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课文《刘胡兰》,你能用本文中的词语填一填吗?
敌人又______她说:“不说就_______你!”刘胡兰_______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2、练习查字典,完成表格。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组词 |
群 | ___ | ____ | ____ |
写 | ___ | ___ | ___ |
苦 | ___ | ____ | ____ |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_____海鸥 | 一 _____帆船 | 一 _____鱼塘 |
一 _____稻田 | 一 _____垂柳 | 一 _____欢笑 |
4、看图写诗句。
_____高百尺,手可摘______。
天苍苍,野茫茫,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凌寒独自开。
孤舟蓑笠翁,_________________。
5、照样子填空。
一(阵)秋风 一(_______)缝 一(_______)葫芦
(雪白)的小花 (_______)的葫芦藤 (_______)的大雪
冻得(直打哆嗦) 热得(_______) 急得(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bào gào shàng bào lìng wài lìng lèi jí shí
jí qí ná gěi ná qù hé bìng bìng pái
7、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____
(2)《敕勒歌》是汉朝民歌。____
(3)《雾在哪里》里说“雾是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 ____
(4)《雪孩子》这篇课文中,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____
8、判断题
1.老渔夫为了救三毛才掉下河死了。(____)
2.三毛扶摔倒的小女孩,得到了阿姨的夸奖。(_____)
3.三毛没有帮助一个司机和他的老板推车,他不是乐于助人的人。(____)
4.妈妈叫三毛浇花,可是小弟弟把花摘了,送给爸爸了。(____)
5.三毛帮助推车,车推得飞快,车上的阔太太给了他一百元纸币。(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危楼高百尺”意思是:一座危险的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
(2)“柳暗花明、百花争艳、秋菊傲霜”都是描写春天的词语。( )
(3)《玲玲的画》一文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
10、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______)
【2】千人糕是由一千个人做出来的。 (______)
【3】“一匹出色的马”实际上指的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 (______)
【4】《咏柳》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鼎。(______)
11、阅 读 短 文,完 成 练 习。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却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标出来。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身体活像一只 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的硬刺。
【4】仔细阅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图书的封面和目录,回答问题。
(1)这本的书名是《_____》,封面上的三个孩子正在玩( )。
①跳皮筋 ②抽陀螺 ③滚铁环
(2)读整本书要有一定的顺序,先看______,再看______,然后读______,最后读______。
①感兴趣的片段 ②目录 ③封面 ④主要内容
(3)根据书的目录,我们可以做阅读计划,比如鹏鹏同学计划用一周的时间读完这本书,他每天至少读______页,才能按时完成阅读计划。
(4)菲菲同学想读《脸谱》,她应该翻到第______页;凯凯同学正在读35页,他在读的故事是《_____》。
13、你想知道更多知识吗?请读短文,完成练习。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折断了脖子,倒在地上不动了。
种田人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一只野兔,他高兴地走回家去,心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野兔再跑来撞死。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跑来,而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死了。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小节。
【2】种田人是怎么想的?请用“_____”画出句子。
14、阅读乐园
狮子和老鼠
一天,小老鼠外出寻找食物,不小心中(zhōng zhòng)了机关,关进了捕鼠器,被一头路过的狮子救了出来。小老鼠向狮子敬礼,并感激地(de dì)表示:“我将来一定报答你的大恩。”
狮子感到好笑,说:“老弟,你长得这么小,能帮我什么忙?”
一个星期后,狮子掉进了猎人埋伏的捕兽网,它又蹦又跳、大吼大叫也无济于事,小老鼠听到了狮子的吼声,赶来安慰它说:“请您稍等一会儿,现在该我来搭救您了。”狮子懊丧地说:“你连把刀子都没有……”小老鼠没再说什么,用牙把网啃了一个大窟窿,狮子很快钻出了捕兽网,它高兴地喊了一声:“自由啦!”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结合故事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尽量帮助他们。( )
(2)要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情,要知恩图报。( )
(3)一个人有没有能力,不在于长得大还是小。( )
(4)小老鼠没有报答狮子的救命之恩。( )
【3】狮子说:“你长得这么小,能帮我什么忙?”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你长得这么小,能帮上我的忙。
B.你长得这么小,不能帮我的忙。
C.你长得这么小,需要我帮忙。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中打“√“。
(1)一个人不要拒绝别人的帮助。( )
(2)人各有长处和短处,要互相帮助。( )
【5】重获自由的狮子会对小老鼠说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这篇课文讲的是_____时,妈妈在哄“我”入睡时,____先睡了。
【2】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了睡梦中的妈妈的样子:
一是睡梦中的妈妈 ;
二是睡梦中的妈妈 ;
三是睡梦中的妈妈 ;
【3】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先——( ) 外——( ) 弯——( )
【4】仿写:
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句:青蛙难道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吗?
改句: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原句:植物妈妈的办法难道不好吗?(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习作练习。
(1)图1中画的是( )田野里的景象,农民伯伯在( )
图2中画的是( )田野里的景象,农民伯伯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插秧 F.播种 G.收割 H.散步
(2)展开想象,把两幅图连在一起写一写,可以选用下面的好词。
好词:辛苦 忙碌 满头大汗 金黄 金灿灿 笑容满面 心里乐开了花
18、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_______如果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
19、习惯养成。
上课习惯养成
棒棒棒,谁最棒?棒棒棒,我最棒!
小手放放平,我就放放平。
小脚并并拢,我就并并拢。
眼睛看老师,我就看老师。
耳朵仔细听,我就仔细听。
发言先举手,我就先举手。
上课勤思考,我就勤思考。
棒棒棒,谁最棒?棒棒棒,我最棒!
20、快乐写话,我能行!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快拿起笔,也来写一写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