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为树脂→硬树脂→琥珀这三个阶段。
B.“杂兴”就是指随兴而写的诗。
C.“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十分讨厌这只鹅。
D.《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2、下列不是神话人物的是( )
A.巴德尔
B.项羽
C.宙斯
D.后羿
3、下列字的笔顺正确的一项是( )
A.“改”的第三笔是撇
B.“环”的第六笔是竖
C.“逃”的第二笔是点
D.“堂”的第一笔是点
4、“拒”字的第五笔是( )
A.
B.
C.一
D.
5、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B.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C.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D.突然,我的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6、[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琴瑟(shè)
B.均匀(yún)
C.骤雨(zhòu)
D.逊色(sūn)
7、下列句子中的冒号使用正确的是( )
A.我家的那条小狗爱臭美:它每天横冲直擅,搞得脏兮兮的。
B.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C.大家都认为:这样好,只有你故意扫大家的兴。
D.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人师表,是一个爱岗敬业的老师。
8、词语积累运用。
“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这句话中“热闹非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含有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9、精读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生当作人杰,至今思项羽,
出塞 夏日绝句
[唐]王昌龄 [宋]李清照
, 。 ,死亦为鬼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肯过江东。
【1】把上面诗句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的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塞》一诗中,“飞将”指的是________,“胡马”是指_________。《夏日绝句》这首诗中表明诗人志向的句子是___。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原因是__________。
10、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
在一面白色的墙壁上,一位男性稳稳地贴在墙面上,而且他完全没有借助任何的绳索和梯子,就能像蜘蛛一样,在墙壁上肆意“走动”。要知道,在地面上,他连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现在他竟然能攀登这面垂直的墙壁!是什么让他实现了“蜘蛛侠梦”呢?
原因在于他身上那套特殊的装备。这是一个吸盘结构的攀登装置,下面连接了多个活塞,活塞下还连接着马镫(dènɡ)。这个特殊装备实际上是科学家们“偷师”大自然的成果。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壁虎、蜘蛛等动物为什么可以在墙上跑来跑去而不会坠落?我们是否可以复制这种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决定先行研究壁虎。他们发现,在壁虎的脚趾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小的绒毛突起。当壁虎攀爬墙壁或天花板时,这些突起会和它们发生紧密接触,产生范德华力,这样,壁虎就能贴在墙壁上,甚至在墙上走动或奔跑了。但即便是纳米级的仿壁虎脚趾,也远没有壁虎的“高超技艺”。
怎样才能让仿壁虎脚趾和墙壁更加紧密地接触呢?科学家们想到了压力。他们制造了带有许多绒毛的吸盘,加入了可以抽出空气的活塞,活塞通过脚部的马镫控制。当脚部的马镫下降时,活塞就可以从吸盘里抽出多余的空气,吸盘外的压力比吸盘内的压力大,吸盘受到挤压,吸盘上的“毛”就会贴近并紧紧抓住墙壁,激活范德华力。
这种吸盘和活塞的结合适用于较为光滑的平面,如果是凹凸不平的墙壁,反倒显得毫无用处了。对此,科学家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种动物身上——蜘蛛,希望能“偷学”蜘蛛爬行的“秘籍”。在观察蜘蛛在不平整的墙壁上爬行的过程时,科学家们发现蜘蛛身上有许多极为巧妙的向下的钩刺,当蜘蛛不小心悬空时,这些钩子可以抓住墙壁的表面,保证蜘蛛不往下坠落。蜘蛛的巧妙结构让科学家们惊叹不已,他们将这个微型钩刺和磁铁结合,研制出了可以攀爬凹凸表面和金属材料的平面的设备。
壁虎和吸盘、蜘蛛和磁铁的结合几乎征服了所有材料和形状的表面,也许在未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蜘蛛侠”。
【1】(问题探究)状状一共提了六个问题,请你给这六个问题分分类。(填序号)
①题目“人人都能成为‘蜘蛛侠’”的条件是什么?
②根据第3自然段的内容提出的问题是:在模仿壁虎、蜘蛛等动物在墙上爬行的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遇到了什么难题?
③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谁?
④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⑤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
⑥“范德华力”是什么意思?
(1)不影响对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是:_____
(2)对文章题目思考的问题是:_____
(3)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的问题是:_____
【2】(问题解答)请你帮助状状解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提到的攀爬装备模仿的对象是 和 。
(2)画“﹏﹏”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在括号内打“√”。
A.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 B.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 )
C.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D.引出说明对象( )
(3)第6自然段中加点的“几乎”换成“完全”可以吗?请简述理由。
【3】(问题迁移)壁虎、蜘蛛与蜘蛛侠有什么联系?
壁虎 (________) 蜘蛛 (________)
蜘蛛侠 (________) 蜘蛛侠 (________)
11、课文理解。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异 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上的病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 要求)给他医治!”
【1】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联系课文文说说扁鹊三次指出蔡桓公病时,蔡桓公态度的变化。第一次: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
【3】扁鹊第三次看见蔡桓公掉头就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扁鹊治病》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鸣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1】用“/”划去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头罩( zhào zào) 窝囊( nan nang) 哄堂大笑( hōng hòng)
【2】用“ ”画出描写“我”动作的语句。
【3】联系全文,说说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排练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出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选自《爬山虎的脚》
【1】小敏同学喜欢用表格记录自己的阅读收获。比如,在阅读上面的语段时,她是这样记录的(见下表),让我们也来和她一起完成吧。
我学到的观察方法 | 我是从以下词语中体会到的(每项至少写出两个词语) |
观察时要做到细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活中你连续观察过什么事物或什么现象呢?在你的观察过程中,它有怎样的变化呢?试着仿照上面的语段,写一个小片段吧。(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疏通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渐渐停止。
“ ”一个大汉猛按车铃,厉声高喊着,“ ”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 ”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走了。
人越聚越多。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声音洪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不知怎么的,两个争吵的小伙子一下子松开了手,老大爷站在街当中,高声喊道:“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快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畅通无阻,响起了一曲悦耳的欢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_________ 缓慢——_________
洪亮——_________ 悦耳——_________
【2】文章记叙了一天_______(时间),_______(地点)因为 ________而拥堵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只知埋怨,______却主动疏通交通,让这里重新______。
【3】下列句子应该填在文中哪一空白出。(填序号)
A. “唉!小街太窄了!” B. “喂!快走啊!” C. “急死人了!”
【4】小街又响起欢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题目“疏通”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李奶奶的儿子儿媳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李奶奶在家照顾着读四年级的孙女张乐。前段时间,李奶奶生病住了几天的院。今天,她康复了,出院回家疗养。李奶奶挂念着读四年级的孙女,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孙女张乐,放不下心。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怎样安慰李奶奶呢?请你想好了,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称为“天下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是人们关爱的一个热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①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青岛的五月是旅游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去年暑假,游览了庐山爸爸带我,庐山的云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变化无常,为庐山增强了几分神秘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天地。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
写作要求: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条理清晰,题目自拟, 字数3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