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霎时(shà) 家雀儿(què) 搜索(shōu) 唉声叹气(āi)
B.风俗(sú) 降服(xiánɡ) 即使(jì) 膀大腰圆(pànɡ)
C.拯救(zhěnɡ) 将相(jiànɡ) 训斥(chì) 山崩地裂(bēnɡ)
D.振奋(zhèn) 旋转(xuán) 笨拙(zuō) 哄堂大笑(hò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笼罩 呵护 气魄 疑或
B.飞驰 摇蓝 沉默 违背
C.衬衫 蔚蓝 遗憾 规矩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大家都说他是一头“老黄牛”。
B.他善于变化和伪装自己,简直就是一条“变色龙”。
C.他像一只“应声虫”,别人说什么,他都随声附和。
D.他做任何事都会仔细考虑一下,渐渐地我们都称他为“小蜜蜂”。
4、中秋节这一天的传统习俗不包括( )
A.吃月饼
B.吃螃蟹
C.赏月
D.喝桂花酒
5、找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用“______”画出。
(1)汽车 火车 电车 风车 马车
(2)排球 足球 篮球 乒乓球 地球
(3)农民 教师 工人 老人 医生
(4)鸽子 黑熊 豹子 老虎 狼
(5)苹果 梨子 冬瓜 菠萝 西瓜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浑浊(zuó) 敏锐(ruì) 挖掘(jué)
B.笨拙(zhuó) 塞外(sài) 门框(kuànɡ)
C.延安(yán) 元旦(dàn) 泡沫(mò)
7、下面四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持之以恒 坚韧不拨 聚沙成塔 自强不息
B.悠然自得 聚精会神 随心所欲 全力以负
C.无坚不摧 有始有终 雄心状志 轻而易举
D.异想天开 横七竖八 争先恐后 若无其事
8、日积月累。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读《纪昌学射》我们知道纪昌最后成为_________的射箭能手,阅读《陀螺》我积累了我积累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__________。我还认识了许多值得敬佩的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____;蓄须明志,坚决不为日本人唱戏的_____
2.《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_____,他的著作是_________。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人名),诗中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材料二】昼出耘田夜绩麻①,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②供③耕织,也傍④桑阴⑤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注释】①绩麻:把麻搓成线。②解:理解,懂得。③供:从事。④傍:靠近。⑤阴:树荫。
【1】将材料一的古诗补充完整。做到书写工整,美观。有一定速度。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两首诗都体现出乡下生活悠闲自在的特点。
B.从《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我们知道了小孩子也非常懂事,他们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学习并参与了劳动,感受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C.这两首诗都流露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自古以来诗人们写了许多表达劳动人民生活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请你再默写两句。
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其一,说说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境。
①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②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赏 梅(节选)
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园大门前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进门不远,便是大明堂。在草坪的东北,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硬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并不服老,像要展示出自己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
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1.从本文中摘录三个成语。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饱”的字义:①足,充分;②满足;③事物发展到最高限度;④吃足了,跟“饿”相对。
(1)饱经风霜( ) (2)饱满( )
3.文中共写了 、 、 这几种梅花。其中宋梅的特点是 。
4.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表明这种顺序的词句。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奇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才华出众,20岁开始发表作品,刚刚29岁就创作了轰动法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以后又创作了一系列的戏剧、诗歌、小说。可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恶性发作了,那年他才40岁。
看见雨果发青的脸色,沉重的喘息,人们(爱惜 惋惜)万分,说:“唉,这颗巨星将坠落了。”随后发出沉重的叹息。
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 指挥)下,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清晨外出散步、做操、打拳,接着跑步、游泳、爬山……“生命在于运动”,体质逐渐增强了。他又获得了充沛的精力,重新拿起笔写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直(至 致)晚年,仍创作不懈,60岁创作了《悲惨世界》这部世界文学名著。80岁那年,写成了戏剧《笃尔克玛》。雨果逝世于1885年,活了84岁。
看见雨果40岁得了心脏病,却最后成了长寿者,人们惊叹不(已 已):“这真是个奇迹!”奇迹怎么来的呢?体育锻炼!
【1】把文中括号内正确的文字、词语圈出来。
【2】联系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1)(______)雨果心脏病恶性发作,(______)他并不悲观。
(2)(______)雨果每天坚持体育锻炼,(______)他的体质逐渐增强。
【3】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横线上。
(1)文中最后一句话是______。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2)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______。
A.体育锻炼很重要
B.雨果的文学才华出众
C.雨果创作不懈的毅力
【4】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课外阅读,你还知道著名的外国作家_____写的一部作品______。
12、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结合选文内容选一选,体会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填序号)
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E.有门 F.有平台
“收拾得很平坦”说明住宅____。 “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的____。
“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____。 “立刻就会干”体现了住宅的____。
“草丛中隐藏”体现了住宅的____。
【2】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什么?用“____”画出来。
【3】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非常重要,文中画“﹏﹏﹏”的句子体现的是细致观察。
【4】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为“伟大的工程”,原因是什么?想一想,完成填空。
蟋蟀选择住址时慎重______,建造出的住宅设计优良,可是用来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______,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足,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个奇迹。
13、阅读下列的短文,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
①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②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急在心头。什么能给百姓充饥?什么能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③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gōu)火,他就着火光把它们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④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觉得天旋地转,然后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jiáo)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下山回去。他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⑤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他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周围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梁等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⑥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雨淋吐芽,竟然长成了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去了。从此,这里一年四季,香气弥(mí)漫。
⑦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时的寨子,改名为“留香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苦思冥想:_______
五谷:_______
【2】关于神农尝百草这件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神农为了造福百姓不怕困难。
B.神农因为尝百草中毒,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C.神农因为尝百草中毒,心中很不服气。
D.神农尝百草的决心非常坚定。
【3】文中哪处描写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请你简要地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_______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 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比尔•盖次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比尔•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点儿也找不到了。
比小•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妤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比尔•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比尔•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到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比尔•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着这样一句话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读中学以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比尔•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结账时,超市收银员说:“塑料袋免费,是否需要提供?”南南连忙点头,妈妈一边拿出环保布袋,一边语重心长地对南南说:“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你刻苦勤奋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里人都在看电视,只有我一人在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院子里充满了复杂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老师正在给我们讲关于植物、动物、昆虫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同学们讨论了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薇薇默写的诗句,请你用修改符号帮她修改正确。
①春潮带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②等闲东风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习作。(30分)
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一定激发了你想象的翅膀,动笔把你想象的内容写出来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