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再次想起了,八年前在国际金融危机紧要关头,二十国集团临危授命,同舟共济,把世界经济拉回到稳定发展的轨道上。
B. 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还可能前功尽弃。
C. 中国电影如今已迈入所谓的大片时代,明星片酬的飞涨,外国团队的加盟,3D技术的普及,使得影片制作成本突飞猛进。
D. 雾霾对国人身体以及心里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针对此种状况,相关部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争空气质量逐步好转。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这篇文章虽然是林教授的急就章,但从结构、情感方面看不失为上乘之作。
B. 小林虽然年轻,但笔意清新、画风老到,所绘山水作为补壁之用特别好。
C.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任谁看见这样的情景也会出手,大家过奖了。
D. 我是教授的一名高足,在我求学的道路上,得到过他很多耳提面命的教导。
3、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网络直播一方面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界线,而即时通讯的功能,以弹幕相互吐槽的方式, ①弥补了不少人在现实社交网络的缺憾。另一方面,它也给了普通人一个展现才华、打动人心 的机会。 ②,网络直播是移动互联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 ③,对网络直播而言, 最大的挑战, ④如何寻找到新的“爆点”, ⑤告别无序和野蛮生长, ⑥人们都将深受其害。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也 | 可以说 | 然而 | 并非 | 而是 | 否则 |
B | 同时 | 因此 | 当然 | 不仅要 | 而且要 | 甚至 |
C | 并能 | 总之 | 同时 | 不是 | 更是 | 不然 |
D | 将 | 当然 | 相应的 | 既要 | 也要 | 导致 |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一理论的研究,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本书所论,容有偏颇、挂漏,敬请批评指正。
B. 作为学校领导,在这次捐款活动中,我率先垂范,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救助的队伍。
C. 家君七十寿辰恰逢重阳佳节,贤弟于七十二行酒楼略备薄酒,恭请兄长驾临。
D. 高2018级毕业生毕业照拍摄活动将于明天上午九点,在艺术楼门前举行。希望同学们身着校服,准时莅临。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 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 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 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8世纪之前,在技术创新主要来自农民和手工业者经验积累的社会里,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享有优势。而当技术进步的范式从经验积累转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实验之后,中国开始迅速落后。中国有其独特的科举制度可以让平民百姓晋升为统治阶级,考取功名对大众来说极具吸引力。当科举在宋朝成为国家选取人才的制度时,数学也是其中的一项考试内容。但皇帝随后发现,数学好的人没有用处,对皇帝的忠诚才更重要。儒家思想更有助于培养忠君爱国的人才,宋朝以后科举制度要求考生熟记四书五经。因此,有才华的年轻人没有学习数学和可控试验的动力。中国缺乏拥有这两样人力资本同时又充满好奇心的人才,科学革命也就未能应运而生。尽管科举制度和儒家思想有助于中国维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与大一统,但它阻碍了中国技术创新范式的转变,因此,中国无法自发产生一场工业革命。
在 1978年的改革开放前,中国与绝大多数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没有找到利用"后来者优势"以加速经济发展的方式。1978年之后,中国改变了发展策略,开始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政府的因势利导下形成了竞争优势。没有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来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采用双轨渐进转型的策略,给传统的资本密集型重点工业中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提供转型期保护补贴,并放开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准入。这种务实的方式不仅为中国维持了经济社会稳定,也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发展。
我们从中国的发展中可以学到一些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用的经验。发展中国家应发展与自身比较优势相适应的产业。这些国家应该在政府的因势利导下,将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转变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在消除过去不当政策所造成的各种扭曲时,政府也要通过务实的方式维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选自林毅夫《李约瑟之谜和中国的复兴》,有删改)
材料二
(选自熊秉元 叶斌 蔡璧涵《李约瑟之谜——拿证据来》)
材料三
李约瑟认为,中国的封建官僚制度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是通过科举制度的选拔,有效集中了大批聪明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的管理使中国井然有序,并发展了以整体论、实用化研究为主的科技。负面效应是,新观念很难被社会接受,新技术开发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在中国,商业阶级从未获得欧洲商人所获得的那种权利。在西方,以还原论、公式化研究为主的科技得到发展,与商业阶级的兴起和他们对技术开发竞争的鼓励相联系。
除李约瑟本人外,对"李约瑟之谜"有许多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任鸿隽把中国无近代科学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没有使用归纳法。钱宝琮、徐模等认为,中国为大陆文化,以农业为主,太重实用,因而自然科学难以发展。陈立、竺可桢等认为,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和封建思想使中国古代不能产生自然(近代)科学。
也有一些学者从语言文字方面找原因。李世闻研究指出,汉字是具有整体结构的象形文字,导致中国人的思维具有综合性;西欧的拼音文字具有分析性质,使得欧洲人擅长分析,而分析性思维正是近现代科学所必需。费正清认为,中国语言的性质造成了士绅阶级对学术的包办,文字对人的桎梏也使中国学者未能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伊懋可认为,中国最初的家庭耕作制度有利于技术进步,不过这种进步的成果被一轮又一轮人口增加所吞噬,国家不得不大力发展农业技术去缓解人口压力。因此,中国出现了在较高农业技术水平上维持大量人口的局面。人口增加引起人地比率的上升,造成劳动力便宜而资源和资本昂贵,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降低,同时由于人口膨胀,中国没有足够的剩余去发展工业,便进入了一个"高农业水平、高人口增长和低工业水平"的高水平陷阱之中。
也有学者指出,西欧相对分散的政治体制以及有市民阶级参与的等级君主制、实行重商主义的专制君主制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制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东方型"的专制君主制及其抑制、打击商品经济的政策则是导致封建制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
对"李约瑟之谜",林毅夫先生认为,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无心去投资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从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和上述学者的观点相比,林毅夫先生的这个解答有些浅陋。其实,科举制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从西方和东方的考试制度看,现代化也是离不开考试制度的。
(选自宋圭武《林毅夫先生若干观点批判》,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没有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而是通过双轨制推动经济转型,维持了经济社会稳定,也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发展。
B.材料二显示,历代书籍存量中科技类文献占比低,说明在中国古代,科技知识一直没有成为知识存量的主体。
C.材料二反映出宋以后总体知识存量和科技知识出现同步下降趋势,佐证了宋以后科举和儒教阻碍科学革命的史实,验证了林毅夫的观点。
D.有研究认为,汉字象形表意的特征无法培养分析性思维,不利于完整逻辑体系的形成,导致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
【2】依据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西方产生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进步范式从经验积累转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的实验,这种转变催生和促进了工业革命。
B.工业革命需要科学技术研究以还原论、公式化为主,取代以整体论、实用化为主的研究。
C.工业革命能应运而生,是因为社会对劳动替代型技术的需求旺盛,让更多的人投身科研。
D.西方君主制实行重商主义,商人因此获得更多权利鼓励技术开发,助力工业革命的产生。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在实验室里,一个科学家能在一年中做成百上千次试验,而这可能需要农民或手工艺者穷其一生才能完成。
B.科学革命的精髓是通过运用数学模型来归纳宇宙与自然运行的规律,并运用可控实验来验证数学模型中产生的假说。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实业的热情,民族工业迎来春天。
D.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时,步步照搬高收入国家的理论、思路和做法,尽管付出很多努力,结果却差强人意。
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孤独失意、走投无路的现实处境的句子是:______, _____。
(2)《曹刿论战》中,阐述“逐齐师”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自己小时候的悲苦遭遇。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大自然美景的无穷无尽,人们可以随意欣赏和使用而不受限制。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不要被世俗的眼光和态度左右。
(2)欧阳修《醉箱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说明再浩淼的水都有尽头,以此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在《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两句,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诗经·卫风·氓》中,与成语“青梅竹马”有着类似意蕴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12、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写出了作者晚年漂泊他乡、疾病缠身的凄苦生活。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4)《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更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窦娥冤》“刑场”一折中,窦娥指天斥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她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田少府贬苍梧①
高适
沉吟对迁客,绸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睽②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美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③。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注】①苍梧:地名,位于广西梧州市。②睽(kuí):分别,离散。③数奇: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前两句照应标题,交代了写作背景,“沉吟”“惆怅”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伤感。
B. 诗的五、六句和柳永《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类似,都表达了分别时的不舍和无奈。
C. 诗的七、八句借远树和行人推想别后之情,远树之“怜”、行人之“羡”实际上暗指被贬的田少府渴望重回长安。
D. 诗的九、十句语言慷慨激昂。作者认为田少府不会长久的不走运,将来必将重返朝廷施展自己的才能抱负。
E. 最后两句勾勒出了田少府失意落寞的形象。“杨柳青青”以乐景写哀情,抒发了田少府内心的悲伤。
【2】作者对友人被贬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
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
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B.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C.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D. 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事: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泛指一般属官。
B. 尚书: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隋唐时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的总长官,统管六部。
C. 东宫:是我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来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D. 祭酒:汉魏以后的官职名。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绪德行高尚,深受敬重。朝廷官员一致推崇他的风度,王俭认为他的德行只有东汉名臣陈仲弓、黄叔度能超过。
B. 张绪不阿附顺从权贵。他曾经跟人说过自己一生都不懂得阿谀顺从人,后来长沙王萧晃想用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坚决不同意。
C. 张绪对《周易》很有见解。他经常讲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所包含的时代意义。
D. 张绪看淡利禄钱财。他平时很少谈及财物,常常一有钱财就分发给他人,有时自己一整天都不吃东西,就算饿了也不要门生弄吃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
(2)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
1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三生活关键词有:泪水、疲惫、欢笑、执着、超越、感伤、初心、友谊、竞争等。
请从中选择3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通过你对高中生活的感受,表达你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