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鸟”在括号里填入哪个词语最恰当?( )
A.洞 B.穴 C.厩 D.窝
2、“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老师和同学们的笑声让“我”彻底丧失了演下去的勇气,所以“我”索性临场发挥随心所欲地演,因此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B.“我”由于非常紧张,生怕自己演不好,一直想着怎样按老师的指导去表演,而没有精力去关注自己的表演情况,所以最后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3、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样的消息,让人欢欣鼓舞。
B.这样的消息,不能不让人欢欣鼓舞。
C.这样的消息,怎能让人欢欣鼓舞呢?
D.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山崩地裂 精疲力揭
B.奔流不息 得心应手
C.洪堂大笑 随遇而安
5、下面选项里的诗句填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既使 痕迹 顽皮
B.纪念 严历 均匀
C.昏乱 犹其 溃败
D.抱负 分量 结实
7、对号入座。
庐 炉
火( ) ( )山 ( )子
草( ) ( )灶 茅( )
遥 摇
( )望 ( )头 ( )控
( )远 ( )篮 ( )动
8、字词句加油站。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无数的榜样和偶像激励着我们:车胤náng yíng(________)夜读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雨来gē bo(________)被捆绑,仍然chèn(______)着dí(______)人不备自救脱险,机智勇敢,真令人佩服:哈尔威在“诺曼底号”被剖开大kū long(_______)的生死时刻,坚守gǎng wèi(________)维持救援zhì xù(________)忠于职守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黄继光的舍生取义;钱学森的无私奉献……他们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我们崇拜这样的“星”。
9、古诗阅读理解。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人 。
【2】解释词语:
题:_______ 缘:______ 不识: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6】诗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诗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为了避让一辆迎面而来的运货卡车,克雷斯蒂紧急转舵,结果撞到了公路边的一棵槭树上。
这是一棵有20年树龄的大树,很粗壮,所以,克雷斯蒂的小汽车当场就撞报废了,而克雷斯蒂本人也撞成了严重脑震荡,幸亏被巡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克雷斯蒂还没有痊愈出院,一张由当地林业部门开出的付费信函已经邮寄到了他的家里。付费账单上写着:克雷斯蒂先生,由于您肇事撞破了路边槭树的树皮,所以请您到银行支付625欧元费用。下面,还附了一份应付款项明细。
第一项,树皮伤害费。被撞槭树树围长度为89厘米,虽然事后依然郁郁葱葱,挺拔如初,但树皮受损部分长33厘米。按照规定,肇事者应赔偿槭树价值980欧元的55%,539欧元。
第二项,受损树皮清理费。事故发生后,护树人员花了三小时清理受损树皮,应付劳务费79.5欧元。
第三项,见习费。一名实习生在清理现场帮忙0.25小时,按规定付费1.5欧元。
第四项,医药费。树干伤口处被涂上了5欧元的药膏,应由肇事者支付。
“不就是擦伤一块树皮吗?何必这样兴师动众?”相信很多人看了这张罚单后都会这样认为。而在大家的印象里,林业部份也不应该多管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真遇上了,我们一定会说:“没事做了,无聊。”
但德国的林业部门却郑重其事,他们有一套令人匪夷所思的理论:树也是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所以,那棵被撞伤的槭树也不能例外。
【1】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① ;② ;③ 。
【2】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月 亮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的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咸。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凝聚咸团。 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 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这种学说称为“分裂说”。你看,月亮岂不及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学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文章为什么用“中秋赏月”开头,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中的“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结尾语言生动活泼,巧妙有趣,试简述对这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整体梳理。
《陀螺》片段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好的冰尜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裂开。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的抽打,__ _______。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力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
【1】陀螺又叫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在冰面张牙舞爪,穷凶极恶。
B.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
C.在冰面摇头晃脑,杀气腾腾。
D.在冰面横冲直撞,左右逢源。
【3】下列选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回忆。
B.文章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C.文章多处“大词小用”,读来富有童趣。
D.文章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
13、课外阅读
生命桥
有一个狩(shǒu shòu)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几分钟以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yīng yìng)声跟老羚羊走到了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zhuì duì)的身体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 ),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 )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 ),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阅读第三段,将正确词语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A. 眼花缭乱 B. 秩序井然 C.目瞪口呆 D.凌空腾起
【3】阅读第一自然段,用两个成语形容羚羊面临绝境的情景,如进退维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跳成功!”年轻羚羊_____________;而老羚羊却_____________,这个成功是以_____________为代价的。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以“生命桥”为题,是因为老羚羊用自己的身体作桥墩,在悬崖之间架起一座桥,使年轻羚羊获得了新生。 (_______)
(2)最后猎人们放下了猎枪,是因为他们看得目瞪口呆,忘了狩猎了。 (_______)
(3)“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从这四个词语中能体会到羚羊之间沉着冷静,配合默契,团结协作。 (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达的天线就像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___,雷达的接收装置就像____。
A.蝙蝠的耳朵B.蝙蝠发出的超声波C.蝙蝠的嘴
【3】对文中加点词语“终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了科学家为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B.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被发现是个意外
C.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15、读一读,说一说。
夏天到了,你眼中的夏天是什么颜色呢?请思考一下,然后将大家眼中的夏天的颜色写下来。
园林工人说:“夏天是绿色的,你看那葱茏的大树展示的不就是夏天的颜色吗?”
果园里的叔叔说:“ ”
海洋馆里的阿姨说:“ ”
正在吃糖果的孩子说:“ ”
16、综合改错。(四处错误:一个标点,一个别字,两个病句)
莫泊桑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余篇。他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描写生动细致;令人读后回味无穷。他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而且在法国文学中,都是曲指可数的,所以人称“短篇小说之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语段。(两处语病一处错别字。)
儿童节那天,妈妈带我去公园游玩。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鲜花盛开在人工湖边,令我们赞叹不已。可惜人工湖污染严重,湖面上飘浮着许多垃圾。禁不住对妈妈说:“如果我们都能保护环境那该多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以《难忘的一件小事》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真实、具体,详略得当,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