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bó) 心脏(zànɡ)
B.边塞(sài) 家雀儿(què)
C.调整(tiáo) 宁可(nìnɡ)
D.扎针(zhā) 系铃铛(jì)
2、选择题。
【1】关于“发明”和“发现”,下列句子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仔细研究鲨鱼,发明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B.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人们发现爬山虎的脚的底部,其实就是紧贴着墙壁的小圆片。
D.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爸爸发现了电灯开关。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运动会快到了。”老师微笑着问大家:“你们准备参加哪些项目?”
B.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C.“张老师,我……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D.阅读有很多好处:能扩大知识面,能陶冶情操,能提高审美能力。
【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设问)
B.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排比)
C.蝉坐在树的枝头上,不停地唱歌。(拟人)
D.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比喻)
【4】下列标语中,放在校园花坛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B.亲,别宅了,咱一起跑跑吧!
C.我爱花儿开得美,花儿夸我心灵美。 D.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
3、选择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凑和
B.感触
C.攻克
D.微不足道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供养(gōng gòng) 慈爱(chí cí) 狂吠(fèi quǎn) 引吭大叫(háng hán)
开辟(bì pì) 主宰(zǎi zhǎi) 欺侮(rǔ wǔ) 无忧无虑(lù lǜ)
5、选择字形正确的一组,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
A.迫不急待 见义勇为 弱不禁风 姹紫嫣红
B.终身难忘 山青水秀 谈笑风声 如火如茶
C.惊慌失措 美轮美奂 金碧辉煌 两全其美
D.出奇不意 戛然而止 洁白无瑕 明枪暗箭
6、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
皓(gào hào)月当空 埋(mái mán)怨 十里长堤(tī dī)
咀嚼(jué jiáo) 毫不气馁(tuō něi) 渗(cān shèn)出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茅屋(máo) 拒绝(jù) 逼迫(pò) 昔日(xī)
B.纠缠(chán) 竹笋(sěn) 邀请(yāo) 崛起(jué)
C.签订(dīng) 延安(yán) 师范(fàn) 打扰(rǎo)
D.妄想(wàng) 租界(zōu) 辉煌(huáng) 火炕(kànɡ)
8、请为“清心明目”补填两个回文句。
清心明目:心明目清、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学古诗,回答问题。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诗中表示“秋天”的词语是什么?(在括号内打“√”)
九月( ) 初三( ) 半江瑟瑟( )
【2】诗中写了四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诗中作者把_____比作____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______,把_____比作_____,因为它们的形状都是_____。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情。
10、阅读
陌生人的红苹果
①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②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呼喊:“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只好有礼貌地道谢
③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陌生人”送的半只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④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⑤“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⑥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象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⑦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苹果……
摘录《羊城晚报》作者:黄文婷
【1】“那是一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出诱人的香甜”中“诱人”的意思是( )
A.有魅力的
B.吸引人的
C.迷人的
【2】“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中“警惕”的意思是( )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保持警觉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②自然段“我笑笑,摇摇头”是因为“我”不喜欢吃苹果。______
(2)第⑤自然段写出这位陌生妇女送苹果的原因。______
(3)第⑥自然段“我很内疚”是因为我误会了这位善良的妈妈。______
【4】文章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请概括起因和经过。
起因: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
结果:我得到一个苹果,也得到一个人生经验。
【5】读了本文,体会“我”不同情境时不同的心情,并写在下来。
当想到“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此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
当读到陌生妇女给我留的一张纸条时,此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书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我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恶化的病体,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一个很好的城堡,躺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
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出门为我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借光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时,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的,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的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极苦路程。①______常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书报杂志之外,还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②______。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文中的“清洁溜溜”指的是______
【2】“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C.过渡
【3】联系上下文,下列词语分别填入文中①②处横线上,合适的是( )
A.尽管 信心倍增
B.由于 其乐无穷
C.虽然 苦海无边
【4】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文中的“方格子”指的是( )
A.写字用的方格子纸
B.书中一个个方块字
C.文学世界
【5】文章第3自然段没有具体写“我”在堡垒中是如何读书的,却详细写母亲是怎样到处借书的,这样写的目的是( )
A.体现出书的得之不易
B.侧面描写表现我对书的如饥似渴
C.体现出母爱的伟大
【6】“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儿子的礼物
①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②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唯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③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及格”之列。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看看人家的孩子!父母这辈子不指望享你的福,你总要自立于社会吧!”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低头不语。现在回想,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当父母的心理的不平衡。捧着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怪,没有疏远,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
④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他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位亲人的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为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儿子从小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做事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优点,过去我都忽略了,或者说漠视了,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分数。
⑤我感谢社会在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予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也许,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礼物。
【1】对“辉煌”的表情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闪亮的眼神
B.灿烂的笑容
C.炫耀的模样
D.自豪的神情
【2】第三段末尾说“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这里“悄悄地”照应了第二段中的“_______”;这里的“证明”指是_______。
【3】标题“儿子的礼物”有双重含义,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
【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栋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5】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年到来之际,你将给父母送上一份什么样的礼物?你将对父母说些什么祝福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②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选段①主要写了 ;选段②主要写了 。这两段是按 顺序安排材料的。
2.摘录描写大潮声音的四字词语:
摘录描写大潮形态的四字词语:
摘录描写大潮动态的词语:
3.把文中描写观众的句子用“~~~~”画出来,再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描写看潮的人们?
4.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有很多,写出其中的一句:
5.选段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心里的感受!
14、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选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按____的观察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从“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可以看出来。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___
【4】这段话从潮水的( )两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填序号)
A.声音和颜色 B.形态和颜色 C.形状和声音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胡须总是被他剃得干干净净的。(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的周恩来才正真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快乐语文》《少年文艺》《幽默小读者》。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学校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18、修改病句。
(1)刚刚和强强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去玩。
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从不舍得买价格珍贵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祖国》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乔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吃完饭,我的手渐渐温和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有两道作文题,任选一题)
1.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会遇到让你惊喜的事,紧张的事,委屈的事,着急的事……请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拟。
2.寒秋时节,树叶纷纷落下,不知不觉树上只剩下了最后一片树叶。这片树叶会遇见谁,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展开想象,以“最后一片树叶”为题,写一个童话故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