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
蒙蒙(______)(______) 名(______)古(______) 五(______)十(______)
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茂盛 花(______)柳(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的脑袋 ( )的身子 ( )的尾巴 ( )的肚皮 ( )的衣裳 ( )地游来游去
一( )小蝌蚪 两( )后腿 一( )乌龟 一( )大青蛙
3、比一比,组词
阵_______ 陈_______枯________ 估_______朗_______
浪_______份_______ 纷________做_______故_______
4、把成语补充完整。
狼( )虎( ) 惊弓( ) 胆小( )如( )
龙( )凤( ) 鸡( )狗( ) 漏( )之( )
害( )之马 如( )添( )如( )得( )
5、我能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一缕微风拂过(___)吹来花儿的芳香(___)
(2)学校一年四季的风景真美(___)我们特别喜欢(___)
(3)妈妈和奶奶在屋里哈哈大笑(___)她们在笑什么呢(___)
6、看拼音写字词。
sàn步 chàng
歌 lǎng
读 讨lùn
hóng水 wēi
险 勇gǎn
zhàn
士
亲qiè 奇guài
着jí
shāng
心
zhé纸船 zā
风筝 hē
水 pō
水
7、读一读,想一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窟”“窑”和“容”都有偏旁,都与洞穴有关。( )
【2】“小信成则大信立。”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
【3】《小马过河》告诉我们遇事要自己动脑筋,并去尝试。( )
【4】今年是牛年,那么去年是鼠年,明年是兔年。( )
【5】《鼹鼠的月亮河》里鼹鼠爸爸想把孩子们都培养成魔法师。 ( )
8、根据课文内容,在正确的答案后画“√”错的画“×”。
1、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没有错。(_______)
2、因为喜鹊是用棉花、枯草做的窝,寒号鸟是用树枝做的窝。所以寒号鸟冻死了 (_______)
3、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但他不听邻居的劝告,不懂得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关系。最后一个也没得到。(_______)
4、大禹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治好了洪水。(_______)
5、周恩来总理一边挑粮一边研究打仗。(_______)
1928年,朱德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了。(_______)
9、判断,正确的说法打“√”,错误的说法打“×”。
【1】用部首查字法查“特”字,要先查部首“牜”,再查六画。“特”字第四笔的笔画名称是竖(shù)。( )
【2】“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元宵节”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3】《小毛虫》一文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
【4】李时珍是宋朝伟大的医药学家。( )
【5】“炎热 花从 团园 神州”书写完全正确。( )
10、找出下列选项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整齐”的反义词是“凌乱” (_____)
(2)“饼”的声旁是“并”。 (_____)
(3)“苔”的形旁是“台”。 (_____)
(4)“简单”的反义词是“杂乱”。 (_____)
(5)“晓”和“挠”的形旁是不同的字。 (_____)
11、课外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越飞越远的断线的风筝。几个过路人见了这番情景,大声嘲笑这两个孩子。“我们为什么不能长一双翅膀?”一个飞向空中的幻想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萌(ménɡ)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飞翔时双翅的变化。长大后,他俩仍然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第一架飞机诞(dàn)生了。这架螺(luó)旋桨飞机的发明者,正是20多年前奋力追赶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lái)特兄弟。
【1】观察文中加点的词语,照样子,写一写。
越(______)越(______) 越(______)越(______)
越(______)越(______)
【2】短文题目“追赶风筝的孩子”指的是( )
A.过路人 B.莱特兄弟
【3】莱特兄弟是通过研究( )而发明飞机的。
A.鸟类飞翔时双翅的变化 B.鸟类飞翔时羽毛的变化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夏夜
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
水池里,睡莲花闭(bì)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蜻(qīnɡ)蜓(tíng),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蟋(xī)蟀(shuài)在弹琴。
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风儿轻轻地吹着。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
夏天的夜晚多美呀!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用“ ”画出描写天上景色的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夏天的夜晚真美啊!水池里,_______闭上了眼睛;草地上,_______在唱歌,蟋蟀在_________;空中,_________一闪一闪地飞着。
(2)文中的“小飞机”指____,“机场”指____。
13、课外阅读。
家
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
花朵是蝴蝶的眠床,
歌唱的鸟儿谁都有一个舒适的巢,
辛勤的蚂蚁和蜜蜂,
都住着漂亮的大宿舍,
螃蟹和小鱼的家在蓝色的小河里,
绿色无际的原野是蚱蜢和蜻蜓的家园。
奇怪的风没有家,
跑东跑西也找不到一个地方休息。
漂泊的云没有家,
天一阴就急得流眼泪。
小弟弟和小妹妹最幸福,
生下来就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了家,
在家里安安稳稳地长大。
【1】选字组词。
蓝 篮 流 留
摇( ) ( )天
河( ) ( )下
【2】连一连,帮小动物找家。
小毛虫 花朵
蝴蝶 树叶
小鱼 原野
蚱蜢 小河
【3】照样子,写句子。
例:花朵是蝴蝶的眠床。
是白云的家。
是 。
14、我会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乐于助人的小蚂蚁
小蚂蚁成了远近闻名的小船长。
他开的不是大海轮,不是帆船,也不是独木舟,而是落叶儿小船。
小蚂蚁划着落叶儿小船,在清清的河里快乐地漂来漂去。
他划着落叶儿小船向小鱼们问好,小鱼们吐着泡泡,热情地欢迎来自岸上的小朋友。小蚂蚁向小鱼们讲述岸上惊险、迷人的故事。小鱼们也向小蚂蚁讲述着水晶宫的传说多神奇,多令人向往。
小蚂蚁又划着落叶儿小船向对岸驶去。他这是赶去报信呢!毛毛虫请他带个信儿,等到毛毛虫变成美丽的大蝴蝶时,一定要去河对岸探望他的好朋友大青虫。
一只萤火虫受伤了,从小河上空往下坠,小蚂蚁见了, 。萤火虫好感动,泪花一闪一闪的。
小蚂蚁船长划着落叶儿小船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荡悠。
【1】小蚂蚁开的是( )
A.帆船
B.独木舟
C.落叶儿小船
D.大海轮
【2】小蚂蚁忙着帮谁报信?( )
A.小鱼们
B.萤火虫
C.大青虫
D.毛毛虫
【3】小蚂蚁把怎样的故事讲给小鱼们听?( )
A.惊险、神奇
B.惊险、迷人
C.神奇、动听
D.感动、迷人
【4】短文第六自然段中,小蚂蚁看到萤火虫受伤了,他会怎么做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文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乌鸦学唱歌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那该有多好啊!
乌鸦实在想不出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听完百灵鸟的话,心想:天天练嗓子,不累吗?就不满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读了题目你心中有什么好奇和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3】怎么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灵鸟是怎么说的?请用“_____”画出来。
【4】“天天练嗓子,不累吗?”的意思是( )(填序号)
A.天天练嗓子,很累。 B.天天练嗓子,不累。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重难点探究。
为什么两只青蛙会说小雨点了不起?
17、读句子,用带点词写句子。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包装,完成练习。
【1】实惠型垃圾袋的品牌是__________。
【2】这款垃圾袋的特点是(____)
①点断式易拿取,加厚装更耐用。
②清洁用品,承重量3kg。
【3】这款垃圾袋的型号是(____)
① 55cm×45cm 30只×3卷
② 45cm×50cm 20只×3卷
【4】关于使用这款垃圾袋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打“√”。
(1)请勿让孩童拿取,以免孩童将它罩在头上,发生意外。( )
(2)此袋有防火作用。( )
19、照样子写一写。
(1)例:(画)图画
(_____)衣裳 (_____)京戏
(2)例:冻得直打哆嗦。
热得(________) 气得(________)
(3)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________)天空中飘着(________)的气球。
(4)冬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汽水。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描绘美丽的风景。
认真观察图片,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试着用上本单元学过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写一段话。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