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拉松赛开始,日本运动员美惠子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B.屋顶上挂着的古旧的灯摇摇欲坠。
C.夕阳把江水染红,在水天相接处,漂来几只归舟。
D.趁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我们要赶紧出发。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句话主要是对猎狗的( )进行了描写。
A.动作
B.神态
C.心理
D.外形
3、《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位好汉,而第一个正式登场的却是梁山英雄的对立面——( ),暗示了随后纷纷乱象的根由。
A.柴进 B.林冲 C.高俅 D.宋江
4、下面句子中与其他三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C.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D.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5、对号入座。(8分)
只有……才…… 因为……所以…… 无论……也……
虽然……但是…… 既……又…… 如果……就……
(1)( )尊重别人,( )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2)飞机飞得( )快速,( )平稳。
(3)太阳( )离我们很远,( )它与我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4)( )蜜蜂辛辛苦苦的酿蜜为人类造福,( )人们都非常喜欢他们。
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错误的是( )
A.驰过(chí)
B.惩罚(chěng)
C.遭受(zāo)
D.四肢(zhī)
7、单选题:在古希腊神话中,用音乐征服万物的是( )
A.俄耳甫斯
B.阿波罗
C.欧律狄刻
D.欧罗巴
8、多音字组词。
磨 mó ( ) 奇 qí ( )
mò ( ) jī ( )
9、再读《凉州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有人说诗词更多的时候是一幅画。读前两句,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在下面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
【2】酒宴过后,将士们就要奔向战场,等待他们的可能会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就是将要出征的一名战士,你会对亲人说些什么?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雄是令人敬佩的。你还知道哪两位英雄的名字?请写在下面,并且想出4个四字词语来赞美他们。
两位英雄的名字: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讲有脑子的故事
《爱迪生救妈妈》这个故事的主题谁都知道:只要多动脑筋,熊孩子也能救母亲。不过,有天晚上,我检查儿子的家庭作业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手术对光线的要求那么高,油灯的灯光经过镜子的反射真的能支撑做手术吗?
我把这个疑问告诉儿子。儿子比看课本上的故事兴奋多了,马上去网上搜资料。很快,在百度百科下面跳出来一篇对《爱迪生救妈妈》的颠覆性解读:
第一,爱迪生虽然是美国人,但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个故事。
第二,有人去图书馆查阅过《爱迪生传》,并没有关于他救妈妈的记录。
第三,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的1854年,不会有阑尾炎手术的说法。
第四,询问外科医生,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
所以,网上的结论是:这个故事是假的。
儿子看完后的表情像是惊呆了,又像是喜呆了。我知道颠覆权威的感觉是很奇妙的。
但是,先别着急。我问儿子:“虽然课本上的故事可能有假,但你觉得网上那4点说法可信吗?”
儿子想了想说:“我没有去过美国,也不认识所有的美国人,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个故事。而且,我们家没有《爱迪生传》,所以我也没办法查里面是不是真的没有他救妈妈的记录。”
所以,我们马上能做的,是在网上搜索世界上最早的阑尾炎手术究竟发生于哪一年。
网络信息很混杂,比较起来科学松鼠会翻译的一篇文章看起来比较严谨:“1886年,美国医生雷金纳德·希伯·菲茨第一次提出了阑尾炎这一术语……这距离目前已知的人类第一次阑尾切除已有151年了。”
儿子做了一下减法:1886-151=1735。如果第一次阑尾切除是在1735年,那么爱迪生的妈妈1854年做阑尾切除手术也没什么稀奇,虽然那时候这个手术可能叫一个别的什么名字。
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但这个质疑再质疑的过程让儿子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不用我提示,他自己开始搜索第四条中的油灯反射——有影灯,然后又搜索了无影灯,等等。最后,儿子得出的结论是:“妈妈,我认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有可能是真的。无影灯是在电灯发明之后才出现的,而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如果非要有无影灯才能做手术的话,那么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难道所有医生都不做手术了吗?”
一直很喜欢一个神一般的问题:眼镜发明之前,眼镜蛇叫什么名字?我觉得,儿子问的关于爱迪生的这个问题,跟那个神一般的问题一样好,跟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令人激动。
【1】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A.声音延长 B.意思转折 C.解释说明 D.引用
【2】将文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下列哪一句是正确的?( )
A.所有医生都不做手术。
B.并不是所有医生都不做手术。
C.所有医生一起做手术。
D.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在做手术。
【3】本文写了三次网络搜索,第二次搜索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A.油灯的灯光经过镜子的反射能不能支撑做手术?
B.世界上最早的阑尾炎手术究竟发生在哪一年?
C.没有无影灯,是不是就无法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D.在这之前,是不是所有的医生都不做阑尾炎手术?
【4】根据文本的叙述,世界上第一次阑尾切除手术发生在哪一年?( )
A.1886年 B.1854年 C.1847年 D.1735年
【5】“很快,在百度百科下面跳出来一篇对《爱迪生救妈妈》的颠覆性解读”中的“颠覆性解读”指的是什么?( )
A.美国人不知道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B.《爱迪生传》没有记录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
C.爱迪生的妈妈没有做过阑尾炎手术。
D.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是假的。
【6】“我觉得,儿子问的关于爱迪生的这个问题,跟那个神一般的问题一样好,跟爱迪生发明电灯一样令人激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我”为儿子能提出关于爱迪生的问题而感到激动。
B.“我”为儿子提出的关于爱迪生的问题,跟那个神一般的问题一样好而感到激动。
C.“我”为儿子敢于质疑而感到激动。
D.“我”为儿子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而感到高兴。
【7】儿子认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有可能是真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脑子的人?(至少答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
昙花
只看过一次昙花的开放:那种感觉,凄美而壮烈。
一共五盆,排在大厅一旁。圆筒形的主枝,傲然直立。分枝多,呈叶状形,枝上巍巍然地挂着即将灿烂地开放的花蕾。
我和朋友,坐地厅里,喝茶、谈心。茶原本是甘醇的,话原本是投缘的,但是,今晚,整颗心,都去了昙花那儿,心情有点焦躁,有点儿兴奋,又有点儿不安。所以,入口的茶,变得无味;入耳的话,变得单调。有一句没一句聊着、聊着。最后,索性闭口不语了。
等。在全然的寂静中等。子夜过后,还是完全没有动静。‖
意识渐渐陷入半朦胧的状态中,忽然,响起了一种很轻微、很轻微的声音:“啪啪啪、啪啪啪。”好像蝴蝶振翼欲飞时所发出的声响。迅速睁开眼睛,盆里的昙花,灿烂地、绚丽地、快活地、无羁地开放了。
花,很大很大;色,非常非常白;味儿呢,浓郁强烈。
我看,我闻,我惊叹。
立在枝上的昙花,顾盼生姿,得意非凡。它尽情地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然而,就在“旖(yǐ)旎(nǐ)风光无限好”的时刻,鸡啼声起,它大限到来。不做无谓的留恋与挣扎,它迅速萎谢。
众人齐声叹可惜。独我,羡慕它。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生命虽短,但它不曾浪费一点一滴。
【1】根据意思写出短文中的词语
模糊,不清楚。(______)
回首抬眼间就有美妙的姿色,形容姿态动人。(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昙花的。
【3】本文用“‖”将作者赏昙花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请照样子给后两个阶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等待昙花→______________昙花→______________昙花
【4】众人为昙花可惜,是因为_____________;而我却羡慕昙花,是因为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对“生命虽短,但它不曾浪费一点一滴。”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昙花只开一夕,它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刻,迅速萎谢,实在令人惋惜。
B.昙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生命却是辉煌的,告诉我们不虚度光阴,努力绽放自己的精彩。
C.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启发我们要尽情地享受。
D.昙花的绽放,让我惊叹,这是非常难得的艺术享受。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荷叶船
野军
湖水清清,荷花朵朵,一片红艳艳……岸边,一群白鹅在吃草。有个放鹅的小女孩在捉蚱蜢。蚱蜢蹦呀跳呀,逃进了草丛里。小女孩忽然看到泥坑里有只小青蛙,它在爬啊爬,怎么也爬不上来。她把手伸进泥坑,捧起了小青蛙。
“小青蛙,你快回家吧!”她把小青蛙放进了湖水中。
小青蛙朝她点点头,蹬开了双腿,游去了……
太阳快下山了,湖面上金光闪闪。小女孩赶着鹅,要回家了。忽然,她听见有谁在喊:“小姐姐,你别走!”她回头一看:是个系绿肚兜的小男孩,划来了一只绿色的小船,在向她招手呢。
小船划到岸边,小男孩说:“小姐姐,我找到了好多红菱,你能帮我一起去采吗?”
小女孩想了想,说:“好吧,可不能采得太晚。”
“嗯。”小男孩点点头,伸手把小女孩拉上了小船。
小船“呜吱,呜吱”钻进了荷花丛中,一群鱼儿跟着小船游,好像欢迎客人。一只螃蟹爬上了荷梗,好奇地瞧着。小女孩闻到了一股甜甜的清香,多美的地方啊!
水面上浮着一大片绿的菱叶。小船停下了,小男孩指了指菱叶,说:“就在这儿。小姐姐,我们采菱吧!”
菱叶下挂着一只只长角的红菱。小女孩和小男孩趴在船边采呀摘呀,很快,船里采了一堆红菱。突然,扑通一声,小女孩扭头一看:啊,小男孩不见了!她吓坏了,只见水里“咕咚”一下,钻出来一个小脑袋。
“小姐姐,我在挖藕呢!”小男孩扮了个鬼脸,一头又钻进了水里。
他真行 会游泳呢 小女孩这才放了心
小男孩捧来了一大把藕,扔进了小船。那一支支胖乎乎的藕,真叫人喜欢。小男孩爬上船,拿起一段藕,啪地一声掰成了两段。两段藕中间还连着长长的藕丝呢!他把一段藕塞到小女孩手里,又把一段藕放到耳朵边,大声喊:“喂,喂!小姐姐,接电话呀!”
“咯咯咯咯!”一阵清脆的笑声掠过了湖面。
该回去了。小男孩又跳下船,摘来了一张挺大的荷叶,他用荷叶当兜兜,把菱呀藕呀全装了进去。
小船“呜吱,呜吱”划出了荷花丛,划到了岸边。
小女孩上了岸,小男孩拎起那兜沉甸甸的菱和藕,朝岸上一放,笑嘻嘻地说:“小姐姐,给你带回家去吃吧!”说完,他飞快地划起了小船。
小船走了,小女孩忽然惊奇地看到:一只小青蛙坐在一片荷叶上,握着一支荷梗,朝着荷花丛里划去,划去……
【1】照样子写词语。
红艳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写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的荷花 _________的蚱蜢 ________的小船 ________的眼睛
【3】请给文中画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
【4】这藕塘美吗?美在哪儿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最后的收获可真大:荷叶做成的大兜兜里全是沉甸甸的菱和藕。她为什么会得到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女孩看着荷叶船划向花丛里,她在想些什么?她回家后会向妈妈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牛和鹅(节选)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记着,霖哥儿,下次可别怕它们。”
我记住全奎叔的话,从此不再怕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也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下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党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吗?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中的“实在”的意思是( )
A.诚实;不虚假。
B.的确。
C.其实。
【2】“扇几下翅膀”中的“扇”的意思是( )
A.摇动扇子或其他薄片,加速空气流动。
B.用手掌打。
【3】选文第1自然段中,金奎叔的话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4】选文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起_________的作用。
【5】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古人盛赞钱塘潮
一年一度的钱塘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浙江海宁,去看那千军万马般的波涛扑向岸边,去听那金鼓雷霆似的潮声震惊天地,这实在是人生一乐。
然而,真正能欣赏到这种壮观景象的人并不太多。因为钱塘江不像明媚的漓江,一年四季都向游人敞开迷人的胸怀;也不像美丽的西湖,无论阴睛雷雨都不乏动人之姿;再说偷闲前去,也末必恰巧能遇上最奇特、最令人惊叹的涨潮伟观。因此无缘见到涨潮伟观的游客,不妨领略一下古人笔下的观潮、听潮的兴味。
钱塘潮历来为人所神往。如宋之问就为之留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苏东坡对之也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赞叹。诗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名山胜水见得虽多,但哪一处潮可与钱塘潮媲美呢?于是,他们就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描摹这天下奇观,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
钱塘潮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惊天动地、气魄雄伟。唐诗有云:“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明诗有云:“惊涛直上海门西,欲卷青冥裂金稽(ji)。”清诗人施愚山在《钱塘观潮》中形容得更妙:“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可见钱塘江潮有如春雷齐鸣,万浪攒动,潮水卷起浪花,浪花追着浪头,漫天铺地,汹涌澎湃,横扫一切,大有气吞山河、包含日月之势。
【1】是什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浙江海宁?( )
A.一年一度的钱塘潮。
B.金鼓雷置似的浪潮声。
C.一年四季都明媚的满江。
D.不乏动人之姿的美丽西湖。
【2】为什么钱塘潮的壮观景象真正能欣赏到的人不多?( )
A.因为钱塘江位置偏远,游人不一定能够前往欣赏。
B.因为钱塘江气候特殊,游人由于天气不佳无法前往。
C.因为普通游客欣赏钱塘潮后无法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D.因为钱塘潮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有这样壮观的景象。
【3】钱塘潮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
A.惊天动地、气魄雄伟。
B.春雷齐鸣、万浪攒动。
C.明媚迷人、柔情惬意。
D.动人柔美、气象万千
【4】文章用“古人盛赞钱塘潮”为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为小学生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能让钱塘潮的盛景被更多的人欣赏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
15、苹苹家搬到了沿河小区,苹苹发现小区旁的小河里漂着许多白色垃圾。苹苹很想在小河旁立几块宣传牌,呼吁大家自觉地爱护小河。请你帮她想两句宣传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病句。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写下了自己的收获,其中出现了3处错误,请你帮他修改这段话。
我们在弥漫着书香的校园中,快乐成长。今天参加了“发现诗词之美,品阅经典之作”的竟赛活动,我体会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明白了只要勤奋克苦,遨游学海,才能学有所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重要的人,家长、老师、同学……请你选择一个人,给他/她写一封信。
要求:注意书信格式,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