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诗句所涉及的古代体育活动依次为
①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②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③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④香散天风兰佩隋,声摇环玉彩绳飞。飘飘似跨双莺去,闲雅宜从月殿归。
A.放风筝 抖空竹 赛龙舟 荡秋千 B.抖空竹 放风筝 赛龙舟 荡秋千
C.抖空竹 荡秋千 赛龙舟 放风筝 D.放风筝 抖空竹 荡秋千 赛龙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得以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B. 由于不需要支付作家重印版税,跟风图书在用纸、印制等方面用料低劣,成本低,以低价和低折扣从而获得更大的销量。
C. 目前,我国住房供应总量充足,但需求却难以平衡,高额的房价导致买不起房的城镇常住人口一直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
D.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重要成员,欧盟应该切实负责世贸组织法律义务,可是欧盟似乎并不打算信守承诺,试图延续原有做法。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熟悉的《鸿门宴》《项羽之死》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
B.古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城镇文化。其中,“锦城虽云”中“锦城”指成都,“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中“长安”指北宋都城汴京。
C.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其中《论语》和《道德经》都收录在“经”部中。
D.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下列诗句按产生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于嗟鸠兮” “长 太息以掩涕兮"“风风萧萧兮易水寒”“力拔山兮气盖世”“云青青兮欲雨””望美人兮天一方”。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虞美人》这首词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
②他们家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③老赵一见人就说:“古人云,言而无信,不知其可。我这个人一辈子从不食言,绝对是一言九鼎。”
④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⑤他虽然年纪轻轻,作品也不多,但在绘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受到专家的普遍赞赏。
⑥奥巴马此次企图以贸易保护来维护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却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从长远来看无异于釜底抽薪。
A. ①②⑤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党项人在西北部建立的政权,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B. 酋,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有时也指盗匪、侵略者的首领。
C. 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D. 内禅,世袭制王朝的君主将君位禅让与异姓的血亲,称“内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片是人们了解社会、国家政策和形势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宣传政策、推广经验、介绍先进人物等的重要途径。《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为中国大地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处于百业待兴之时,纪录片更多地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呼唤家国情怀。《望长城》记录两千多年来长城的修建和变迁,记录长城两边韩城司马迁祠下修鞋的大爷、临洮中学腼腆而好奇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秦长城起点的老师、用手讲价的赶集人等,被看作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进入 21 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同时,电影电视产品日益丰富,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平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记录时代社会功能前提下,探索更能吸引大众的纪录片呈现方式。“如今,新媒体对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说,创新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加多样,这使得许多纪录片在拍摄时就考虑到电视、院线以外多种渠道传播的可能性。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收视率并不突出,但在互联网播出后迅速爆红,圈粉无数。
(摘编自《纪录片:70 年家国烙印》)
材料二
从观众构成来看,15~34 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占受众总数超过 20%,并且,在互联网方面,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受到了 80 后、90 后网友的热议。2015 年 4 月份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是一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4K 超高清纪录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 后占 53.66%,90 后占 33.41%。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习惯,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通过讲故事来代替原有空洞的说教,通过讲述方式的戏剧化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量的集中和可看性,加快讲述的节奏。同时运用大量的风格化摄影,如高空拍摄、微观拍摄、动植物物种拍摄、延时拍摄、高速拍摄、水下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
(摘编自《2015 年电视纪录片播出与收视数据报告》)
材料三
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从对外传播的“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象。中国纪录片可以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来认识把握自己。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以融合为基础,采用多方合作方式分别组建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中国纪录片要号召世界力量完成对话文流,需要建设成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动态发展系统。中国纪录片的意义不能局限在“中国”的单一标签上,而应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
(取材于雷璐荣、胡正荣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的诞生》记载开国大典,铭刻了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使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
B.《望长城》中人文色彩浓厚,人们通过影片可以看到历经沧桑的长城,也可以感受长城两边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C.进入21世纪,人们熟悉的《大国重器》、《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开始在互联网传播和推广。
D.从黑白到彩色,从大银幕到移动端,中国纪录片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家国记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圆明园》开创性地使用数字动画技术,颠覆了纪实美学定义,丰富了记录手段。
B.当下纪录片的制作应该考虑多渠道传播的可能性,从而能使影片受众更加多样。
C.中国首部 4K 超高清纪录片《第三极》的观众群体超八成以上为 80 后、90 后。
D.纪录片的讲故事方式、戏剧化镜头、快节奏、风格化摄影颇受年轻观众喜爱。
【3】阅读下面关于纪录片《美丽中国》的介绍,并根据材料三简析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
《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全球 60 个国家 180 多个机构播出,在第 30 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颁奖典礼中,荣获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影片历时 4 年,踏过 26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 56 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 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 30 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影片力求最大程度展示中国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
7、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_____;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___。(《论语》)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4)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不知江月待何人,______。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题两空中任选一空作答。
(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游动欢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具体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爱莲说》中写莲花以喻君子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死得其所”是很多仁人志士的愿望,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保持清白,为正道赴死是真正的死得其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2)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了秦贪婪地搜刮六国的财物,一旦拥有却“______,_______”,随便丢弃,不知珍惜。
(3)儒家讲究修身养性,居住环境讲究清幽雅致,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其居所环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上片中“________”以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形象,下片写如果能完成功业,就会“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多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两处接着用“_________”的表情变化和“________”的动作情态,显现了蜀道之“难”。
(3)诗人常常借酒助兴,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一句表达酒能助兴而令人不禁歌唱起来,用“________”写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上横着长矛饮酒作诗。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弟子,入则孝,_________,谨而信,__________。(《论语》)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_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12、按要求填空。
⑴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⑵小楫轻舟,_____。(周邦彦《_______》)
⑶士“任重道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七则》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不写“叶落”而写“木落”,凸显了落叶的枯黄衰萎,更显出秋景萧瑟。
B.第二句写江上北风呼啸,为叶落雁翔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起到了点题的效果。
C.“乡泪客中尽”写诗人看到客居的友人洒下思乡之泪,衬托出诗人内心的乡思。
D.尾联借用孔子问津的典故,揭示了作者思家难归的原因,情感表达深沉含蓄。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写作者联想到远在楚地襄水之滨的家乡,以虚映实,抒发内心情感。以下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D.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定风波》)
【3】本诗第六句“归帆天际看”,有的版本作“孤帆天际看”。请结合诗句,比较这两个字表达效果的异同。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查近川太常书
(明)茅坤
林卧既久,遂成懒癖。春来读岁书,始知浮生已四十九。因忆解印绶五六年,别兄则又八九年。仆束发来,所深交如兄者能几?荏苒离愁,倏若羽驰如此!向之所欲附兄辈驰驱四方,数按古名贤传记所载当世功业,辄自谓未必不相及,气何盛也!而今何如哉?顷者得兄书,大略并嗟仆日月之如流,林壑之久滞,谓一切书问,不当与中朝之士遂绝。非肉骨心肾之爱,何以及此!嗟乎,兄爱矣!而未之深思也。
仆尝读韩退之所志《柳子厚墓志铭》,痛子厚一斥不复,以其中朝之士,无援之者。今之人或以是罪子厚气岸过峻,故人不为援。以予思之:他巨人名卿以子厚不能为脂韦滑泽,遂疏而置之,理固然耳;独怪退之于子厚,以文章相颉颃于时,其相知之谊,不为不深!观其于叙子厚以柳易播,其于友朋间,若欲为欷歔而流涕者。退之抑尝光显于朝矣,当是时,退之稍肯出气力谒公卿间,子厚未必穷且死于粤也!退之不能援之于绾带而交之时,而顾吊之于墓草且宿之后,抑过矣!然而子厚,以彼之才且美,使如今之市人撄十金之利者,凫唼蒲伏①以自媚于当世;虽无深交如退之,文章之知如退之,当亦未必终摈且零落,以至于此!子厚宁饮瘴于钴鉧之潭,而不能遣一使于执政者之侧;宁以文章与椎髻卉服之夷相牛马,而不能奴请于二三故知如退之辈者;彼亦中有所自将故也。后之人,宁能尽笑而非之耶!吾故于退之所志子厚墓,未尝不欲移其所以吊子厚者,而诘乎退之也!后世有士,其文章之盛,虽或不逮;而平生所从文武将吏,未尝不怜其能,而悲其罢官之无从者。假令有当世之交如退之,其他所引擢天下之士,踵相接也。其独嗔子厚所不能,而为之耳无闻、目无见乎!抑亦怜其文章不遽在子厚下,故所并声而驰者,将矜其愚,引其不能,而移其所引擢他人者而为之力乎!
噫!仆至此,亦可投笔而自嘲矣!又何必人之嘲我为也!幸兄共一二知己,度仆生平之交,其文章之深、气力之厚,有如子厚之于退之者乎!脱或过焉,幸以其勿独嗔子厚而少为之巽言而请也!退之苟有知,未必不自悔恨于九原②也已!何如何如!
(注)①凫唼蒲伏:指在权贵面前唯唯诺诺、伏地而行。②九原:即九泉、黄泉。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痛子厚一斥不复 斥:责备
B.今之人或以是罪子厚气岸过峻 气岸:气概、意气
C.以文章相颉颃于时 颉颃:不相上下
D.将矜其愚 矜:怜悯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近川致信劝说茅坤,虽然已免官闲居,但也不应当长期不与当朝官员书信往来。
B.作为多年挚友,查近川虽然对茅坤非常关爱,但是并不真正理解他的处境和心志。
C.柳宗元宁可被贬谪至瘴疠之地,与蛮夷之人为伍,也不愿向当朝权贵及故交求助。
D.当今的士人文才不及柳宗元,却为谋取私制,自媚于当世权贵,故不至于落魄潦倒。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之所欲附兄辈驰驱四方,数按古名贤传记所载当世功业,辄自谓未必不相及;气何盛也!
(2)观其于叙子厚以柳易播,其于友朋间,若欲为欷歔而流涕者。
【4】“退之苟有知,未必不自悔恨于九原也已!”请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貌,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使村庄形态、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和产业发展相得益彰,让乡村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符合时代潮流、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乡村振兴之路。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要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思维贯穿其中,用“各美其美”打造个体,用“美人之美”串珠成链,用“美美与共”连线成片,让美丽乡村的“大美画卷”越画越长。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济南市政府网站举办“当代青年与乡村建设”论坛,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