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日绝句》和《出塞》的作者分别是( )和( )。
A.李清照 王翰
B.李清照 王昌龄
C.王翰 王昌龄
2、下列词语中的“奔”与“投奔”的“奔”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狂奔
B.奔跑
C.直奔
D.奔走
3、“我”不再害怕鹅的原因是( )
A.金奎叔告诉“我们”鹅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不能让鹅欺负人,“我们”要给点厉害让鹅瞧瞧,这样鹅就不敢欺负人了。
B.因为“我”知道鹅来欺负“我”的时候,金奎叔就会来保护“我”。
C.鹅被金奎叔狠狠教训了一顿,再也不敢来欺负“我”了。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光不仅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还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
B.归巢的鸟儿,因为是倦了,所以驮着斜阳回去。
C.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D.普罗米修斯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5、“( )奋勇挂国旗”的故事表明了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A.方志敏
B.梅兰芳
C.周恩来
D.吴玉章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打头阵”比喻做事冲在第一个的人。
B.阅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C.《延安,我把你追寻》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7、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着落:①下落 ②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③事情责成某人负责办理
(1)父亲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 )
(2)这件事情就着落在你身上了。( )
(3)遗失的行李已经有了着落,请您放心吧!( )
8、生字新词入语境。
1.我要tàn suǒ(______)太空的ào mì(______),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2.西门豹说下一回河伯qǔ xí fu(______),请告诉他一声,他也去送送新娘。
3.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累得jīng pí lì jié(______)。
4.大家明白小明是代人受过,心中都替他fèn fèn bù píng(______)。
9、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林中小景
金 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
【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月到中秋(节选)
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屋内,人们围在饭桌旁。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这时候( )有谁走在小村里,( )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快吃完的时候,有的小孩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趁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两个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最后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举手的秘密
小时候我很内向,反应也比较迟钝,同学们都叫我“木瓜”。
那时的班主任对回答问题的同学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我也很想得到她的鼓励,于是老师提问时,我也会高高地举起手,虽然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答案。
有一次,老师让我回答。我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却说不出半句话来。老师显然注意到了我的窘(jiǒng)态,友善地示意我坐下。
那天放学后,老师把我留了下来,问我为什么举了手却回答不出问题。看着老师诚恳的脸,我告诉她我举手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觉得我并不笨……
老师笑了。那天她和我秘密约定:以后老师提问时,如果我不会就举右手;如果会就举左手。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一开始,我只能举右手,有一次,我终于举起了左手,老师果然让我回答问题。这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开始发奋学习。我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也没人叫我“木瓜”了。
每当回忆起那一段“举手的秘密”时,我都会在心中感谢我的老师,是她的尊重、友善和宽容,改变了我的一生。
【1】“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注意。”“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说出它“绝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下面的句子,想想此时“我”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写出我的心情。
(1)我也很想得到她的鼓励,于是老师提问时,我也会高高地举起手,虽然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答案。_____
(2)有一次,老师让我回答。我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却说不出半句话来。_____
(3)这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开始发奋学习。_____
【4】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爬山虎的脚》选段,完成练习。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____
A.向着同一个方向。 B.随,趁便。
C.服从,不违背。 D.适合,不别扭。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____
A.初生而柔弱,娇嫩。 B.淡,浅。
C.阅历浅,不老练。 D.经火力烧制的时间短。
【2】选段第一句话中的“嫩红”“嫩绿”细致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__________的变化。
【3】长大的爬山虎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颜色__________,二是叶子的方向是__________,在墙上铺得很均匀,既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写得这么细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品析选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字“漾”,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爬山虎的叶子平铺在墙面,像绿色的水面。微风拂过叶子,如水波荡漾,煞是好看。
B.“漾”字形象地写出了一墙叶子被风拂过的动态美。
C.微风吹过铺满叶子的墙,就像绿色的湖面漾起波纹一般。
D.叶子很凌乱,风一吹就乱舞起来。
13、课内阅读。
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l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下列加点的字补充音节。
储蓄x____ 纠j____纷 缠____án绕 要y____求
逼迫____ò 打扰r____ 宁n____可 签q____订
【2】查字典填空。
“妄”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再查(____)画。“妄”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荒谬不合理。B.非分地,出了常规地;胡乱。“狂妄”中的“妄”应选择意思(____),“胆大妄为”中的“妄”应选择意思(____)。
【3】仿写词语。
例:干干净净(A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悄悄地(AA地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例:滚烫滚烫(ABA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说:“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剃了胡须决定登台表演。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光滑(________) 湿润(________) 复杂(________) 渺小(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
(1)这段话中,“屋子”指________________,“主人”指__________,“工具”指___________。
(2)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称其为“伟大的工程”,这样说是否有点夸张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学习了《莫泊桑拜师》《一次特殊的实验》,我想到了形容持之以恒、坚持完成工作的词语 、 、 。
16、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17、修改下列病句。
1.班队课上,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见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件事能注意详略,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那么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在这个“动物园”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请以“我家是个‘动物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语言生动形象; ②注意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③字数不少于35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