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进行杂交模拟实验,用四个桶分别代表四个亲本的生殖器官,每桶内有20个乒乓球(如图所示,乒乓球数量以所给数值为准),每个球代表一个配子,D和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某同学从两个桶内各抓取一球组合记录并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桶①和桶③中各取一球组合可模拟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中亲本间的杂交
B.若要模拟孟德尔实验F1自交还需一个桶,桶中所装小球情况可与桶②一致
C.可用桶③与桶④进行模拟测交实验以确定桶④中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D.桶④代表的生殖器官所对应的个体可能为四倍体
2、如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3、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1能作用于脱落酸(ABA)而影响种子的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和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含0mol/L,0.5mol/L.0.8mol/L. ABA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野生型相比,CRY1突变体种子的萌发受ABA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B.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越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C.置于适宜光照条件的原因是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D.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4、鱼类洄游指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如盐度、水温)等影响,而周期性地定向往返移动。根据洄游的目的可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
B.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作用
C.决定鱼类洄游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作用
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促进渔业生产
5、某些病毒感染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某科研团队采用脱毒技术快速繁殖“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②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X可指试管苗的茎尖
B.推测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比病毒更耐高温
C.过程①、②所用的MS培养基无需另外添加植物激素
D.可通过PCR、抗原-抗体杂交等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
6、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叶片,经组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水稻突变体。利用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电泳;并与野生型的处理结果对比,得到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注:T-DNA上没有所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检测结果时使用了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
B.该突变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T-DNA插入到水稻核DNA中
C.不同酶切显示的杂交带位置不同,说明T-DNA有不同的插入位置
D.若野生型也出现杂交带,则实验样本可能被污染,检测结果不准确
7、植物在白天“醒来”晚上“入睡”的现象与叶绿体活动有关,而叶绿体活动受TRXL2酶和2CP酶的共同影响。若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则植物无法在晚上“入睡 ”,此时叶绿体会进行低效率的光合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醒来”时,叶肉细胞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有两种
B.测量植物细胞呼吸速率需要在植物正常“入睡”时进行
C.植物可通过控制TRXL2酶和2CP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D.抑制TRXL2酶和2CP酶活性后,CO2的固定过程停止
8、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也会患贫血
C.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9、我国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下列措施与上述政策不相符的是( )
A.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关停所有高耗能产业,淘汰全部煤电产能产业
C.开展汾河流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D.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大力开发新能源
10、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11、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速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2、在编号为①-④的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培养液和不同添加剂,进行人体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方法分析,发现各培养皿均有细胞发生变化:①中部分细胞为圆饼状,无核;②中部分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③中部分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④中部分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这些变化分别属于( )
A.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B.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C.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B.生态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比较有效的措施
D.人类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等是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14、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不能诱导强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s)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细胞保持了DCs 和肿瘤细胞的特性,能高效地将肿瘤抗原呈递给免疫系统,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同时还可以维持较长时期的抗肿瘤免疫。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非常诱人的前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B.融合细胞主要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C.树突状细胞可在体内起呈递肿瘤抗原的作用
D.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抗生素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C.低等植物水绵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
D.所有生物在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都需要依靠核糖体
16、紫外线照射大肠杆菌会使其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T-T)而损伤DNA.重组修复是DNA修复机制之一,即双链DNA中的一条链发生损伤,损伤DNA进行复制时,由于损伤部位不能成为模板使子链产生缺口,通过分子重组从未损伤母链的对应部位切出相应的部分将缺口填满,母链缺口在酶的作用下完成修补。若干代以后,损伤的DNA链逐渐被“稀释”,最后不影响正常的生理过程,损伤也就得到了修复。下列说法错误是( )
A.碱基类似物诱发基因突变的机理与紫外线的作用不同
B.DNA损伤会使其空间结构改变,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C.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在修复母链缺口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用H3标记的核苷酸培养,损伤DNA重组修复n代后被标记单链数为2n+1-2
1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B.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C.酵母菌存活时或裂解死亡后释放到细胞外的酿酶都具有催化功能
D.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8个·mL-1
18、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19、下列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达到相应研究目的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时,用3H标记氨基酸
B.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时,用14C标记CO2
C.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
D.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用3H标记胸腺嘧啶
20、螺旋藻属于蓝藻门,关于螺旋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没有众多的细胞器
B.螺旋藻与水绵均为光能自养型生物
C.核质之间通过核孔进行信息交流
D.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1、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够分泌F蛋白,F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L蛋白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体内L蛋白基因表达量能预防肿瘤发生
B.阻断F蛋白与L蛋白结合可恢复T细胞的活性
C.T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
D.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
2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涨破
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2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的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
B.生物表型上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C.共同由来学说有比较解剖学、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有力证据
D.进化中物种有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24、幽门螺杆菌(Hp)通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分泌的尿素酶在胃内水解尿素产生氨,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炎等疾病的发生。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Hp的遗传物质RNA中有控制尿素酶合成的基因
B.Hp在宿主核糖体合成尿素酶的过程中产生水
C.Hp分泌的尿素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Hp通过水解尿素产生氨以适应胃部的环境
25、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28倍,而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与神经细胞一样,胰岛B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呈内负外正的膜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能引起胰岛B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对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增加。葡萄糖通过_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后,首先使细胞内的___________过程加强,同时导致_________的比值上升,进而影响图示ATP敏感的K+通道和Ca2+通道的开闭状态,此时胰岛B细胞的膜两侧电荷分布为________________。
(2)胰岛B细胞内一的比值上升最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此过程中Ca2+进入胰岛B细胞,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图示信息,写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降低血糖浓度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偏高外,还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现象,请分析出现多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现以某种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色素及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幼苗质量为鲜重。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 叶绿素含量/ mg·g-1 | CO2吸收速率/μmol·m-2·s-1 |
白光对照 | 0.289 | 1.580 | 4.41 |
红:蓝紫=1:1 | 0.350 | 2.025 | 4.13 |
红:蓝紫=3:1 | 0.188 | 1.233 | 8.47 |
红:蓝紫=5:1 | 0.149 | 0.825 | 5.26 |
红:蓝紫=7:1 | 0.258 | 1.571 | 5.45 |
(1)实验中用95%的乙醇提取光合色素,分别测定665nm和649nm波长处的OD值,经计算可得知叶绿素含量,测定色素提取液OD值前应以______为空白对照。为了检验仪器的波长是否准确,需用少量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测定吸收光谱,所用的少量色素可通过______法分离,把滤纸上已分离的色素溶入溶剂中制得。
(2)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原因是______。以上不同处理中,______对番茄幼苗生长最有利,依据是______。红光和蓝紫光的比例不仅影响光合色素含量,还影响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______中化学能的效率。
(3)光不仅影响光反应,也影响碳反应。研究发现Rubisco是碳反应中的关键酶,它催化CO2被固定的反应,其活性受到光调控。与晚上相比,白天Rubisco的活性______,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上升,RuBP的含量______。
27、在其它条件适宜时,玉米和菜豆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和菜豆两种植物中,更能适应低CO2环境的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当CO2达到一定浓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环境中的CO2浓度称为该植物的CO2饱和点。光照强度由20kLx增大到200kLx后,菜豆植株的CO2饱和点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3)玉米高而菜豆矮,利用玉米和菜豆株高的不同将玉米和菜豆间行套种,发展立体农业,在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的同时,玉米的单株产量也有增加,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单株产量增加的原因_______。
28、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蓝色和白色,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已知纯合的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使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另一种杂交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然发现一株白花植株自交时,子代中4种花色植株都有,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物体内不同于A—a和B—b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上出现了一个显性基因D(其等位基因为d),并且该显性基因可抑制基因A和基因B的表达。
①新基因产生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3点)。
②上述3对基因__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对子代中4种花色植株进行统计(子代数目足够多),则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29、如图为胡萝卜韧皮部组织培养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先经过① 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能形成胡萝卜植株,其原理是 。
(2)图中培养基需加入 (植物激素),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类,属于 ,该培养基常用 的方法灭菌。
(3)常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萃取前需要粉碎胡萝卜,目的是 萃取时一般选用
(填乙醇、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理由是 。
30、吴茱萸是一种中药,其主要成分为吴茱萸碱(EVO)。为研究EVO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检测EVO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
①用含动物血清的DME/F-12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BGC-823。
②取出上述培养的细胞,加入____制成单细胞悬液,置于加入不同浓度EVO的多孔细胞培养板中进行培养。
③EVO对BGC-823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测EVO对BGC-82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组别 | G0/G1期(%) | S期(%) | G2/M期(%) |
对照组 | 42.62 | 17.65 | 23.37 |
EVO组 | 8.57 | 19.30 | 54.13 |
据表可知,EVO能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____期。
(3)检测EVO对BGC-823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如图2。
①根据上述实验,可判断____是细胞周期抑制蛋白,该蛋白能与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结合,抑制其____,从而抑制BGC-823细胞周期的运行。
②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3参与细胞的____死亡过程。
31、如图是小麦果实的结构及其发育的模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问答下列问题:
(1)萌发初期,小麦胚乳被包裹在果皮和种皮内(氧气无法进入),淀粉在物质A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①过程中除最终产生热量外,还产生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种)等物质。若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则小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产生物质A。
(2)萌发时,胚乳中的部分有机物供胚发育成幼苗,在此过程中,胚细胞经过________形成幼苗。假设种子萌发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自胚乳。已知1d内每粒小麦种子胚乳干重减少7.1mg,每粒萌发种子干重减少3.6mg,则该段时间内每粒种子的有机物转化速率为_______mg/(粒•d)。
(3)已知小麦种子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萌发后期发现,小麦种子在单位时间释放的CO2量多于02吸收量,原因是________。
32、甲亢、尿崩症是严重危害人健康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亢患者的甲状腺会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患者常有体温偏高的症状,原因是由于______。甲亢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一般比正常人_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原因是: _________。
(2)尿崩症有中枢型尿崩症和肾型尿崩症两种,中枢型尿崩症是由于调节水盐平衡的中枢______________受损,导致_______________激素分泌减少所致。肾型尿崩症主要是由于________和集合管发生病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