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保定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经典具一种探索的精神。  ① 对已知世界的解释, ②  对未知的事物的求索,经典都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气息。  ③  就写作动机来看,经典作家对世界多怀悲悯之心,欲以其作品拯世济人; ④  又多具怀疑、探究的性格,对-切都充满好奇,欲究其所以然。一个是责任,-个是求知,这两者使经典作家成为探索自然与社会问题的前行者。  ⑤  前行的探索者,  ⑥ 不被当代人埋解,是孤独的前行者。

     

    A

    既有

    也有

    所以

    /

    从而

    B

    不仅

    而且

    /

    并且

    常常

    C

    或者

    或者

    况且

    其实

    /

    D

    无论

    还是

    如果

    同时

    /

    往往

     

     

    A. A   B. B   C. C   D. D

     

  • 2、下列名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目前,整个狗年春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各类创新节目正紧锣密鼓地在央视排练,冯巩、蔡明、潘长江正夜以继日地彩排新小品。

    ②由于持续数日低温降雨天气,物流出现大面积延误,导致市面上各种生产物资价格上涨,一时间洛阳纸贵

    ③电影《战狼2》获得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导演吴京表示,《战狼2》的成功,是因为有个声情并茂的好剧本,弘扬了时代主旋律。

    ④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天性中独具的那份敏锐和柔情,余光中的作品饱含着对故土的依恋,勾起了几代华人的莼鲈之思

    ⑤烟花三月固然是下扬州的好时节,但春暖花开时旅行者未免过多,莫如初夏时迎着细雨清风品古城、游运河,犹如邂近一场温婉的南柯一梦

    ⑥李老师对来自各方面的刁难从容应答,面对主持人巧妙设置的障碍,能够举重若轻,一一化解,真可谓妙语连珠,金玉满堂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水,是江苏大地自古繁华锦绣,密密交织的生命源流。水,是江苏儿女踏遍万壑千山,汩汩流淌的血脉相牵。 水韵江苏,令你魂牵梦萦的,是在淮泗之滨追忆楚汉争雄的传奇,还是步大江南岸捡拾金陵楼台的古韵?是去太湖之畔找寻泰伯奔吴的影踪,还是在江海门户,遥望海上明月的清辉?

    ①近千公里海岸线像一道华丽的金边镶嵌,

    ②遍布水网如宛转生动的纹路,悠悠水韵是浓墨重彩的画卷。

    ③大自然造就的黄金水道——长江恰如纬线,

    ④累世开凿的水利奇观——京杭大运河好似经线,

    ⑤水孕育了这片土地,这里因水的滋养源远流长。

    ⑥烟波太湖、浩渺洪泽熠熠生辉,

    A.②④③①⑥⑤ B.②⑤③④⑥①

    C.⑤④③⑥①② D.⑤②⑥①④③

  •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B.《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而“旬有五日而后反”中一“旬”是十天。

    C.“布衣之交尚不相欺”中的“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山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 5、下列节气与诗句描写内容不对应的一项是(     

    A.惊蛰——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张元干)

    B.芒种——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范成大)

    C.立夏——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郑刚中)

    D.冬至——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朱淑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写  字

    毕飞宇  

      当父亲的做决定往往是心血来潮的,这是父性的特征之一。一清早父亲把我叫到他的面前,用下巴命令我坐下来。父亲说:“从今天起,你开始学写字。”这个决定让我吃惊。

      我才七岁,离“上学”这种严肃正确的活法还有一段日子。更关键的是,现在刚刚是暑假,父亲的决定在这个时刻显得空前残酷。他是学校里仅有的两个教师之一,而另一位教师恰恰就是我的母亲。我坐在小凳子上,拿眼睛找我的母亲。母亲不看我,只给我一块背。我知道她和父亲已经商量好了,有了默契,就像宰猪的两个屠夫,一个拿刀,一个端盆。过去母亲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父亲一对我瞪眼,我就把脸侧到母亲那边去,而母亲一定会用两眼斜视我的父亲。①那样的目光就像电影上的无声手枪,静悄悄地就把事情全办掉了

      父亲是教识字的老师,母亲教的是识数。识字和识数构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全部内容与终极目标。可关键是我才七岁,而刚刚又放了暑假。这段日子里我忙于观察我的南瓜,是我亲手种的。我用我的小便哺育了它。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我也会把小便保留在体内,到家之后幸福地奉献给我的南瓜。可是我的南瓜长得很慢,就像我的个子,一连四五天都不见起色。成长实在是一种烦恼。

    现在,一切都停下来了。成长现在放在了写字之外,成了副业。

    ……

      学校总是有一块操场的,而这块操场在暑期里头就是我家的天井了。操场不算大,但是相对于天井来说它又显得辽阔了。因为写字,我整天被关在这个天井里头。我望着操场上的太阳光,它们锐利而又凶猛,泥土被晒得又白又亮。写字的日子里我被汉字与大太阳弄得很郁闷,在父亲午睡的时候我望着太阳光,能做的事情只有叹息和流汗。我的暑期分外寂寞。

      这样的时刻陪伴我的是我的南瓜。乡村故事和乡村传说大部分缠绕在南瓜身上,被遗忘的南瓜往往会成精,而另一种说法更迷人,当狐狸在遭受追捕时它们会扑向南瓜藤,在千钧一发之际狐狸会十分奇妙地结到瓜藤上,变成瓜。这样的事情我都没有见过,但是,我向往南瓜身上的鬼狐气息,基于这种心情,我主动向父亲询问了“南瓜”、“瓜藤”这一组汉字的写法。但是父亲拒绝了“狐狸”这两个字。由于没有“狐狸”这两个汉字做约束,狐狸的样子在我的想象里头越发活蹦乱跳了,水一样的不能成形。

      我的功课完成得相当顺畅,在专制下面我才华横溢,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我甚至主动要求写字,以积极巴结的心情去迎合奉承专制。我在下课的时候十分讨好地说:“再写几个吧。”父亲便拉下脸来,说:“按我说的做。我说什么,你做什么,说多少,做多少。”②专制不领巴结的情,只有服从。这是专制的凌厉处,也是巴结的无用处。然而,我写字的瘾是吊上来了。在父亲给我放风的时候,我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尖刀走上了操场。操场上热浪滚滚。我蹲在操场上,开始了书写。一上来我就不由自主地写下了这样的一行:  

      我是爸爸。

      接下来就是批判。我用“坏”、“狗屁”等词汇向我的敌人进行了疯狂攻击。“打倒小刚坏吃狗屁”。我一定要用粉笔把这句狗屁不通的话写到他家的土基墙上去。我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放肆。我甚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笔画了。整个夏季空无一人,我站在空旷的操场上,一地的汉字淹没了我。那些字大小不一,丑陋不堪,伴随了土地的伤痕和新翻的泥土,但是我痛快。我望着满地的疯话,它们难于解读,除了天空和我,谁都辨不清楚。我的心中充盈了夏日里的成就感,充盈了夏日黄昏里痛苦的喜悦。我是爸爸。

      夜里下了场雷暴雨。我听到了,睡得很凉快。

      这个上午令我最为愉快的是操场。一夜的暴雨把操场洗刷得又平整又熨帖,干干净净,发出宁和的光。所有的字都让雨水冲走了。我守望着操场,舍不得从上面走。我在等太阳。太阳一出来操场就会晒硬的,到那时,平展熨帖的操场没有负担,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我决定在这一天从父亲那里把“狐狸”两个字学过来,把我知道的狐狸的故事都写下来,写满整个操场。……

      但是父亲没有告诉我“狐狸”的写法,而操场也面目全非了。

      操场的毁坏关系到一个人,王国强。一夜的雷暴雨冲坏了他们家的猪圈。为了修理猪舍,王国强,这个狗屁东西,居然把他家的老母猪和十六只小猪崽赶到学校的操场上来了。我的光滑平整的操场表面被一群猪弄得满目疮痍。我自己都舍不得下脚,居然让猪糟蹋了,我对这群猪怒目而视,可它们不理我。我回到家,对母亲大声说:“你看,操场全弄破了!”

      夏日里的阳光说刺眼就刺眼了。太阳照在操场上,那些丑陋的、纷乱的猪爪印全让太阳烤硬了,成了泥土表面的浮雕。这些猪爪印像用烙铁烙在了我的心坎上,让我感受到疼痛与折皱,成为一种疤,抚不平了。

      (节选自《写字》,有删改)

    1小说中的“我”第一次用小刀在操场上写的一句话是“我是爸爸”,请问这反映了“我”怎样的内心想法?

    2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1)分析画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解释画线②处的含意。

    3文中“我”的形象非常突出,特点鲜明。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这一形象的特点。

    4文中学校的操场是“我”的主要活动空间。在学写字的过程中,“我”对操场的感受有一个变化过程,从中也反映出“我”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请写出这一过程,并对这一过程做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

    (1)在我们学习过的古诗文中,有很多内容都谈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告诉了我们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3)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5)________,只是朱颜改。(《虞美人》)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____________。(《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青青子衿, 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 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 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9、(1)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翰《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3)种桃道士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8)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渔父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楚辞•渔父》)

    ⑷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___。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我军的赞美之情,同时运用比喻修辞与上句两相比照,色彩鲜明。“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听觉角度,勾画出战争的的巨大规模。

    (2)韩愈在《师说》开篇明确指出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但那些童子之师只是“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韩愈口中能够传授道理的老师。

    (3)具有高远志向的人,能够超越世俗价值,坚持主体精神。《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就是这样的人,能够不被外界的毁誉左右,从而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感叹道“其可怪也欤!”

    (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是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于祥兴二年(1279年)押赴元都燕京(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驿,驿站。②草合:草已长满。③离宫: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④元:同“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用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表现诗人遭遇不幸、空怀复国壮志的无限悲恨。

    B.诗人看到山河风景依旧,城郭却面目全非,为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而感伤。

    C.遍地芦花让诗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又借旧时飞燕表达自身以死报国的坚定信念。

    D.诗人如今与江南告别,自知绝无生还的希望,可是即便如此,魂魄也要回归故地。

    【2】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原诗作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济,字济之。游学京师,第进士,历莫州刺史。奚数侵边,济击走之,穷追千余里,至青都山,斩首二万级。其后又掠檀、蓟北鄙,济率军会室韦,破之。王承宗叛,济合诸将曰:“天子知我怨赵,必命我伐之,赵且大备我,奈何?”裨将谭忠欲激济伐承宗,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济释忠,谢而问之。忠曰:“昭义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此为赵画曰:‘燕倚赵自固,虽甚怨,必不残赵,故不足虞也。’赵既不备燕,从史则告天子曰:‘燕、赵,宿怨也,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此所以知天子不使君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曰:“计安出?”曰:“今天子诛承宗,而燕无一卒济易水者,正使潞人卖恩于赵,贩忠于上,是君贮忠谊心,而染私赵之名,卒不见德于赵,恶声徒嘈嘈于天下。”济然之,以兵七万先诸军,斩首数千级,又拔饶阳,屯瀛州。进攻安平,久不拔,济命次子总以兵八千先登,日中拔其城。会赦承宗,进中书令。济之出,以长子绲摄留务,总为行营都知兵马使。济病甚,总与左右张玘、成国宝及帐内亲近谋杀济,乃使人诈从京师来,曰:“朝廷以公前屯瀛州逗留,诏副大使代节度。”明日,复使人曰:“诏节至太原矣。”又使人走呼曰:“过代矣。”举军惊。济愤且怒,不知所为,诛主兵大将数十人及素与绲厚善者,亟追绲,以玘兄皋代留事。济自朝至中昃不食,渴索酏浆。总使吏唐弘实置毒,济饮而死,年五十四,赠太师,谥曰庄武。

    (节选自《新唐书·刘济传》)

    [注]①王承宗:王承宗踞守的成德军拥有易州、沧州、定州数州之地,习惯上称为“赵”,他北面是刘济镇守的幽州,习惯上称为“燕”。②昭义:唐方镇名,又名泽潞。至德元年置泽潞沁节度使,治所在潞州。③代:代州,古代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B.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C.疾言曰/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D.疾言日/天子不使我伐赵/赵亦不备/燕济怒/系之使/视赵/果不设备/数日/诏书许济无出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B.裨将,又称“副将”“偏将”等,俗话有“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说法。

    C.日中,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指日头正当中午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

    D.长子,年龄最大的儿子。因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故又分为嫡长子、庶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济带兵护边,击退来犯之敌。奚人侵扰边境,刘济率军打退他们,斩首两万;奚人侵扰檀州、蓟州边境,又被刘济汇合军队打败。

    B.刘济有勇无谋,遇事缺乏主断。王承宗反叛,他估计皇上要派他去讨伐,赵人有所戒备,不知计之所出,被谭忠激将并引导始伐承宗。

    C.刘济平定叛军,受到朝廷封赏。他带领大军向王承宗发起进攻,斩杀数千人,攻克饶阳,屯兵瀛州,攻克安平,因功进封为中书令。

    D.刘济教子无方,死于次子之手。他平时只交给儿子权柄,忽视品德教育,致使次子借其病重之机,假传圣旨,与身边之人将其药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义卢从史外亲燕,内实忌之;外绝赵,内实与之。

    (2)燕、赵,宿怨也,今赵见伐而不备燕,是燕反与赵。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范潇当年以全县前10名的成绩考进上海某著名理工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回老家朐县的农村创业,虽然起步艰辛,困难重重,但还是创办了电商平台“朐县农家”,范潇凭借这个平台,已拥有年入千万的销售业绩,而且带动全县越来越多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某校组织了一场论坛活动,讨论当今大学生求职观问题,邀请你参加。请写一篇发言稿和与会者交流。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