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传送带以v=4m/s的速率顺时针匀速运行,M、N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M、N两点间的距离L=16m。N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木块挡住。在距离挡板9m处的O点由静止释放质量m=1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当木块运动到底端N时与挡板P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木块与挡板P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从释放至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12m
B.木块第一次与挡板P碰后最远能到达距挡板1.8m处
C.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传送带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保持不变
D.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木块停在挡板P处
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
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
。若撤去力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可能为( )(认为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
A.7N,方向向左
B.3N,方向向左
C.7N,方向向右
D.3N,方向向右
3、如图所示为机械手抓取篮球的照片。为便于研究,将机械手简化为三根“手指”,且不考虑篮球的明显形变。抓取点平均分布在同一水平面内,抓取点与球心的连线与该水平面夹角为,“手指”与篮球的动摩擦因数为,篮球的重力大小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手指”对篮球的压力足够大,α不论取何值都能将篮球抓起
B.若与
的关系满足
,则一定能将篮球抓起
C.若能抓起篮球,则每根“手指”对篮球压力的最小值为
D.若抓起篮球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则每根“手指”对篮球的压力一定变大
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位移时间图像和乙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从原点出发后( )
A.0~6s甲做往返运动,乙做单向直线运动
B.乙物体在0~2s和4~6s加速度相同
C.2~4s甲的位移为零,乙的加速度为-4m/s2
D.2~4s甲的加速度为-4m/s2,乙的平均速度为零
5、汽车紧急刹车过程中会在路面上留下刹车痕迹,某次汽车紧急刹车后测得的刹车痕迹长为,假设制动后汽车做加速度大小恒为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则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后内的位移大小为
B.刹车后第末的速度大小为
C.刹车后第末的速度大小为
D.刚刹车时,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
6、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定向越野活动。他从图中的O点出发,先向北走了3km,又向东走了4km到达了目的地。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的路程为4km
B.小明同学的路程为5km
C.小明同学的位移大小为5km
D.小明同学的位移大小为7km
7、假设某星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在赤道的大小为
,星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的密度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处于竖直自然伸长状态。现将一物体由轻弹簧顶端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从释放到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一直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物体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
D.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9、2023年10月26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过程中,可将飞船和空间站视为质点
B.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考系,整个空间站是静止的
C.“17时46分”是时间概念,指船飞行了近18个小时
D.研究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一周的时间时,可将空间站视为质点
10、如图是三人跳绳游戏,其中两个人拉着绳子使其做环摆运动,第三个人在环摆的绳中做各种跳跃动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第三个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她能腾空,是因为地面对她的弹力大于她对地面的压力
B.地面对她有弹力,是因为她的鞋子底部发生了弹性形变
C.她双脚离地后,在空中上升的过程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在她跳绳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可能出现超重现象
11、如图所示,北京首钢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由助滑道、起跳台、着陆坡、停止坡组成。运动员在完成一次跳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助滑时运动员两腿尽量深蹲是为了降低重心
B.起跳时跳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运动员形变产生的
C.起跳后运动员在完成空中动作时运动员可看作质点
D.停止蹬地运动员就会缓慢停下,在缓慢停下的过程中运动员与滑雪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12、利用水滴下落可以粗略测量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某同学调节家中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个盘子,调整盘子的高度,使一滴水刚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滴水刚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水正在下落。测出此时出水口到盘子的高度为h,从第1滴水开始下落到第n滴水刚落至盘中所用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滴水下落到盘中的时间不同
B.相邻两滴水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不同
C.第1滴水刚落至盘中时,第2滴水距盘子的距离为h的一半
D.此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13、质点从O点静止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依次经过A、B两点,若质点通过OA、AB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A、B两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OA、AB长度之比为1:4
C.OA、AB段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4
D.OA、AB段位移中点速度大小之比为1:4
14、两根相同的轻弹簧的原长均为l,将两弹簧与两相同物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连接并悬挂于天花板上,静止时两根弹簧的总长为2.6l,现用手托着B物体,使下面的弹簧2恢复到原长,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悬挂稳定时弹簧1的长度为1.4l
B.弹簧2恢复原长时弹簧l长度为1.4l
C.物体A上升的距离为0.4l
D.物体B上升的距离为0.2l
15、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研究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运动时间,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B.研究航空母舰在作战地图上的位置时,可以把航母看成质点
C.研究人造卫星的姿态调整时,可以把卫星看成质点
D.研究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飞时,可以把航母看成质点
16、如图所示,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外表面及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两端分别系有小球甲、乙且细线末端的延长线均过小球甲、乙的球心。当小球甲、乙均处于静止时,小球乙上端细线恰好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乙受到三个力
B.小球甲受到四个力
C.小球乙受到碗壁的弹力水平向右
D.小球甲受到碗壁的弹力方向从接触点指向О点
17、如图所示,物体P、Q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再用一根轻弹簧将P和天花板相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剪断绳子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变小
B.弹簧的弹力变大
C.物体P的加速度大小为2g,方向竖直向上
D.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
18、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系数为200N/m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小球被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挡板A以2m/s2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取g=10m/s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向下运动0.02m时与挡板分离
B.小球向下运动0.03m时与挡板分离
C.小球向下运动0.03m时速度最大
D.若a=7m/s2则一开始小球就与挡板分离
20、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的速度匀速转动,现将一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A端,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已知传送带长度为
,则( )
A.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1 m/s
B.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2 m
C.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 s
D.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为5.5 s
21、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老师借助力传感器让学生研究下蹲和起立过程中的“超失重现象”,若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再站起的动作
B.下蹲过程是失重现象,站起过程是超重现象
C.a~b段和e~f段对应的是加速运动阶段
D.b点和e点对应的时刻分别为下蹲和站起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时刻
22、某课外兴趣小组开展超重、失重体验与研究。在竖直运行的升降电梯内地板上放一体重计,小郭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示数为。某一段时间内,发现体重计示数稳定如图所示。若
,则在这段时间内( )
A.电梯在向下做匀速运动
B.电梯的加速度为,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电梯在以的加速度向下匀减速运行中
D.小郭同学的体重变为
23、下图中不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24、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校园里的银杏树叶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最后落向大地。有一片树叶从3.2m高的枝头飘落,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重力加速度g取,则落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s
B.0.8s
C.0.6s
D.0.4s
25、某商场楼层高,步行楼梯每级的高度是
,宽度是
,顾客上楼时每步踩在台阶上的相对位置可认为相同。若以每秒上两个台阶的速度匀速上楼,顾客的竖直分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
,水平分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
,上楼用时为___________s。
26、如图,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中有一竖直立杆,一质量为m的小虫(图中用圆代替)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沿立杆匀加速向上爬,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虫在向上爬的过程中,立杆对小虫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
27、雨滴下落的过程通常要考虑它所受的空气阻力,而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雨滴的下落速度大小有关,对于某一特定的雨滴,下落速度越大,所受的空气阻力越大。雨滴间无相互作用且雨滴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1)在下落高度足够大的条件下,定性描述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后的运动情况。( )
(2)将雨滴看做半径为 r 的球体,设其竖直落向地面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其中 v是雨滴的速度,k 是比例系数,已知:雨滴的密度为ρ,球体的体积公式为
。
a.若雨滴下落到某位置时速度为 u,推导出雨滴在该位置时的加速度表达式,用(k、g、r、ρ、u)表示);( )
b.推导雨滴下落趋近的最大速度 vm 与半径r的关系式; ( )
c.示意图中画出了半径为r1、r2(r1>r2)的雨滴在空气中无初速下落的图线,其中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对应半径为
的雨滴;若不计空气阻力,请在
图中画出雨滴无初速下落的 v−t图线。( )
28、在篮球比赛中,某位高一同学获得罚球机会,他站在罚球线处用力将篮球投出,篮球正好垂直击中篮板。已知出手点与篮板的水平距离为4.5m,出手点与击中篮板位置的竖直高度差为1.25m,忽略篮球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则该同学罚球时,从出手到击中篮板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s;击中篮板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9、一列火车由站台从静止启动,一个人正好站在车头处,第一节车厢经过他用了2秒钟,整列车厢经过他用了8秒钟,这列火车有______节车厢(不考虑车厢间距,各节车厢长度相同)。
30、足球以10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又把它以10 m/s的速度反向踢回,踢足球的时间为0.2 s,设足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是______。
31、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0水平抛出,经t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则AB∶AC=__________;t1∶t2=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A.B为咬合转动的两个齿轮,它们的半径分别为和
,且
,则A.B两轮边缘上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 ;线速度之比
= 。
33、如图所示为自行车传动部分示意图,a为踏脚,OA为曲轴,b为齿轮(牙盘),d为齿轮(飞),c为链条,e为后轮(主动轮)。已知OA=25cm,rb=10cm,rd=5cm,re=36cm。如果传动过程中无打滑现象,当踏脚以每分30转的速度匀速转动时,牙盘的角速度为_____rad/s,自行车行进的速度为_____m/s。
34、如下图所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a、b与质量为m的物块P相连、并直立于水平面上,今在弹簧a的上端A上再压放一质量为2m的物块Q,则至再次静止时,A端将下降__________;物块P将下降_________。
35、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记录小车静止时受到拉力的大小,下面按照甲图进行实验,t=0时,小车处于甲图所示的位置。
(1)该同学按甲图完成实验,请指出至少一处错误:______。
(2)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某部分,选取A、B、C、D、E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BD间的距离为______cm。
(3)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C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6、三个处于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共点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
37、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3kg的小推车,在受到60N的水平推力时做加速度为1.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g=10m/s2)求:
(1)求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
(2)4s时撤去推力,求撤去推力后小推车滑行的最远距离。
38、如图所示,真空中有A、B、C三个点组成的一个等边三角形,边长r=0.1m,把两个带正电的点电荷放在B、C两点,它们带电量相等,Q=3.0×10-8C。
(1)B、C上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是多大?
(2)求A点的合场强大小;
(3)若在A点放置一个电量q=-1×10-6C的点电荷,则它受到的电场力是多大?
39、如图所示,质量m1=1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取g=10m/s2,乙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轻绳OA受到的拉力大小;
(2)求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3)若物体乙的质量m′2=5kg,缓慢增大物体甲的质量,当物体甲的质量m′1=2kg时物体乙刚好开始滑动,求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