉到那是有生命、有灵魂的作品,一种极致的工匠精神。

    2008年,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APEC峰会期间,一款国礼——花丝工艺繁花手包惊艳亮相。这是作为东道主的中国赠送各经济体领导人的特色礼物,同时也是中国手工艺在世界舞台的一次绝妙展示。经过改良的花丝,撑起手包玲珑的筋骨,而细密的金丝经过巧妙掐填织编,铺陈在手包表面,并在底端勾勒出盛开的北京市花月季。代表中国传统金银细工极致的花丝镶嵌,经历千年风雨,再次于世间繁华绽放。

    (摘编自骆文《极致手艺,盛世花丝》)

    材料二:

    我国共有4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遗保护传承的进程,始终响彻着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颂歌。在当下,工匠精神受到普遍赞扬,得到广泛发扬。一大批各门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各地广大传承人群,组成了保护传承大军,充分展现非遗的当代价值,大力推动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布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已达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00余名。

    目前,非遗工作已初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非遗保护传承成为当代社会生活、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保护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文旅部规划和实施了非遗记录工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培训传承人超过10万人次,全国还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日益完善,制度健全,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非遗作为重要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也是我们情感交融、彼此认同的源泉。比如,每逢佳节倍思亲,民族传统节日以及重要庆典活动,形成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强大精神力量。非遗在繁荣市场经济、促进文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民族村寨,很多地方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织群众,通过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脱贫致富,增加了居民收入,更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信。

    非遗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全人类意义,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族群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正如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所指出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特性,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我国3个成功申遗的项目中,包括我们和友邻国家联合申报的项目,这是非遗在世界范围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极好佐证。在国际交往中,常常互赠礼品,以表达美好祝愿和深厚友情。陶瓷、雕漆、景泰蓝、苏绣、湘绣等非遗工艺品,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国礼,彰显了我国非遗的深厚底蕴和保护传承的显著成就。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我们体验着更具美感的日常。纺染织绣装点着我们的衣着服饰,丰富多样的烹饪技艺带来了舌尖上的幸福滋味,各种表演艺术展示着我们卓越的才艺技能……这些文化成果显示着生活的五彩缤纷,惠及全社会。

    非遗的创造者同时也成为非遗的享用者。蓬勃开展的非遗保护传承实践,铺展开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卷。

    (摘编自刘魁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迎春的奶妈偷了“累金凤”,迎春并没有声张,这是因为迎春作为贾府的二小姐,性格大度,宽容下人。

    B.“花丝镶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考察一个朝代是否国力强盛的“晴雨表”,所以在富庶的盛世才会大量产生。

    C.“花丝镶嵌”无论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融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经历千年风雨,依旧于世间绽放。

    D.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布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来看,当代的非遗保护传承充分彰显了人民的力量。

    B.非遗保护活动在各地蓬勃开展,保护体系日益完善,制度健全,取决于文旅部规划和实施的一系列举措。

    C.我们虽拥有总数居世界第一的非遗项目,但如果不将非遗文化内化为价值观,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就无法形成。

    D.纺染织绣装点衣着服饰,烹饪技艺带来舌尖美味,表演艺术展示才艺技能……证明了生活的五彩缤纷源于非遗的传承。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红楼梦》的情节引出了“累丝金凤”不是一件寻常首饰的事实,增加了论述性文字的可读性。

    B.材料二开宗明义,然后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展开论述,论证思路清晰。

    C.材料二第五段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增强了观点表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使论证充分有力。

    D.两则材料都提到我国选用非遗工艺品作为“国礼”,旨在论证礼节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我国非遗传承的成就。

    【4】材料一、材料二都提到了工匠精神,请结合“花丝镶嵌”这一工艺的流传过程,概括并简要分析其中所体现的“工匠精神”。

    【5】材料二最后一段谈到“非遗的创造者同时也成为非遗的享用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水浒传》)在表情达意上有着相似的效果。

    (2)连廊回旋、飞檐高翘是中式建筑的常见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征,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生动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视听结合手法的使用往往能令古诗文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立体,也能为读者创设身临其境之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的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劝学》就告诉我们:“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

    (2)用典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陆游《书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通过檀道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3)孤舟一叶,不仅载文人远游,也走进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古人常用“孤舟”意象来表达人生旅途的漂浮寂寞之感,或隐逸山林孤高傲世的思想,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隰则有泮,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解释了学生不一定要比不上老师以及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更贤德的原因。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用夸张的手法,写行人仿佛能触摸到星辰的句子是“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而来。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一文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寄子由其二

    苏  轼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注)①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而身陷狱中。子由,即弟弟苏辙。②柏台:又称作乌台,御史台前种了许多柏树,乌鸦经常栖息在树上面,于是老百姓将御史台叫作乌台。③百岁神游:人死的讳称。④浙江西:指杭州,苏轼曾在此为官,颇有政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描写御史台森然、阴风阵阵的萧瑟环境,诗人在阴冷孤寂的狱里无法入眠,沉重恐惧的心情可想而知。

    B.颈联“身后牛衣愧老妻”,是说自己快要死了,还没让妻子过上富贵平安的日子,觉得特别愧对共患难过的妻子。

    C.尾联两句写苏轼希望葬在为官过的杭州,展现出他当官为民的作为和风骨及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

    D.这首诗为诗人在狱中写给其弟子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无奈的感怀之情,对妻子儿女的想念之情。

    2请赏析“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一联。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意,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论语·泰伯》)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①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回,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注)①蔽:通“弊”,弊病。②学:主要指学礼。

    1第一则材料体现了儒家怎样的哲学思想?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请说说孔子认为应该如何避免“六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了一位昏迷不醒的患者。经医生全力抢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几天后,患者父亲找到院方,称医生抢救儿子时剪掉了衣裤,并导致其裤兜里的500元现金、身份证等物品遗失,因此向医院索赔1500元。其中500元是衣物赔偿,500元是现金赔偿,500元是补办证件的误工费等。经警方调解,最终医院急诊科赔偿给家属1000元。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