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xiū xi(_______) wēn nuǎn(_______) qián bì(_______) jīn pí lì jìn(_______)
shǐ jìn(_______) bāng zhù(_______) zhōu wéi(_______) yǔ zhòu fēi chuán(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欣赏了“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___”的草原景色;领略了“____________,黄河入海流”的壮丽美景;感受到了诗人李白笔下“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奇观。
(2)我们应该从小立下志向并为此不断努力,一定会取得成功,就像《后汉书》里说的:“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示这个季节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
3、仿写。
甜津津(ABB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背诵积累。
(1)与朋友交,_______。
(2)树高_____,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 ______________。
(4)①_____,榕树壮,梧桐____像手掌。
②银杏________,_______满院香。
(5)冬天,当我看到墙角盛开的梅花时,不由得想起诗句:“墙角_____,凌寒独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杨树高,榕树( ),梧桐树叶像手掌。( )秋天叶儿红,松柏( )披绿装。
(2)中午,太阳( ),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 )在眼前。
(3)苍耳妈妈有个好( ),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 )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 )、山洼。
6、看拼音,写词语。
rè nao mǎn yì qián bì jī yā mín zú wēn nuǎn
xiū xi yóu dì
7、我能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 )
(2)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
(4)“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灬”,多与“火”有关。( )
(5)“明亮”和“灾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 )
8、《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 )
9、判断,正确的说法打“√”,错误的说法打“×”。
【1】用部首查字法查“特”字,要先查部首“牜”,再查六画。“特”字第四笔的笔画名称是竖(shù)。( )
【2】“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元宵节”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3】《小毛虫》一文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 )
【4】李时珍是宋朝伟大的医药学家。( )
【5】“炎热 花从 团园 神州”书写完全正确。( )
10、[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死?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在错误的说法后面画“×’’。
【1】懒惰。(_____)
【2】不会做窝。(_____)
【3】不听劝告。(_____)
【4】得过且过。(_____)
11、同步阅读。
祖国的宝岛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这就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
晴天,站在大陆海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岛上的云雾。台湾有“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的美称。它的山岭上,林木茂盛,四季常青,地下有几十种矿藏。台湾还有着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1】台湾岛的形状像_____________,它在祖国大陆的________。
【2】下面的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
A.米的世界 B.煤炭之乡 C.水果之乡 D.东方糖库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台湾真是祖国的宝岛”?
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 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1】请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近义词手拉手。
巴望——(________) 焦急——(________) 急忙——(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禾苗长不快时,只要拔一拔就能长高了。
B. 做事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只能好心办坏事。
13、阅读理解。
奇妙的大自然
大自然真是一本丰富多彩又奇妙无穷的大书。
比如植物中的花,有的花开得十分鲜艳,是为了吸引昆虫以达到传播花粉的目的;靠风传粉的花则相貌平平,风一吹,花粉便漫天飞舞。
还有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时,靠动物传播的种子一定长满钩刺,一有机会就钩在动物或人身上,然后进行一次免费旅行;靠风传播的则轻盈、蓬松、太阳一晒,风一吹,便有了新家。
只要你走进自然,就能发现很多的奥秘。
【1】给下面的字注音。
旅(______) 晒(______)
【2】画线句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 。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靠昆虫传播花粉的花通常开得十分鲜艳。
B. 靠风传播种子的植物一定长满钩刺。
C. 大自然中有很多秘密。
14、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要的是葫芦(节选)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在方框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写小花颜色的词是________,写叶子多的词是________。
【3】文段中哪个句子写出了那个人关心小葫芦?用“﹏﹏”画出来。
15、享受阅读的乐趣。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很美丽的小花,细细的小花瓣(bàn),鲜艳极了。叶子呢,也是细细的,嫩(nèn)嫩的,像含着一包绿汁(zhī)。
早上,太阳一升起,太阳花就兴冲冲地开放了。傍晚,太阳一下山,太阳花就慢慢合拢(lǒng)花瓣睡觉了。
太阳花的颜(yán)色可多了!有粉红的、黄黄的、蓝蓝的,还有紫紫的。
【1】短文第______自然段写了太阳花开放的时间。
【2】太阳花长什么样?用“____ ”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太阳花吗?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画“√”。
(1)它的花圆圆的,像太阳。 ( )
(2)它的花会向着太阳开。 ( )
(3)它的花在太阳升起时开放,太阳落山时合拢。 ( )
【4】照样子,用加点的字词写句子。
例:太阳花的颜色可多了!有粉红的、黄黄的、蓝蓝的,还有紫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明明吃光了所有的水果。(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根小草的力量怎么会这样大?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总理来到人群中。(加一个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用加点字词写句子。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1)汽 一 晒 我 就 太阳 变成
______________
(2)平常 睡觉 在 里 我 池子
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妈妈忙得过来吗? 妈妈忙不过来。
小鸟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__。
例:小明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
____________一边______,一边______。
20、小作文。
用故事的形式写一写别的物体是怎么发声的。
要求:语句通顺,叙述合理,内容完整,字迹工整清晰,字数不限。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