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两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表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②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③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④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⑤喜讯传来,首都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走上街头,在广场举行庆祝游行。
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A. ①③⑤ B. ④⑤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④
2、下列给短文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A.“一带一路”推动经济合作
B.“一带一路”的路径问题
C.“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D.“一带一路”的问题
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苟以天下之大
A.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 而又何羡乎
C.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 斯用兵之效也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拘泥(ní) 桃酥(sū) 气氛(fēn) 咬文嚼(jué)字
B.肄(sì)业 蜷(quán)缩 瞭(liǎo)望 精神抖擞(sǒu)
C.毗(bí)邻 肺腑(fèi)(fǔ) 藩(pān)属 戛(jiá)然而止
D.付梓(zǐ) 蕴藉(jiè) 凌辱(rǔ) 日薄(bó)西山
5、下列句中的“赋”与《赤壁赋》中的“赋”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是( )
A.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赋。
D.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一九二○年一二月间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B.诗歌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把诗人自己比喻成为年青女郎燃烧的“炉中煤”,通过“炉中煤”对年青女郎倾诉衷情,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C.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和“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刻画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念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
【2】试分析“炉中煤”这一意象的意蕴。
7、背诵默写(基础题)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
(3)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病之悲。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推出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
(3)某同学秋日登临山顶,想借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来描写眼前所见的天空澄澈高远、日月同辉的景象,你认为他想到的两句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和荀子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尽描写这一音乐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3)《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在曾皙的追问下,孔子说出了晒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描绘金陵锦绣江山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说明了燕国灭亡的原因。
11、〔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2〕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屈原《离骚》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12、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后面各题。
自由,向我们来了
田间
悲哀的
种族,
我们必须战斗呵!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
田野上,
自由呵„„⋯⋯
从血的那边
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
像暴风雨,
像海燕。
(选自《给战斗者》,希望社1943年版)
【注】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者气势汹汹,叫嚣三个月内必亡中国。随着我国国土的接连沦陷,有的人别有用心地对战争前途散布悲观论调。这首短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表的。
【1】诗人在开篇直呼“悲哀的种族”有什么作用?(4分)
【2】请简要分析“海燕”这个意象。(2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第一》
【注】①由、光: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左右欲兵之 士兵 假舆马者 凭借
B. 扶而去之 使……离开 而绝江河 断绝
C. 伯夷叔齐耻之 以……为耻 无贵无贱 没有
D. 我安适归矣 往,到 作《师说》以贻之 赠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怨是用希 用心一也
B. 盍往归焉 风雨兴焉
C. 不知其非矣 其皆出于此乎
D.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句读之不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
B. 武王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死。
C. 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品德高尚的人,竟落得饿死的下场,也许他们心里没有怨恨,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仁德了吗?司马迁在记叙先贤的事迹时也提出了疑问。
D. 作者认为世俗浑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成为了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成为了清高之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2)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4、根据下面材料写作。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
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他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锁”需要我们去打开。请以“开‘锁’”为话题写一篇800 字左右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