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城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是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其中,a、b、c、d是相关神经纤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代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发生时,兴奋可在其上双向传导

    B.刺激P点,兴奋可在c上双向传导,膀胱也可完成排尿反射

    C.通过c、d,大脑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若d控制膀胱收缩,则d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

  • 2、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中各种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叫丰富度

    B.丘陵上不同位置植物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D.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在时间充足的条件下一定可演替成顶极群落森林

  • 3、正常情况下,离体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记录如图甲。在实验装置中加入河豚毒素后,给予该部位同种强度的刺激,结果电位变化如图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降低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会使图甲中 A 点的电位降低

    B.图甲中神经细胞受刺激后,神经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C.只要对神经纤维进行刺激就可以引起图甲所示的电位变化

    D.图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可能是河豚毒素抑制了钾离子外流

  • 4、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图中的甲所表示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叶绿素

    C.血红蛋白

    D.磷脂

  • 5、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赛场上运动员紧张、恐惧时,表现为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从而导致抢跑

    B.短跑赛场上,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有关

    C.支配运动员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D.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加快

  •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C.森林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小于直接价值

  • 7、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

    C.红绿色盲遗传与性别无关

    D.红绿色盲男性有两种基因型

  • 8、生物学家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以探究胰液分泌的有关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组

    注射试剂

    注入部位

    实验现象

    稀盐酸

    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血液

    不分泌胰液

    去除神经的上段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A.促胰液素和胰液均是借助体液运输定向传递信息

    B.甲组说明稀盐酸刺激时上段小肠肠腔会分泌胰液

    C.实验现象表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甲、乙组对比说明稀盐酸不能通过血液直接作用于胰腺使其产生胰液

  • 9、科研人员以β-甘露葡萄糖酶为核心研究材料,在其N端找到了两个关键的氨基酸位点,将这两个位点的组氨酸和脯氨酸分别替换为脯氨酸后,其热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合成改造后的高热稳定性蛋白质的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

    B.替换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实际可通过改造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实现

    C.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PCR等技术检测细胞内是否合成新的目的蛋白质

    D.制备过程中应先获得目标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再预期其生物学功能

  • 10、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手触到烫水引起缩手反射

    B.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

    C.大脑皮层语言S区损伤,会导致人不能说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 11、图中甲、乙所示为人体内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分子及其信号传导方式,丙、丁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为激素调节方式,则参与这类信号分子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肯定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若乙图所示的靶细胞为人体唾液腺细胞,从神经调节方式的结构看,②属于传出神经,且乙图的调节比甲图更准确、更迅速

    C.若乙图中靶细胞是垂体细胞,则其所接收的信号分子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人体性腺所分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应为丙图所示的作用方式

  • 12、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移植的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预防接种主要与①、②、③、④、⑤、⑧有关

    C.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

    D.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 13、阿尔茨海默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看不懂文字说明大脑H区受损

    B.阿尔茨海默病语言功能障碍的形成与脑干内某些神经元死亡有关

    C.正常人脑的高级功能可以使人类能主动适应环境,适时调整情绪

    D.阿尔茨海默病丧失的记忆、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 1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主要是通过Na+、K+跨膜运输实现的。下图表示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点检测到膜电位为-70mV,主要是K+外流导致的

    B.bc段膜电位变化主要是Na+内流导致的

    C.处于e处状态时,细胞仍有离子的跨膜运输

    D.若该细胞生活的组织液中Na+浓度下降,则峰电位上升

  • 15、下列有关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抗体、CO2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的pH、温度等影响

    C.激烈运动后血浆pH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D.机体患病则内环境稳态一定遭到破坏,进而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 16、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要内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机体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C.Na+和Cl-在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尿素、尿酸、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抗体都属于内环境的正常成分

  • 17、MICA和MICB是癌细胞表面的两种蛋白,它们可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但癌细胞可以主动使这两种蛋白脱落。现已研发一种抗体可以阻止MICA和MICB从癌细胞表面脱落,进而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及杀伤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识别癌细胞的MICA和MICB属于免疫监视功能

    B.癌细胞可通过MICA和MICB脱落来逃避免疫攻击

    C.免疫细胞表面都存在MICA和MICB的特异性受体

    D.与传统放疗、化疗相比,该抗体药物的副作用更小

  • 18、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鹰和蛇具有捕食和种间竞争两种种间关系

    B.图甲中蛇数量明显减少会导致短时间内鹰数量明显减少

    C.图乙中B表示的能量是鼠的同化量

    D.图乙中的A表示粪便中的能量

  • 19、下列均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解旋酶、载体蛋白

    B.抗利尿激素、O2

    C.血浆蛋白、尿素

    D.HCO3-、细胞因子

  • 20、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 21、人体失水过多或饮食过咸会导致(  )

    A.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22、下列关于质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细胞的质膜中均含有磷脂、蛋白质、胆固醇等大分子

    B.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质膜是两条细线

    C.有的膜蛋白既能控制物质出入细胞,也与细胞通讯有关

    D.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 23、“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是宋朝孙正平《春日岭南》中对岭南风光的描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修竹”和“春禽”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高低错落的修竹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

    C.“春禽巧语”是通过物理信息调节种间关系和促进种群繁衍

    D.能量在“修竹”和“春禽”之间是单向的,物质在“修竹”秘“春禽”之间是循环利用的

  • 2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各项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氨基酸、丙酮酸、核酸、乳酸

    B.载体蛋白、受体蛋白、抗体

    C.Na、Ca2、K、Mg2

    D.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二、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甲图是生物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图解,乙图表示小麦在适宜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净光合作用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的变化,净光合作用速率是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之差。光补偿点(a)是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b)是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最小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当光强在a点以上继续增加时,光合作用速率呈比例地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和光照强度呈直线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____,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场所是____,无氧呼吸释放出少量能量,大部分能量存留在____中。

    (3)当小麦处于乙图中 a 点光照强度时,小麦的总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呼吸作用速率(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假如每日给小麦12h的光照,其他时间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要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平均光照强度至少应控制在_______以上。小麦种植过密,底层叶片所受的光照往往在a点以下。这些叶片由于_______,消耗其他部位的光合产物,成为作物减产的原因之一。

  • 26、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突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e处,肌肉______________;刺激b处,肌肉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不收缩”)

  • 27、下图为人体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 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④表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___________,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散热,其次还有___________、排尿和排便。

    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产生冷觉的 A ___________

    3)图中①是_____激素。当激素③以 B 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__调节机制。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

    4)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④是__________,在血糖调节方面与其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 。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该激素是由__________分泌的。

    5)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胰岛细胞?__________。试简要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下图表示某地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分布情况,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为_________________,主要通过____________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丙通过____________过程产生二氧化碳。

    2)该生态系统中可能存在____________条食物链,D位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3)甲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之外,可能还有_______的能量。食物链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AB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类型有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C的数量大量减少,则D的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甲图表示骨骼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功能的关系;乙图表示四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细胞的各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体现了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和________的功能。

    (2)从结构上看,乙图中________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且只有一种细胞器,就是________。

    (3)乙图中结构是________,因为既含有又含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确定是____________细胞。

    (4)细胞因为具有________(填序号),所以能够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当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将会发生________现象。

    (5)图中的________可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则该细胞分泌胰岛素依赖细胞膜的________(结构特性)。

     

  • 30、资料1: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

    资料2: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通讯和娱乐工具,据传言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比马桶按钮上的还要多。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这一传言是否正确,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并展示调查的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

    据资料1:

    (1)腐乳制作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

    (2)“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目的是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使腐乳___________

    (3)“甘心”是指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原因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将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据资料2:

    (4)该实验需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一般包括水、碳源、___________等。据图,两实验组均采用___________法接种,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___________,该方法测定的活菌数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___________,则培养基未被污染;反之,则培养基被污染。

  • 31、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众多湖泊连续爆发“水华”,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研究投放经济鱼类罗非鱼(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对水华的治理效果,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1)在湖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造成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藻类吸收的NP等元素可在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这种循环具有全球性。

    2610日,研究人员分别向1~3号养殖池塘投放密度为120015001800/亩的罗非鱼,每日定时投放适量饵料。定期测定3个池塘中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图1可知,6月份_____密度的罗非鱼抑藻效果较好。

    ②图2显示,7223号养殖池浮游动物生物量比12号养殖池低,从营养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

    ③研究人员认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数值比密度值更能反映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理由是_____

    3)水华藻类中的蓝藻能产生毒素(MC),成人(平均体重60kg)每天摄入MC不能超过24μg。综合上述所有信息,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估投放罗非鱼治理水华的可行性并阐述理由_____

  • 32、I.某同学正在参照课本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流程如下:

    (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A 为__________,B 为___________

    (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________,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在实验流程A中发挥作用的试剂有___________

    II.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知识后,该小组同学欲利用固定化酵母菌分解麦芽汁,来尝试生产啤酒。请回答下列问题:

    (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____

    (4)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CaCl2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发酵液不再有_______________,说明发酵基本完成。

    (6)部分同学实验制得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